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山东省赴以色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培训班主要成果

2019-02-21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2期
关键词:以色列供给农产品

2018年8月26日至9月8日,山东省委组织部组织部分市、县(市、区)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和省直部门业务骨干共18人,赴以色列举办为期14天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培训班,围绕以色列农业决策制定和规划、先进灌溉技术、农业产业供应链、农业社区和合作组织的运行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帮助领导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长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以色列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境内2/3为沙漠和山地,耕地约占国土面积的19%,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以色列高度重视农业发展,特别是科技运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应用。目前,全国可灌溉土地占可耕地面积的49.5%,农业种植区达750个。总体来看,以色列农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农产品供给多样化。以色列在保证国内生活必需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牛、羊、禽养殖业发达,被誉为“欧洲人的菜园、果园和花园”。目前,以色列农产品自给率达到95%,同时占据欧洲40%的瓜果、蔬菜市场,是仅次于荷兰的欧洲第二大花卉供应国。

二是水资源供给高效率。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以色列采取治污水、淡海水、集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等措施广辟水源,尽量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同时,以色列长期致力于发展节水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先后历经大水漫灌、沟灌、喷灌和滴灌几个阶段,单位面积耕地耗水量大幅降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高达95%。

三是高科技供给全覆盖。以色列现代农业的巨大成就,靠的是高科技的强力支撑。农业科技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无缝隙供给,在保证农产品生产供应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以色列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9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70%的水平。比如农作物种子研发,通过植物工程、杂交、遗传和基因改造等技术,改进种子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扩大品种的多元性,生产出各类优质农产品。比如农业设施方面,大力研发温室和无土栽培技术,番茄在温室中每公顷产量达到300多吨,是露天种植的五六倍。

四是政策供给务实化。政府规划对农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和政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都很突出。在用地方面,以色列实行农业用地长期租用制,每个农户可租用75亩土地,新开垦沙漠土地政府给予奖励补贴;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所需成本的70%由政府补贴。在财政方面,以色列农业部2017年年度预算总额44亿元人民币,其中55%用于科技研发、农民创新补助、保险补贴和支持乡村发展。在税收方面,以色列税法规定,除所得税外,农业项目在销售税、土地改良税和财产税方面享受优惠。在技术推广服务方面,设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9个区域性分中心,有一支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

五是经营组织合作化。以色列农业经营组织是随着犹太人定居点的不断扩大发展而产生的,主要有基布兹和莫沙夫两种形式。基布兹也可称为集体农庄,生产经营高度组织化,所有的生产资料和收入包括成员个人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生活必需品一律实行供给制,其余收入和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内部实行民主管理。莫沙夫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既是行政村,又是合作社,土地部分或全部归农户家庭经营,生产资料及收入均归农户,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统一由集体供应。目前,以色列共有基布兹200多个、莫沙夫400多个,创造了全国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二、借鉴以色列经验,推进我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建议

这次培训考察,学员们实地感受了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学习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加深了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和认识,对加快推进我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一是强化危机意识,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产量大、品种多是我们的显著特点和重要优势,但对照农业现代化要求,对比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我省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制约。第一,资源环境约束在我省尤为突出。全省土地利用率已达87.9%,土地垦殖率48.8%,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95%,大部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接近极限。第二,农业经营方式依然比较粗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数量偏低,分别占全省农户总数的0.9%和0.22%,农民合作社个体小、农户入社率低,带动能力不强。第三,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需求不相适应,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依然滞后,区域之间产业和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特色农业集中度低。第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产学研结合不够,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40%。巩固农业大省地位,必须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主要依靠拼资源消耗向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转变,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

二是强化安全意识,着力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以色列立国之初,为求生存而大力发展农业,现在仍把保证国内生活必需农产品供给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准则。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保证粮食产能对国家发展稳定大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视察我省提出的要求,坚定扛起农业大省的责任,把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围绕建成千亿斤粮食产能省,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新平台建设,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做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工作。做好黄河三角洲800万亩未利用土地文章,加快渤海湾沿岸盐碱地改造,为我省粮食生产腾出更大发展空间。第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持续扩大“粮经饲”试点,实施好粮食高产创建、高效特色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三大平台项目,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第三,实施海水淡化工程。学习以色列做法,在青岛、烟台、威海等沿海城市建设一批海水淡化工厂,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紧张局面。从长期来看,这也将对保证我省淡水资源稳定,进而对确保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对比以色列,我省农业科技发展还有一定差距。第一,农业科技主要强在传统产业与第一产业。我省农科院主持省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80%以上、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90%以上,都集中在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育种和栽培领域,研发缺少向农业中下游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不充分。第二,农业科技经济效益发挥不够。我省蔬菜、果品、肉蛋奶、水产品产量指标位居全国首位,但高质量、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少,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不高。第三,在助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还有差距。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粮食作物氮肥、农药利用率在50%到65%之间,而我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仅36.5%,在农作物绿色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也有不小差距。因此,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种业强企和农业高企培育,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增值、集群式发展;要做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适当增加农技推广人员编制,公开考录农业院校毕业生,解决基层农技人员流失、老化和推广能力不强问题;要改革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农技推广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考核方法,引导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要强化经费保障和农技推广设施建设,职称评定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一线倾斜,定期开展技能培训。

四是强化标准意识,推动农业精准化生产。借鉴以色列运用大数据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活动标准化的做法,打造精致农业。要依托农业传统技术和科技进步,围绕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在生产方式上,坚持精耕细作,以最少的投入和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在生产形态上,坚持高质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坚持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标准化操作。我省目前有设施农业1000多万亩,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如果能够实行农业大数据管理,通过精细管理、精心生产、精准营销,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一步,可在主动承接国家层面的中以合作项目同时,建设中以(山东)农业合作平台,扩大合作范围和深度,在良种培育、农业灌溉、水果种植、家禽饲养、农业生态、农场管理、智慧农业等方面,与以色列开展广泛的农业精准化合作。

猜你喜欢

以色列供给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