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智能化脱贫的路径创新*
——基于皖北R机构的实地研究
2019-02-20郑难难
张 军,郑难难
(1.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 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肥 23060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3 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 289万人[1],充分彰显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济贫扶弱的重要社会力量,社会工作凭借时下的专业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优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之下,积极参与了脱贫实践,在反贫困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但是,2020年完成精准脱贫的任务依然艰巨,在这一严峻形势下,脱贫攻坚亟待拓展新思路、创新新方法。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信息技术等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为传统行业革新“插上了翅膀”。凭借与贫困地区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互联网+”可以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在农村贫困地区,一方面,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贫困户在技术使用和信息获取方面的能力不足,难以主动开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资源窗口;另一方面,来自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丰富资源难以与贫困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因而,以“资源链接”作为重要角色的社会工作者,在提供脱贫服务过程中需要聚焦互联网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创新服务提供方式,同时注重培养服务对象主动获取资源的能力。在脱贫攻坚领域,“互联网+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是:社会工作者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互联网中的“大数据”、信息交流与沟通技术以及相关科技成果,迈向“线上虚拟空间拓展服务、线下实体社区服务智能化与线上线下联动配合”高度融合的智能化脱贫之路。
一、“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的理论探索
社会工作源于脱贫济困实践,是一种致力救助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专业与职业。而中国的贫困问题复杂多元,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贫困表现出多种类型,既有生产型贫困,也有消费型贫困,还有连片型贫困[2]。以连片型贫困为例,这种贫困既是区域资源不足等物质资料匮乏所致,也与贫困的“邻里效应”[3]等文化要素有关。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时间虽然不长,农村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对贫困群体及反贫困的关注度却很高,在实践中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社会工作参与精准脱贫受到政府期待与鼓励,许多研究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析。鉴于精准脱贫和社会工作的同构品性,顾东辉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对精准脱贫的内涵和实务进行解读[4]。社会工作与精准脱贫的融合,既有利于脱贫实践专业化,又有助于社会工作在本土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过程中,社会工作总体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介入路径[5],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在中西部地区社会工作脱贫实践仍然面临不少困难。来自发达地区及高校的师生团队主要以一定周期的扶贫项目开展服务,但是由于缺乏农村生活经验,对农村社会情景认识不足,项目周期短等因素影响,服务效果与服务目标之间存在差距。此外,社会领域的改革以及人的成长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常常较为缓慢,短期内难见成果,这就使得在很多贫困地区以“脱贫”政绩为驱动的地方政府,难以接纳和正确认识社会工作。林顺利等人认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过程中,时常存在形式嵌入和实践脱嵌的“悖论”,由此需要从改善社会工作在基层的介入情境和提升社会工作的行业能力等方面入手,以促进其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系统嵌入[6]。
在精准脱贫中,互联网凭借大数据优势和相关技术成果,可以帮助建立脱贫大数据,进而实现精准把握服务对象的信息,与农业、旅游等跨界融合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当前,不少研究者把目光转向了互联网,对“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的可能性与实践进行了关注和研究。魏哲铭、艾强等人倡导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尝试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的行动框架,对多元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也进行了分析[7]。诸多社会工作“助人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目标,更有利于社会工作提升服务大众的能力以及提高社会认知度。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类平台的顺利构建和良性发展,可能会受到网络安全和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有学者强调“伦理议题”的重要性,在“互联网+项目”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亟待关注涉及伦理层面的主题,包括保障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尊重知识产权、规避网络动员中的暴力以及警惕不平等的复制与再生产[8]。
