APP下载

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人大工作科学水平

2019-02-21张洪水

人民与权力 2019年1期
关键词:代表建议监督

■张洪水

近年来,镇江市人大以“全力提升人大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抓手,主动顺应、积极跟进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把信息化手段运用到人大四权履职的全过程,不断提升人大履职水平,人大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推动了人大工作的与时俱进。

一、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

一是推动地方立法的科学化。自2015 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在法规立项、起草、论证、审议、贯彻落实全链条过程中,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实施的可行性,比如在立法的项目征集上,通过互联网广泛汲取立法民意,组建立法项目库,为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提供参考;在法规的起草完善上,通过网络平台至少两次公布法规草案全文,更大限度的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在法规的颁布实施上,策划“网上新闻发布”“网上专题访谈”等栏目,准确生动地解读法规,推动法规全面深入实施。

二是推动重大议题的科学化。综合运用人大网、人大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三位一体”信息化载体,分别设置“监督议题”征求网页、公众互动版块,根据网上征求到的议题做一定筛选和甄别,将搜集到的监督需求和监督信息及时纳入“监督议题库”,并做好相应归类,理清轻重缓急、热点难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比如,每年的政情通报会,都从“监督议题库”中精选审议发言重点,更加充分及时地回应社会关切;每年的专项评议主题,都聚焦“监督议题库”中集中反映的问题,更好地抓住地方发展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

三是推动议事决定的科学化。在每年确定重大事项以及讨论决定过程中,坚持全过程网上运作,数十万网民参与其中,极大地吸收了民意,极大地凝聚了共识。同时,还结合常委会审议,选择一些热门话题放置于本地主流论坛上,与广大网民进行互动,将其中有建设性的意见吸纳到审议报告之中,既提高了审议质量,也扩大了人大宣传。

二、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精准监督平台

一是重点任务监督平台。结合人大每年的重点任务,构建规范、统一、高效的监督信息平台,既实行全过程跟踪,又突出重点任务环节、重点时间节点、重点承办责任,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人代会后,对议案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都列出详细的督办清单,运用监督信息平台,每月一份数据报表、每季一次集中督办、半年一次问政问效、年底一次全面审议,监督抓得更实,推动力度更大。

二是预算管理监督平台。先后出台《镇江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管理工作暂行规定》《镇江市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使用办法》,分别对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进行规定,切实提高监督系统服务效能。目前市人大与本级财政之间已经搭建了综合查询平台,初步实现本级人大和国库支付系统的联网,具备了实时查询的功能,下一步将在抓完善、抓拓展、抓贯通上下功夫,力争尽快建成“联得上、用得好、有效果、可持续”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

三是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平台。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出台后,市人大立即进行调研,将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关部门单位互联互通,全面完整反映各类国有资产产权、配置、使用、处置、效益和人大监督结果等情况。先期将建立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管,实现国有产权登记信息、国有企业基本情况的查询。

四是政策投资项目监督平台。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已成为当前各级人大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地方人大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调研后,市人大探索构建政策投资项目大数据监管平台,加强对项目全过程信息要素的详细记录和档案资料归集,实现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多环节的动态监管和信息共享。目前,正在推进建立对政府投资项目、投资进度的监管,实现对项目投资总额、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的查询。

三、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建立人大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目前该信息平台分六大模块,分别是代表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代表基本信息的填报、代表信息的导入、代表履职信息的管理和代表信息的统计分析;信息资讯模块,包含人大动态新闻、通知(含内容回复)的信息推送以及代表风采展示、履职知识、履职体会、政情通报、微履职、代表联络工作站(代表之家);代表联络模块,开通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之间、“一府两院”与代表之间、代表与代表之间、代表与选民之间留言联系通道;履职管理模块,包含二维码签到和自动化的履职信息录入、议案建议、统计分析;会议信息模块,包含会议材料和会议视频直播;在线培训模块,包含人大知识和在线答题。通过该平台,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有力支撑,为人大机关规范有效有序运转提供可靠保障。

二是完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网上办理系统。该系统分建议撰写、历史建议、建议附议、建议线索、建议下载、建议反馈六个部分,可以提交建议、查询建议办理情况、收集市民提交的线索、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反馈。下一步,市人大将深入开发和完善这一平台,一方面,争取平台从电脑端运行拓展到移动终端运行;另一方面,精准对接人大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构建代表议案建议从资料准备、选题确定、起草完善、上传交办、过程跟踪直到结果反馈的“全链条”。

三是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常规途径和网络途径相结合。明确代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履职,也是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重要形式,高度重视代表通过网络履职平台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强化督办工作,确保问题得到解决、意见建议得到落实。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拓展线上与线下的内涵,在履职平台开展的信息交流、履职述职、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等都应当纳入到线上履职的范畴,同样,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接待选民、督办议案建议等工作也应当纳入到线下履职的范畴,以此来实现在线上反映线下的履职活动,在线下宣传线上的创新工作。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在推进网络履职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既高度关注形式上的规范、程序上的合法,也注重工作内容上服务中心、突出重点,以此提高履职的成效。通过三个方面的结合,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全天候、常态化。

四、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专业化水准

首先是用信息化提升会务工作水平。在人代会、常委会实现电子签到、电子表决,人代会全体会议电视和网上现场直播基础上,应再建好两个系统:一是人大会议无纸化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努力实现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的无纸化、信息化,为参会人员提供会议文件下载、存储、检索及查阅,电子化批注、个人会议笔记上传及保存等功能;二是会议管理系统,对人代会等涉及面广、流程复杂、规范性要求高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实施从筹备开始的全流程管理和全程纪实,规范各项工作环节并明确时间节点及相关要求,进一步推进工作科学规范、务实高效,实现会议的组织筹备、跟踪督办、总结完善全闭环管理。

其次,加快人大机关办公信息化平台建设。围绕人大机关办公业务,正在开发系统应用软件,可以在办公电脑上使用,也可以通过APP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使用,实现随时随地连接网络办公,实现人大机关内部办公事务处理,公文流转及办理,办公数据的管理、查询、统计及信息交互等功能,促进机关内部统筹协调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机关运转质效。

第三,建立人大信息数据中心。结合人大履职需要,基于信息化平台,探索建立政策法规库、立法信息库、人事任免库、理论研究库、专家咨询库、人大知识库等,更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数据对提高人大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目前,已经在财经、法律、城乡规划与建设、农业、教科文卫等专业领域,从各级人大代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遴选专家45 名成立专家数据库,提高人大常委会履职的专业能力。今后,还将进一步推进各类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为提升人大工作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提供全方位支撑。

猜你喜欢

代表建议监督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