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话探究

2019-02-20王梓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来源方言

王梓瑞

内容摘要:作为最常见的方言之一,东北话的愈发流行。从春晚舞台到当下的直播等行业,东北话一直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并有力地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在探究东北话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东北话语音、构词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及其流行元素。

关键词:东北话 方言 来源

“哎呀妈呀”、“再整点儿?”、“别[bài]硌样我!”。东北话仿佛细风一般在我们的身边围绕。诸如“破马张飞”、“咋咋呼呼”等“东北成语”已为全国所熟知,又如“要啥自行车,你看我像自行车不?别老想着自行车,你咋不是个自行车呢?”之类的东北家长式训话。东北话一出,寸草不生、全场笑趴。东北话不仅极具喜剧成分,还具有极强的渗透、同化能力,甚至有“如果你有东北室友,就不可能不会东北话”的俗语。东汉应劭《风俗通议序》:“传曰: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那么,同样是语音、词汇和普通话差异显著的方言,为什么东北话具有这么强的感染力呢?我们来一同探究。

一.东北话的起源

与其他方言不同,东北话是近代才逐渐形成的方言,并非以某一少数民族语言为基础,而是各种文化、方言的杂交产物。

在中国明朝时期,东北地区为女真、金等少数民族国家的领土,这一时期并没有东北话的概念。后满清入关建立清朝,东北地区被清人封为“龙脉所在之地”,并不对外族人开放,东北地区所讲语言仍是以满语为首的东北原生民族的民族语。直到闯关东时,中原地区人大量涌入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文化才正式和中原文化有真正的交流、融合,而东北话也应运而生。

中原人进入东北第一个大难题就是寒冷气候的适应性。无论是以北平为核心的北方、以洛阳为核心的中原,还是以浙、江为核心的南方地区,都对东北的寒冷毫无抵抗力,这对闯关东产生了极大影响。第一,闯关东的人主要停留在辽宁地区(今),少有北上吉林(今)、黑龙江(今)等地区,所以我们现在讲的东北话也是辽宁的东北话,吉林和黑龙江地区的东北话并不完整、不具有典型性;第二,虽然近代北方农业几乎都是一年一熟,但东北寒冷期较长,实际耕作也就半年多一点、甚至不足八个月,这意味着东北人更闲、但也更缺少大型娱乐活动,所以唠嗑成为东北人主要消遣方式,这使得东北话比其他语言更容易在交流时带动气氛;第三,进入东北的中原人为适应寒冷气候,会做出许多改变,这其中也包括说话方式。东北话说起来懒洋洋的,这正是最初进入东北的中原人在寒冷天气时说话本能做出的调整。

中原人进入东北后第二个需要适应的就是东北的物产。东北有一句老话叫:“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当时东北受国策影响封闭许久,其物资丰饶程度是中原人無法想象的,尤其是闯关东的中原人都是逃荒避乱之人。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物产的极大丰富也使东北人性格变得豪爽、说话也格外的敞亮,当然也丰富了东北话的词汇,如“咱妈”、“老妹儿”等,显得十分亲切。

中原人进入东北后第三个需要适应的就是东北的原住民。在和东北原生态文化交融碰撞后很多词汇大量出现,如“萨其马”,本是满族人一种食物,意为“狗奶子糖蘸”,即“沙琪玛”;又如“磨蹭”[mó ceng],源自满语,意为“迟钝”,今意为“缓慢”。

二.东北话的发展

东北话的发展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点是外国语言的影响。东北毗邻俄国,又受日本长期殖民,俄日两国语言对东北话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多表现为音译词汇,如俄国服饰“布拉吉”,源自日语、形容人不大方的“抠抠搜搜”等。由于日语由汉字演变,所以日本汉字也在东北话有所体现。如日语中“菓子”在东北话中写作“馃子”或“果子”,是一种东北人早餐常见的油炸食品,与油条一定程度上相似。可见,语言在历史中演化,语言也反映了历史的演变。

第二点是词汇重新释义。比如古代成语“五脊六兽”,本意是房屋的大脊(正脊)与四条垂脊及脊上一个吞兽和五个蹲兽。东北人却将其重新释义,得到新词“无机六瘦”[wú jī liù sou],意为十分无聊,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第三点是原创词汇。东北话中有一些词据现有资料无法判断其来源,初步认为是东北原生词汇。如“磨叽”(做事拖拉)、“吭吃瘪肚”(说话吞吞吐吐)、“钵勒盖儿”(膝盖)等。这些词暂时仅使用在口语中,没有规范的书写汉字。但也正是这样口语色彩强烈的词语让其他方言使用者觉得东北话听起来很有趣。