目前,在“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的众多研究中,研究者既关注了互联网大数据对政府脱贫攻坚工程的技术助力和平台支持,也强调了互联网对社会工作服务方式的拓展和服务效率的提升。互联网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已经超越社会工作本身,不仅改变着从业者的服务实践方式,也对社工与服务对象、社工机构的互动方式产生影响,为专业结构性关系重塑提供了新的动力机制[9]。可以借助个案聊天室与咨询室、问题人群的网络小组、网络社区的发展与融合,以及将三者结合开展综融趋向的社会工作服务等[10]。社会工作在借助互联网提供服务时,需要尊重同样参与网络社会互动的服务对象平等享有信息的权利,提升其信息获取能力,以减少因信息技术使用差异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亦需注重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度。在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社会工作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能化、多元化、专业化、立体型的综合服务,以应对服务对象多样化的需求。
概言之,既有“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的理论探索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一些研究对现实扶贫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是既存的研究设想大多只是在理念上设计了互联网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联,在具体的扶贫工作中仅体现为对互联网的“工具性”应用,缺乏对互联网空间价值的深度挖掘;将社会工作机械地嵌入扶贫的技术平台之中,尚未建构资源配置与整合、信息创造与分析、机制协调与配合、人力优化与联动等多重要素高度协同的“智能化脱贫”模式,更未将之在实体社会中加以实践。由此,本文将以皖北R社工机构为例,以智能化脱贫模式建构为指向,在“互联网+社会工作”的要素整合中探索精准脱贫的创新路径。
二、智能化脱贫:理念构建与现实可能
前文已述,时下学者对智能化脱贫尤其是社会服务领域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但是该类研究却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学者已然开启相关研究之旅。“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解决某方面问题的智能集合[11]。现代社会中,智能化已成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的支持,它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医疗服务等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一)智能化脱贫的基本理念
关于智能化脱贫的概念,目前尚无明确定义。然而,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区域的农村,已然存在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的实践,它们或多或少带有智能化的色彩了。依托强大便捷的物联网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参与者对智能农业、智能农村电网和交通等概念逐渐有所了解。当下,不仅有许多研究者密切关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而且一些先行者已经拉开了智慧农村、智慧农业研究的帷幕。
农村精准脱贫工作的顺利实施和高效完成,离不开智慧农村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推广,更离不开人性化、个别化的专业服务,这便是社会工作专业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的优势所在。本文把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智能化脱贫模式理解为,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与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脱贫领域的经验和技能,为贫困地区服务对象提供脱贫服务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整合家庭、社区和社会中各种脱贫资源,为贫困人群提供高效的、人性化的、更加全面的包含助人自助的脱贫服务的新型脱贫模式。
(二)智能化脱贫的可行性分析
1.政府政策的鼓励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实现城乡发展平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当下农村社会虽然取得了一些显著性成就,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脱贫主要是体现为单一的“行政式脱贫”,缺乏专业化的反贫困方法;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要脱贫主体,其他主体参与力量薄弱等等。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贫困问题俨然成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在城乡差距较大和农村居住环境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现行脱贫标准下的脱贫效果难以维持,贫困户容易返贫。现阶段我国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仍然将脱贫攻坚纳入其中以相互促进。互联网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国家期待和政策鼓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进一步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强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系统[12]。因而,社会工作机构介入智能化脱贫模式探索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2.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网民群体规模的日趋扩大,人们的学习、工作、社交、生活等行为日益嵌入网络空间。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13]。农村中手机网民占比较多,手机是其接入网络的主要设备。虽然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但是受人群城乡间的流动、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等因素影响,使用网络进行购物、社交、娱乐等在农村地区也逐渐成为常态。因此,在农村地区,智能化脱贫模式具备现实的互联网技术可能性。通过手机或者其他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将贫困户与互联网这个庞大的资源平台连接起来,再以线上培训、互联网就业创业等服务项目的方式来具体推动。
3.贫困群体的内在需求
