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所精神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2019-02-20王文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环境创设幼儿园

内容摘要:幼儿园是幼儿除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场所,这个场所对3~6岁的幼儿各方面的影响是潜在的、持久的,甚至是深刻的、长远的。幼儿园能否在三年的时间里为孩子发挥积极的影响,帮助幼儿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幼儿园这个场所是否科学、合理,园内的环境是否为幼儿所喜爱,让幼儿在其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为此,幼儿园需要充分利用场所精神的内涵,发挥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关系环境的隐性作用,让幼儿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产生安全感、认同感和依赖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场所精神 幼儿园 环境创设

一.场所精神及其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

1.场所

挪威建筑理论学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是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人类生活发生的地方。在日常观念中,场所就是一个地方、一个空间,然而当我们把人放置到这个空间并从人的存在出发来理解场所时,空间、人、行为和意义就会交融成一个整体,场所因而就有了一个特定的文化,也就有了一种特定的感受和意义。“场所具有一种内在的心理力度,吸引着和支持着人们的活动。即行为发生在具体的环境和场所之中,无条件、无场所的行为是不存在的,它必须以一定的环境场所为依托,而在这个行为场所中,人是主体,各种人在这里进行着不同的活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也赋予场所不同的意义。[1]”

2.场所精神

场所不但有实体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场所概念的再构使得场所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人诗意栖居之地。由此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场所精神”的概念,把之视为客观的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交互作用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过程,也是人参与到场所之中有所行动和劳作时所产生的一种场所感觉[2]。这种场所感觉,让人觉察到在某一特定场所,有些行为是恰当或得到鼓励而被允许的,而另外一些行为是错误或得到阻碍而被禁止的。对于长久待在一个场所的个体而言,场所不仅为之提供了生活和工作的条件,也给予了他/她以空间的安全感和身份感,主体人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此对场所也产生了认同感和依赖感。这种情感体验对人的意义重大,它让人不再把场所,乃至场所里的东西,例如衣柜、家具等物品仅仅看成是冷冰冰的物体,而视为能给自己带来温暖、带来欢乐、带来心灵栖息的地方,更有些场所(例如家或者生我养我的地方)已自然而然地刻进自己的身体,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离之思念,深入骨髓,难以割弃!这也是场所精神对人类的意义所在[3]!

3.场所精神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性

儿童是蕴藏着智慧和具有高级情感的生命体,其成长空间的“宽”与“窄”、“优”与“劣”决定了他们成长的状态是健壮还是脆弱。幼儿园环境不仅是指为幼儿开展各种活动的物质场地,而且指孩子们潜在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场地,还是一个幼儿产生情感体验的空间,以及形成各种关系的空间,在此空间里,幼儿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可以在其中尽情嬉戏玩耍,气氛和谐,同伴之间团结友爱。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既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又能实现教育和园所文化理念所展示的功能,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因此,营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满足幼儿行为需求、精神体验和教育文化功能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对其产生认同感、依赖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场所精神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1.场所精神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幼儿园物质环境可分为有形部分和无形部分,前者包括构成幼儿园内的各种实体材料,如房舍草坪、衣柜玩具、桌椅板凳等等物品,这些物质材料以其自身的物理特性,例如数量形状、颜色质地等可视的物理属性构成了物质环境的全部,刺激着幼儿的身心,使其产生类似的力的反应和感觉。比如,粉红色墙面让幼儿产生温馨的感觉,塑胶娃娃让幼儿摸起来滑滑地,产生舒服感。物质材料的本身所带来的感应是相对有限的,只有把无形的部分放置进来,物质环境的功能发挥才会更加有力。无形部分是指各种实体材料的布局以及它们的摆放方式,以其自身的存在方式隐性地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对其产生积极地或者消极地情感体验。例如,摆放有序的玩具则让幼儿产生秩序感,错落有致的植物角让幼儿产生观赏欲望。幼儿园物理环境的无形部分主要是物质事物自身的有序放置方式、彼此关联及它们和虚空关系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对幼儿产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不仅要重视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购置或者自制各种教玩具为幼儿所用,更应该充分重视幼儿园内物质材料的摆放方式,关注这些材料与其他材料的關联,以及这些材料与虚空所构成的空间关系,以能给幼儿带来正向的情感体验为标准,来创设幼儿园环境,为幼儿带来有形和无形的积极影响。

2.场所精神与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

合理地建构精神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轻松愉快的环境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的最佳状态。为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精神环境创设时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要体现温馨和谐的原则,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融合的、温馨的,让幼儿喜欢幼儿园。其次要遵循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在同样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中,孩子会感受到兴奋而有些成人可能会感受到不屑一顾或者眩晕,前者让儿童拥有了一个“奇幻的”心理事实而对这一环境流连忘返,后者则让成人产生了“无聊无序的”心理事实并因此对之了无兴趣。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由物理事实转化为心理事实经历了一个意义赋予和想象性再造的过程。为此,对精神环境的创设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营造,使每个幼儿能感受到精神环境的力量,从而对幼儿园和自己的班级产生依恋感。最后,教师要时刻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其中敢说、敢玩、敢于尝试各种新奇的事物,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体验,这种环境使幼儿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也赢得了幼儿真心的喜欢。

3.场所精神与幼儿园关系环境创设

场所的特殊意义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人情味”!在幼儿园,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必须的,影响也是相互的,由此也产生了师幼、幼幼、师师等各种关系。因此,教师也需对幼儿园关系环境进行精心营造。笔者认为良好的关系环境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平等。平等的关系环境对幼儿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当一个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教师随时会像妈妈一样密切地关注自己,能够及时地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难题,无微不至的照顾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那么,这个幼儿很快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依恋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依恋有助于幼儿形成正向愉快的情绪,并对幼儿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与教师交往中获得安全感的幼儿往往对同伴也更友好,更爱交往,更容易为同伴所接受,更少出现退缩行为,对同伴也更少敌意和攻击性。为此,教师要保持对幼儿人格、地位及主体性权利的尊重,为幼儿创建一种平等的关系环境。

(2)尊重。幼儿的心灵世界远远比成年人更为丰富也更富有幻想,教师对他们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的想象的尊重会激发幼儿更大的隐喻活力。在一个美术活动课上,老师让大班孩子画《我的一家人》,一个孩子拿出来的画作只是挨在一起的三张嘴唇,老师压抑怒气问孩子为什么这么画,孩子的答案出乎意料:爸爸妈妈和我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可以一起亲嘴!这就是孩子,他们有着远超成人的想象力和哲学思考,能够说出成人难以想到的隐喻。成人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们的隐喻活力,让其更好地发挥!

(3)和谐。宽松和谐的关系环境会让幼儿身心放松,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而又充满安全感的空间,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选择,使幼儿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是建立和谐关系环境的必备前提。例如在《感受春天》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带幼儿到大自然真实的课堂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当幼儿来到户外草地上看到春天鲜艳的花朵、碧绿的小草、嫩绿的叶子时,与大自然亲近的情感油然而生,当老师允许幼儿自由观察、自由讨论、自主选择时,孩子们探索的积极性格外高涨,主动地与同伴、与教师分享,个体内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幼儿园这个场所不但有实体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精神上的意义。通过创设摆放有序的物质环境,营造和谐温馨、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构建平等、尊重、和諧的关系环境,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杨.空间·场所·时间——建筑场的基本构成要素[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2)

[2]王亚红.试论场所理论[J].美术观察,2008.12

[3]李九全、张中华、王兴中.场所理论应用于社区研究的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7(6)

本研究系贵州省教育厅教改工程项目“教育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王文乔,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环境创设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场所精神”的回归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