三.东北话的语音特点

东北话给人最强烈的冲击就是搞笑、易感染,这都得益于东北话特殊的语音方式。具体有如下几点:

1.东北话调值少有1和5的出现,发音也只有平上去入。举个例子,东北人说“老师”的时候是44调,但是普通话的阳平是55。如果东北人说话时出现1和5的调值,那这个人基本处在情绪十分激动的状态或者他在强调自己说话的内容。简单的平上去入也决定了东北话要比绝大多数方言更容易学会,正所谓“三天东北话,三十年温州话”。

2.东北话常有省音现象。正如前文所述,东北人在寒冷天气会用尽可能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音节的省略简化也是被采取的一种方法。例如“干啥啊”,东北话里常把“干”[gàn]念成[gě]、“啥”[shá]念成[há]的情况。相应的,[zhe]省为[he]等用法在东北话中也是存在的。

3.东北话常常平翘舌不分,儿化音泛滥。东北人一句口头禅:“你四不四洒?”,这句话用普通话来解释就是“你是不是傻?”。在东北话里,很多翘舌音都读作平舌音,很多字结尾又会加儿化音。如“喝水”就读作“喝水儿”。

4.东北话鼻音很重。东北话经常把[an]、[en]、[in]、[ian]、[uan]、[uen]发成[ang]、[eng]、[ing]、[iang]、[uang]、[ueng]。这主要是在寒冷天气环境下鼻腔、口腔对环境适应所产生的。

5.东北话很有力量。东北话要用很大力气讲(除非两个人近距离讲话),声调也有些浮夸。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还以为在吵架呢。但也正是这种大声的讲话,东北话才能形成一种格外热闹的效果,好似过年一般。

四.东北话的词法特色

1.“子”词缀

在东北话中,许多词由词根加“子”构成新词。比如名词“驴子”(驴)、形容词“老鼻子”(形容很多)、动词“撒丫子”(逃跑)等。

2.“乎”词缀

东北话中,很多词由形容词加“乎”词缀构成的,常表示事物状态等含义(程度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同时也具有补充音节的作用。比如“软乎”(很软的样子)、“黏乎”(很亲近的样子)等。

3.“巴”词缀

东北话中,一些词由词根加“巴”构成新词,新词主要表贬义,同时也具有强调语气。比如“囊巴”(很窝囊)、“紧巴”(拮据)等。

4.“头”词缀

东北话中,部分词由动词加“头”构成与动词词义相关联的名词。比如“看头”(看点)、挑头(挑选的价值)等。

5.“了”加拟声词词缀

东北话中,很多词由形容词加“了”和固定的几个拟声词构成新的形容词,这些新词有强调语气且表达贬义。主要有“了吧唧”、“了光叽”、“了呱唧”等结构,比如“傻了吧唧”(傻)、“提了当啷”(不利索)等。

6.重叠构词

东北话中,大量的词具有重叠的结构,这样的词在表意的同时具有音韵美。常见的有AABB式(一种常见结构,表贬义,词语不能多不能单独使用。例:神神叨叨、笨笨卡卡)、ABAB式(只能重叠使用。例:雾样雾样)、ABAC式(多表状态。例:笨手笨脚)、A的B的式(形容状态,多表贬义。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助词“的”也能表达本意。例:迷的糊的)、不A不B式(表引申意义的词语。例: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7.整

东北话中,“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词。“整”几乎可以代替所有的动词,比英语中“do”、“make”的应用还要强大。以一个笑话为例:

室友A:这么多方便面,整个啥味儿的呢?

室友B:“整”是什么意思?

室友A:“整”就是“吃”的意思。

室友B:原来如此,东北话真有意思。

(五分钟后)

室友B:A,厕所堵了。

室友A:啊,这可咋整啊?

室友B:(吐)

这里室友A讲的“这可咋整啊”是“这可怎么办啊”的意思。“整”在东北话的应用可见一斑。

五.结语

东北话以口语为主,在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孕育了独特的词汇和发音方式,加上东北人豪爽、乐观的性格,将其演绎出生动、简洁、幽默、親切等特点。不仅在方言中是一朵奇葩,更为小品等艺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为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衍生的语言,东北话具有极强的通俗化、流行化元素,不仅在以前联系着中原地区的人和东北原生居民,更在“汉语热”的今天,成为汉语一张独特的名片,让外国人更爱汉语,让汉语更好、更有特点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丁世平.浅析东北方言词汇构形特点及魅力[A].鸡西大学学报,2013(12)

2.冯常荣.东北话的特点及流行特色[J].东北史地,2008(1)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来源方言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跟踪导练(2)
图表
数据速览
图表
图表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