贫困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只在于物质生活的保障和提高,也期盼精神和文化上的丰富。在脱贫工作中,存在一些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不愿意脱贫的情况,一方面,因为其对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形成了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充分反映了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不足,担心自己可能再次陷入困境。贫困群体的需求不仅是在经济上脱贫,也需要具备资源和能力帮助自己长久地摆脱贫困。在农村社会中,仍然是以重家族伦理和关系为本的熟人社会,家族邻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社会支持网络。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工作者,对于贫困户而言都是暂时的介入者,而贫困群体则是其本人问题的熟知者,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潜能,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因而,在农村守望相助的传统氛围中,个体关于心理疏导、能力建设和社会关系调适等方面的需求较为强烈,而个体成长也能推动家族和村庄的发展。
三、“互联网+社会工作”的传统脱贫实践及其限度
社会工作始于脱贫济困的实践,强调改善服务对象的生活境遇,发展服务对象的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在脱贫领域,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理论知识、介入方法、实现路径等层面与精准脱贫具有共通性。它们具有相互协作的可能性,共同帮助贫困人群脱离贫困、改善生活、发展能力。此外,不同于政府的行政式脱贫,社会工作既重视服务过程,也重视结果的评估,立足于本土情境,注重综合运用多种专业工作方法。然而,作为资源与服务的接受方,贫困户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一方面,以往“输血式”的脱贫单方面给予贫困户各种帮助,导致服务对象形成“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贫困户因为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限制,缺乏获取信息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即使一些农村网民不占少数,但他们通过网络窗口接触到的仅是推送式的碎片化信息。因而,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和方法、技巧对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政府政策鼓励社会工作参与脱贫的原因。
(一)“互联网+社会工作”的脱贫服务概略
本文的研究基于皖北R机构而实施,虽然具有个案研究普遍存在的代表性不足、外在效度不高等局限,但对类似案例却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对时下皖北区域的精准脱贫工作亦有一定的启发。通过对之进行多次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和实地观察,笔者大致了解了目前R机构的服务现状。R机构现有的服务项目包括“慢天使(即脑瘫儿童)计划”、留守儿童关怀项目、福利院孤残儿童项目、三区计划项目等。虽然以脱贫为名义实施的项目只有留守儿童关怀项目和“三区计划”,但是该机构的服务对象家庭基本处于贫困或者濒临贫困边缘,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更是不易满足。R机构提供的服务,不仅包括对服务对象物质生活层面的关注,还包含了对其心理和社会关系层面的支持,避免其陷入生活的困顿中。在R机构已开展的脱贫服务中,互联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1.互联网助力线下服务
当今社会,社工机构的运营和服务开展日益离不开日益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平台支持。R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机构宣传、项目动态的更新、社会责信、人力资源的招聘等等,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社工机构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社工机构内部管理的优化和完善,促进了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此外,在项目资金来源方面,R机构通过线上众筹的方式,为慢天使项目进行资金募集。互联网不仅为社工机构拓展项目资金来源搭建了便捷多元的平台,也为社会大众参与公益、奉献爱心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2.线上空间外展服务的探索
R机构通过微信群聊建立了网络互助小组。比如,对于留守儿童的直接支持系统——家长,R机构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聊,以此构建留守儿童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增强父母与子女的联系,也搭建了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此外,R机构为脑瘫儿童提供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培训,协助其学习开网店,将家长织的围巾放在网店上卖。这样的服务既培养了服务对象的能力,又为其创造了就业机会。
(二)“互联网+社会工作”脱贫实践的困境分析
在机构运行和服务项目开展进程中,R机构已有意识地借助于互联网去获取信息和资源。但是,目前R机构在利用互联网参与精准脱贫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困境:
1.网络空间外展服务探索有限
机构偏重于互联网的工具性效用,主要用以提升机构运营和管理的效率,和辅助开展线下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以线下开展为主,在网络空间中的资源发掘、服务对象获取资源的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仍然非常有限,尚未形成一定的模式总结。当然,这跟互联网在农村地区整体上普及率低也有很大关联。
2.社会工作制度化服务匮乏
虽然国家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都提出要发挥社工人才和志愿者参与脱贫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社会工作对于自己如何参与到脱贫系统中以及扮演何种角色而感到困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发达地区的社工机构或者高校社会工作师生团队到贫困地区实施脱贫项目,虽然具备专业优势和政策支持,但是较少以驻点社工的形式开展服务,由于项目周期短,并且缺乏对当地社会文化的了解,所以脱贫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而在地方自发的以社工机构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其优势是熟悉当地文化及居民生活习惯,但受自身能力水平和当地社会工作发展水平限制,介入脱贫的方式多以自发的、小规模、零散、短效的物资捐赠与慰问为主。而对于那些能够争取到脱贫项目的地方社工机构,其脱贫项目的执行和服务的评估,仍缺乏相应明确科学的规范。
