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现今小视频受大众欢迎原因的分析与研究

2019-02-20余晨蓓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建议对策存在问题

余晨蓓

摘 要: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探究小视频受大众欢迎的原因;分析不同年龄层对于小视频的看法;分析小视频的利与弊;适当提出一些改进方法,并对各个年龄层的人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小视频软件不仅是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还有许多人认为可以学到某些技能,分享自己的生活。并且可以通过监管,制约转播途径及内容,促进小视频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视频软件; 存在问题; 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TN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27-002

本文是对于当今短视频受大众欢迎的原因的探究。近年来,抖音、快手这些小视频软件在年轻人中间越来越流行,慢慢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很多年轻人在茶余饭后,都会刷一刷、看一看,没有事情的时候,还会试着拍一段小视频。那么这类小视频和以往我们熟知的一些娱乐方式有什么不同,才会使得他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流行起来呢?我们推测小视频软件不仅仅只是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通过对于不同年龄层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猜测不同年龄层对于小视频会有不同的看法。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小视频

小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不同于微电影和直播,小视频制作并没有像微电影一样具有特定的表达形式和团队配置要求,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超短的制作周期和趣味化的内容对小视频制作团队的文案以及策划功底有着一定的挑战,优秀的小视频制作团队通常依托于成熟运营的自媒体或IP,除了高频稳定的内容输出外,也有强大的粉丝渠道;小视频的出现丰富了新媒体原生广告的形式。[1]

2.研究意义

小视频因其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在社会上广受欢迎。但在其迅速走红的背后也存在着优质内容缺乏,监管难度大的问题。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年龄层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小视频受欢迎的原因以及小视频改进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首先从身边的朋友,同学问起,设置问卷的题目和选项,还有深度访谈的,从15到45岁的年龄分层和不同社会身份的分层进行抽样调查。回收问卷,对问卷所呈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对周围的人做深度访谈,记录并分析。最后撰写报告。

2.研究方法

(1)分层抽样(年龄):15-45岁。原因:这个年龄层段的人用手机次数较多,接触这种小视频的时间较久;和年龄更大的中年人相比,更善于接受新事物,愿意尝试新的事物。(2)在中国知网上查找关于小视频、新传媒的相关论文。(3)运用excel对问卷的数据分析。(4)寻找身边使用或者不使用的朋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做相关记录,再进行分析。

三、研究的主要结论

1.小视频流行的人口学统计分析特征

不同年龄段与性别差异中使用与不使用的人数基本相同,说明小视频软件的使用与年龄无关。同样,在性别变量中,男性小视频使用为50.75%,略高于女性49.25%的使用情况。

2.小视频流行的原因分析

(1)分年龄层段关注的视频类型与使用目的。各个年龄层段关注小视频的内容主要为美食和娱乐内容。除此之外,16-25岁的青少年还更关注音乐和游戏;26-65岁的人群更加关注音乐与教育。各个年龄层使用的目的稍有差异:16-25岁的青少年使用小视频的主要目的是消遣娱乐;26-55岁的青年使用小视频的主要目的为消遣娱乐和学习某种技能;56-65岁的中老年人使用小视频的目的则是消遣娱乐,了解时事和学习技能。

(2)不同年龄层段对于拍摄小视频的态度。在使用小视频的261人中,每个年龄层段都有一半左右的人有过拍小视频的想法。在有想法或已经拍了小视频的132人中,各个年龄层段的主要目的都为分享生活,其中26-35岁年龄段的人100%都选了分享生活;其次是为了消遣娱乐。而16-45岁年龄段的人群似乎更想要得到别人的关注与点赞。

3.运用小视频软件存在问题分析

优质内容仍缺乏,监管难度加大。尽管短视频内容生态在逐步完善,仍暴露出了高质量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然而,用户喜好转变较快,产品运营不达预期后产品的运营方式转变较快,也为政府机构对平台的监管带来较大难度。一方面,部分短视频平台内容审查机制不严,存在传播低俗恶搞、暴力、价值观扭曲等不良信息的现象。例如2018年4月,知名短视频平台“快手”、“火山小视频”等均被爆出疏于账号管理,任由未成年人主播发布低俗不良信息,被勒令将部分主播纳入跨平台黑名单,禁止其再次注册,同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再次针对短视频平台上有害节目、账号进行行政处罚;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版权盗用问题频发。短视频作品“一夜爆红”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体现了其娱乐热度的同时也出现了盗用他人版权作品、盗取用户信息、“标题党”炒作等违法行为。例如,电影《芳华》上映的同时,某短视频平台出现了近50个《芳华》片段,加在一起时长达电影的1/4,其他影视作品、综艺、体育、音乐也都出现被拆分的现象。[2]

4.良性观看小视频的对策与建议

“希望小视频软件有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对于原创和正能量的内容给予鼓励,对低俗甚至违法的内容进行监管和取缔。不要影响社会上人们的价值观。”“小视频软件的内容良莠不齐,制度水平差异较大,需要有一些评判和取舍。”这是两位接受访谈时所发表的感想,一位是37岁的女性,一位是47岁的男性。在小视频火爆的同时,一些低俗的内容也随之在网络上“肆意横行”。对于监管部门,应该继续加强监管强度;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看到不法或低俗内容应该及时举报,及时查处。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在小视频的使用率上,26-35岁与36-45岁分别为使用小视频的最高和次要群体,而且根据调查,这两个群体主要关注的小视频类型为美食、娱乐与音乐,建议相关企业单位可以多多引入关于美食、音乐的相關课程或内容,有效“保留”甚至增加该年龄段用户的使用率;对于16-25岁的群体来说,使用小视频除了是为了消遣娱乐之外,学习某项技能是次高目的,所以相关企业公司在吸引该年龄层的群体时应该注重视频的教育意义,设置一些远程教育的相关视频,寓教于乐;调查还发现56岁以上的人群使用率较低,除了加强小视频宣传,让老年人与现代社会接轨,还要积极发展该年龄层段最为关注的时事新闻类的小视频,吸引该年龄层段用户使用。

另外,根据调查,有一半左右的人(50.57%)有过想要拍摄小视频的想法,其中大多数都出于分享生活的目的,占到88.64%,比占第二位的消遣娱乐(44.7%)整整高了一倍,与假设不符,说明生活中的素材获取更为便捷,也更能体现拍摄者的生活态度,由此可以看到,现代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有着更多元化的追求,有着积极的表达欲,建议相关企业单位能够增设一些相关的新功能,丰富一些展示方式,让用户能更好地分享、展示自己。

最后,在关于打赏小视频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占绝大多数86.97%的人选择不会打赏,说明对于这样一个新兴媒体方式的增值部分,大家还需要有一个逐步磨合和适应的过程。在对访谈记录的分析中,也发现了小视频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价值取向问题、视频质量等问题。小视频已经成为人们分享生活的重要载体,小视频的发展要注重积极意义,减少视频炫富等消极观念在小视频主流用户青年和青少年中传播。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短视频/20596678

[2]张雅琪.短视频打造流量新高地助力信息消费快速发展[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9(4):115-116

猜你喜欢

建议对策存在问题
网络文学阅读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
浅析施工企业职工思想动态现状与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关于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
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