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职学生听力能力的对策

2019-02-20吴卫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期

吴卫华

内容摘要:从分析构成听力的要素入手,谈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对策。高职学生在英语考级中“听力”这块一直是他们感到困难的问题,其实“听”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听力理解并非仅仅是听觉器官的活动,它包括辨音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辨音能力 语法和邏辑认定能力 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

高职学生在英语考级中“听力”这块一直是他们感到困难的问题,其实“听”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听力理解并非仅仅是听觉器官的活动,它包括辨音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

一.构成听力理解能力的基本方面

辨音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听觉器官要能够准确地接收到语言信号;二是脑海里要有对应的音义英文单词的储存;三是要能迅速地把听到的信息与头脑中储存的某些音义词汇相联系,也就是说要迅速检索出所听到的单词,辨音能力是听力理解能力的基础。

要正确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仅有辨音能力是肯定不够的,因为能听懂句中的每一个单词并不等于能听懂整个句子,依靠语法和逻辑知识认定句中各个词语间语法和逻辑关系的能力,对听力内容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听者的语法和逻辑认定能力对语音信息的判断是一种快速的直觉反应,是在语感的作用下完成的。听力差的学生往往抱怨放音不够清晰,实际上是他们的快速直觉判断能力比较差。说白了是语法方面的判断和逻辑方面的判断都有问题。

有研究表明,人在听力活动中的辨音能力和逻辑认定能力与心理上的定向准备状况有关。当能够预知即将听到的信息范围时,头脑中该范围之内的知识会无意的被激活,这样有备而“听”会有助于提高音和内容之间的关联程度。一般来说,一个人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越强,他的听力就越好。在听取语篇信息时,通过所给的问题及开篇句来迅速认定所听材料的信息背景,对于更好地听懂全篇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听懂每一句也不等于能听懂整个语篇,只有理清各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才能对整个语篇有透彻和整体的理解,这种能快速弄清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力是听力理解能力的又一重要方面。所以听者注重一些重要的信息提示词所表达的关联。如上下文中的but, however, in a word, that is to say 等等,跟阅读一样,能随时迅速地抓住关键的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说,听是比读更为紧张地活动。因为说话者的话语瞬间即逝,所以听者要非常专注地在听后面的内容时,必须记住前面听过的内容,并将前后内容融合在一起加以综合分析与整理。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同时参与的复杂活动;它是由辨音能力,认定句子各词间语法与逻辑关系的能力,确认背景并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认定各句间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存储和加工各条信息的能力等等共同交织在一起的综合能力。而且要有速度方面的要求,离开了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理,这些能力就无法发挥作用。

二.在教学中提高听力能力的对策

分析构成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方面面都是为提高听力能力的教学方法和对策找到依据。

1.听音专门训练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必须进行听力训练,说出来的话不同于写出来的文章,除了连读、同化,失去爆破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外,它还有轻重缓急,喜怒哀乐和说话者个体差异等特点变化,所以要注意听力材料的“多源化”;其次泛听必须与精听相结合,他们的注意焦点是不同的。泛听时注意的焦点是整段话语的大意,一般听后能回答有关中心思想的问题即可;而精听时注意的焦点是语言材料本身,要求学生能够记住精确的词汇与句子,其训练形式通常是复述或听写。只有精泛齐下,才能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

2.朗读与对话训练

无论是一个单词还是一句话,说对、读准和在头脑里建立起正确的音义对应模型是听懂的前提。朗读和对话的训练既可以矫正和强化头脑中音义对应模型的记忆,又可以练习辨音。所以在平时要加强朗读训练。对话也就是口头交际训练,它的实用性强,在对话中能体验语气及语调,把握说话者的情感,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3.一般性的读写训练

除辨音能力外,参与听力理解活动的各项能力还包含阅读理解活动。阅读理解与听力理解一样,也是对语言形式的体验,阅读多了也可以形成一种语感,我们认定语法与逻辑关系的能力是在“语感”形成之后才发挥作用的,而语感则是在对语言的各种正确组合形式进行无数次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通过阅读而形成的语感对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

平常的写作训练也不能忽视,写的训练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增强语感,从而促进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4.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

阅读理解与听力理解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毕竟属于两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主要差异表现在输入的方式和速度上。读的文章是面状展示的,它停留在纸上,可以一目十行;听的话语是点状排列的,瞬间即逝。读的进程能够自行调节,可以略读、跳读,也可以回读或复读,当然也可以研读;而听的速度是既定的,不因听话者的意志而改变。因此一般性的阅读训练虽然有助于听力的提高,但因欠缺速度方面的要求而影响效果,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模拟听速阅读实际上就是匀速阅读,在读的过程中不准回跳重复,不准停顿思考,必要时可用手指的匀速移动来确定读速。这种模拟听速的阅读训练于读中练听,听读兼顾,是一种联系听力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要提高听力不听不行,但也不是每练必听。听力训练量的多少不是决定听力水平高低的因素,听力好与不好取决于构成听力的诸多方面能力是否得到平衡发展。只有我们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我们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针对他们听力中的薄弱方面,采用适当的训练形式,合理地提出训练要求,就一定能够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在英语考级中顺利的度过这一关。

参考文献

1.朱立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听力理解中主要困难及对策[J]. 知识经济,2012,(19):136-137.

2.刘涛.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J].海外英语,2012,(14):60-61.

3.宋起慧.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4,(5):116-117.

4.田尚.浅析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1):124-125.

(作者单位:无锡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