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再思考
2019-02-20马晓霞
马晓霞
内容摘要: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站在国家教育策略的角度,强调了文言教学的必要性:“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在评价建议上,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 思考
为庆贺第三十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北师大视察,他在翻看课标时对师生们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先生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歌德……等等,这样的作家在他那个国家、民族里,是家喻户晓的,人们从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要读一辈子,不断地从阅读他们的作品中,获得启示,获得灵感,获得精神的支撑。”1作为一个有超过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杰出代表,就是各种典籍、各种优秀的文化作品和物质创造,其中古典诗词和散文是其中重要的一翼。从《诗经》、《春秋》《左传》到清代的大量优秀诗词和散文,历朝历代产生了难以数计的辉煌的巨篇宏制。古典诗词和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韵味和魅力,只有纯中华血统的人才能理解透、读懂其中的滋味,所以说古典诗词和散文不单单是供茶余饭后赏玩的作品,而且是中华立国的文化传统基础,是中国人生存素质的体现。如果我们不去学习和继承它们,就会丢掉民族的魂,丢掉中华民族的基因。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同胞的国文水平似乎要比我们大陆学生国文水平高不少,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一份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卷,竟然要难倒我们许多中文系的大学生,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的国文教育,是否真正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给了我们的孩子,作为中国人,他们区别于其他歐美国家的人、美国人、日本人乃至其他民族国家的人们的特质何在呢?
鉴于此,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站在国家教育策略的角度,强调了文言教学的必要性:“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在评价建议上,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然而,古典诗词和散文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样的顺口溜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依旧存在,甚至愈演愈烈。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中对文言文的要求,许多老师会要求学生做好密密麻麻的笔记,其中不仅有重点字词,而且有每句话的翻译。更有甚者,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中对课内文言文的考察,许多老师会帮助学生总结本文的文章大意、人物形象、课文主题、遣词造句等等各方面的问题,笔记本上洋洋洒洒好几页。课堂上,问题接连不断地被老师“甩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回到家,学生们忙不迭地背诵一个又一个问题。课间短短十分钟的时间,老师的办公室里人满为患,原来是那些没有背好问题的学生跑来一个又一个地“过关”。学生懒于在课堂上思考,只是接连不断地记笔记;老师忙于“抓差生”,少有精力专心于课堂教学的研究。长此以往,学生和老师都精神疲惫,苦不堪言。
然而,这真的是文言教学的最好方式吗?是什么使得如此有魅力的古典诗词散文变得如此面目可憎了呢?昔日,韩愈读书“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那种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快乐,何时才能复现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思考,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同思考。
一是立足于古今语言的对比、沟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是学习一点古代的语言,还应该与现代汉语沟通”。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宜多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变化及沟通,培养学生要有意识地汲取文言文语料中的精华,丰富学生的语言。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现有的“记——背——默”教学模式,而且可以使得学生真切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由衷的生发出民族自豪感。例如,《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参照“能说会道”“一一道来”,“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参照“博闻强志”,“后遂无问津者”参照“无人问津”等成语,这样的做法,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再如,《以虫治虫》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旬日,子方虫皆尽。”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今也有‘旬日的用法,能不能举个例子呢?”孩子们很快提出了每个月都有的“上旬”“中旬”“下旬”和表示人的年纪的“年过七旬”的例子。再如:《梵天寺木塔》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但逐层布板讫”中,学生对“讫”表示“完毕”并不理解,这时候笔者适时提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超市购物的小票上,会有“银货两讫”的字样?这里的“讫”做何解释?脑袋灵活的小王同学说:“是钱和货物两清了的意思。”这样,开阔了孩子们的思路。“旬日”不再是语文课本上孤零零的文言知识点,而变得灵动起来,仿佛就在他们身边一样。
古今语言的对比贯通的倾向,已经得到许多地区的重视。例如,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单实验区的深圳南山区,在地区中考卷中,结合现代汉语中与文言实词联系最紧密的成语来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以成语单字语素与文言实词(敌、会、易、亡)的比较引导学生关注古今语言的沟通。这样既考查了静态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又考查了古今语言的动态变化,并且,这样也会改变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是在学习一门“死语言”的主观印象,可谓一举三得。
二是注重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近年来,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句的理解、记忆和翻译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相对而言,语文课堂中的诵读减少了许多。然而,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黎锦熙先生曾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恳切地指出,文言文教学“宁可少教,必须熟读,必须字字依着国音熟读”,“声入心通”。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诵读”“语感”也是被反复提到的理念。总的来说,诵读这种方法既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殊规律,也符合人们对语言的感知过程,尤其是对距离现代较远的文言文来说,口、眼、耳、手、心并用的诵读是一种极好的方法。“作用于眼睛的文字,经过大脑和口变成声音,再作用于耳,只有这样自己建立起来的古代语言环境,反过来全方位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加速语言和感官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逐渐形成文言语感,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三是适当补充文言阅读的材料。“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许多教师反映,初中和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一些初中生习惯于老师“嚼烂了喂”的教学模式,对高中采用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非常不适应。然而,自主学习是现代社会必需的一项能力。因此,老师们不妨从初中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扩充文言阅读的材料,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课程标准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这样,学生在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从而真正爱上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考试更是不在话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杨振中先生主编的《新版初中文言文助读》这本书中,精选了三百多则短小浅近、生动有趣的文言文,讲述学习、品性、智慧等主题的系列小故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特此推荐给各位同仁,希望能在实际教学中助各位同仁一臂之力。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从小就培养孩子对中华古典文化的敬畏和兴趣,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确立中国人的生活范式,传承中华文化文明的基因,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值得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用生命实践。
注 释
1.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J].鲁迅研究月刊,20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晓波,林淼.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J].语文建设,2005.
4.黎锦熙.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郑国民.谈韩愈的阅读理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新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