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类旁通,让少儿电脑制作精彩纷呈

2019-02-20杨小林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

杨小林

摘 要:学生制作的电脑作品中引人注目的并不多。这大部分是由于学生在制作时存在着机械模仿,不能举一反三表现出新颖独特的作品。为此,我尝试触类旁通的教学策略:利用范例、巧用问答、联系实际、妙用假设,从而让学生打破惯式,创新表现,使儿童电脑作品更富个性化和多样性,彰显出创造的活力。

关键词:触类旁通; 范例; 问答; 联系实际; 巧用假设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81-001

如今,随着每年少儿电脑制作比赛的定期举行,参加比赛的学生逐年增多,作品的表现形式各式各样,但是一下子能抓住人眼球的作品却不是很多。为此,我在教学辅导中尝试使用触类旁通的教学策略来激活学生创造区域,让学生思维灵动,大胆自主地表现作品。

一、利用范例触类旁通,使作品更具多样性

范例赏析能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特定的制作情境中,让他们通过对范例的玩赏和诠释,启发学生创作和思考的欲望,打开作品创作的突破口。因此,在教学中我着力构建学生的创作源,让学生在范例中汲取营养,从而实现触类旁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来。

如教学《神奇的图章》时,我先不讲模块脚本的搭建方法,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范例欣赏,当一件件精美的图章作品在设定的背景下一一展现时,有的造型奇特、构思巧妙,有的色彩绚丽、纹饰精美,学生们在对这些美妙创作赞不绝口的同时,心中也激起了创作的涟漪。这时教师再讲解图章的制作方法,多样化的作品就自然地从学生的思维中迸发出来。

二、巧用问答触类旁通,使作品更具创造性

在少儿编程作品中,大多数学生都会模仿着制作,但往往忽略了此过程中的自我加工和创造,作品鲜有创意,但你让他们描述平时玩游戏的情景时,他们会你一言我一语,非常兴奋地讲着自己打游戏的经历。他们知道游戏要设计关卡,可以层层闯关更具备挑战性、合适的音效又增强了感官的刺激、进行加分的同时也可进行减分来增加难度……那为什么在具体制作中却忘记自主设计呢?答案就是学生的思维被惰性制约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实施触类旁通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激活儿童的思维,使他们从惰性中走出来,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作品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目的性地追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在问答中推动师生思维交互,教师则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情状,层层诱导,激发创作之花。

如在《接鸡蛋》一课中,为激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你如何设计个性化的角色和背景?2.你还玩过哪些类似的游戏,它们有哪些精彩之处?3.如果要在趣味性或挑战性上改进你的游戏,你觉得可以从几方面入手?4.能说一说你的游戏设计的特点么?把你的想法向大家介绍。

在老师不断追问的引导与控制下,学生把已有的经验和构成能力发生碰撞,从而完成了思维的飞跃,逐渐形成具有自我意识的新作品。

三、联系实际触类旁通,使作品更富生命感

社会生活就是活教材。引导学生密切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或通过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来适当补充课本教材,丰富学生们的作品创作题材。比如今年是建国70周年,国家会有多项庆典举行,带领学生们从电视上、网络上收看相关视频及图片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搜索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相关重大事件,每人列举2到3件准备交流。这样不仅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国家大事,而且能围绕主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了解更多的表现题材。

再如表现以“创新”为主题的电脑绘画,带领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的需要,事情涉及到从早上的起床穿衣开始到晚上睡觉结束,则能呈现出许许多多的案例来,如带变温器的“新型衣裤”、“智能折叠床”、“无线时代的电动车”、“节能减排公路”、……如此看来,我们更不能将学生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让学生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感受生活的千姿百态。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课程——“白米小蜂场”,在六一儿童节那天,组织学生们去敬老院,将亲手摇制的蜂蜜送给老人们,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将快乐和感动的印记留在学生心中。活动真正开启了学生们的创作之门,诞生了一幅幅主题鲜明、富有生命的作品,欢乐的场面自然而然在学生笔下生动地再现着,那是学生联系真实生活的成果。

四、妙用假设触类旁通,使作品更具趣味性

儿童的想象需要遵照特定的规律,如果辅之以具体的空间和情节就能为儿童的想象锦上添花。所以,身为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为目标形象创设一个富含创意的生存世界,从而来给他们的想象安上腾飞的翅膀。这样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利用手绘板、sai等工具创造出自己喜爱的、充满趣味性的形象来。

如绘画“我眼中的昆虫世界”这一主题教学时,如果教师让学生看标本,再做示范,这可能误导学生刻意模仿,而不能使学生创造出有趣形象来。于是我列举了若干个“假设”,如(1)假设这一天是“昆虫音乐节”,昆虫们一定会精心打扮自己,个个神采飞扬。在仲夏的夜晚,昆虫们有的独唱,有的组合一个乐队齐唱,即将评选出最动听的“昆虫好声音”。(2)小鱼儿和小青蛙们生活在池塘里可快活了,他们把水草当房子,在里面捉迷藏呢;将荷叶做雨伞,在下面乘凉开大会正在选美呢!(3)假如有一天昆虫王国举行选美比赛。(4)假如有一天,讨厌的甲壳虫国王向蜜蜂家族发动了战争,蜜蜂开始保卫自己的家园了。在这些创设意境中,学生不断接受到老师发出信号暗示,想象翅膀随着内心的那份快乐自然而然地张开了,其作品必然展示出趣味性的魅力。

触类旁通,让题材更加豐富;触类旁通,让形象更加生动;触类旁通,让师生思维活跃;触类旁通,让方法更加灵活。在少儿电脑制作的教学与辅导中,我坚信,只要我们精心设计“触类旁通”的教学策略,定会使儿童电脑创作充满活力、生动有趣,我们的课堂自然也会自由灵动、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赵亚夫.《中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版

[2]方中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指南与案例评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版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
浅谈如何在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联系实际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
蕴于其内 渗于其中
让导入“活”“动”于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