3.地方政府态度保守
由于政策宣传的不足,地方政府的政策敏感度与开放度有待提升。目前,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总体不高,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地方政府作为主要的脱贫系统,对社会工作认识不足,对允许社会工作者参与到精准脱贫工作中持保守态度。
社工工作借助互联网进行智能化脱贫,不仅需要发挥互联网的工具性效用,更要对网络空间中潜在的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此外,如何在脱贫系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可为之处,如何有效与当地的政府脱贫系统进行合作,是值得社会工作者和社工机构重视的。
四、“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智能化脱贫的模式转向
互联网时代,完全脱离网络技术而存在的社会组织少之又少。依托互联技术实施的社工机构的行政管理、筹资、人力资源招聘、项目动态公开发布,等等,都是注重互联网的工具性维度利用。但互联网不仅是单纯的工具,更是众多资源汇聚而形成的平台,其中无数个体或组织互动而形成的一个线上虚拟网络社会。因而,社会工作专业应具有敏感的服务意识,深度挖掘互联网空间的内在价值,重视互联网对创新服务提供方式的作用。
(一)“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智能化脱贫的框架建构
社会工作介入智能化脱贫模式的尝试和探索,不能仅仅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属性,还应拓展深度嵌入网络空间的实务服务。基于通过对R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脱贫实践的研究,结合其亮点和存在困境,笔者尝试提出了“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的智能化脱贫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与互联网相互结合,各展所长,通过智能化脱贫模式向服务对象输出智能化服务,以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向改变。智能化脱贫模式有效运行需要一些要素的协调配合,具体如下:
图1 “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智能化脱贫模式
1.“1+1”资源整合
“1+1”资源整合对智能化脱贫有效实施意义重大,两个“1”分别代表社会工作与互联网,即以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为资源整合主体,以互联网为资源运作平台。智能化服务的输出,需要社会工作与互联网的通力合作。社会工作者将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方法运用到脱贫工作中,提供具备专业优势的社工人才和具有资源优势的志愿者队伍人力资源库。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社工机构的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的线上和线下外展活动,寻找有需求的服务对象,从而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服务。而互联网亦可发挥其自身灵活便利的优势,整合来自政府、市场、社会的综合资源,提供技术支撑与平台支持,进而实现对脱贫数据库动态管理的结果。
2.智能化脱贫服务实施
智能化脱贫服务不仅强调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注重对网络资源的整合以及贫困户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现有的脱贫大数据系统借助于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对贫困户档案进行精准的动态管理,而社会工作者在搭建平台时,可以借助于现有的贫困户信息库,探索建立当地的资源库,不应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贫困问题上,还应注重发现及挖掘贫困户周边的资源。平台一端掌握着贫困地区、贫困户身边的各种资源数据,另一端链接着来自社会组织、基金会、爱心企业以及爱心个人等社会力量的支持项目。智能化脱贫服务的输出离不开移动智能终端。以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设置与相关企业合作,设计一款具备社交、电商、农业技能、医疗、教育等行业的综合型应用程序,贫困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接触到自己所需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脱贫服务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放弃了传统的面对面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互动,而是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资源以及参考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整合服务资源以及创新服务方式。比如,社会工作者提供包括线上互助交流小组以及面向不同服务对象的线上培训课程等内容。
3.服务对象的正向改变
社会工作通过智能化脱贫的模式提供服务,核心目标之一是帮助贫困户实现收入增长,摆脱贫困状态。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激发服务对象的主体意识,使其主动参与,注重服务对象的能力建设;最终在国家和社会的帮扶下,服务对象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增收创收,实现脱贫且不返贫。服务对象的家庭、邻里和社区构成了其社会网络,并为之提供情感和社会支持。社工机构通过智能化脱贫方式,帮助贫困户重新构建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来自家庭、社区等的强力支持,有助于其树立脱贫信心。此外,社工机构可以引导贫困户之间形成互助氛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建立和谐友爱的社区。
(二)智能化脱贫模式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工作在精准脱贫领域探索智能化脱贫模式迎来了机遇,但是“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的智能化脱贫模式若要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效果,装备了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工作得以在扶贫工作中长期有效运行,还需要一系列制度化措施与条件保障。
1.政府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社会工作探索智能化脱贫服务的前提是其能够参与到脱贫领域中,具备服务的空间和途径。虽然中央多次发文指出社会工作者及社会组织参与精准脱贫的重要作用,鼓励社工参与脱贫,不少地方也出台相应意见,但是具体执行办法、介入机制、评估机制等仍需进一步完善落实。部分地方政府对社工机构认识不足,对社工的介入持保守态度。社工机构智能化脱贫模式的有效施展仍有待于政府进一步转变脱贫理念,保持开放与合作的态度,为社工机构的参与提供完善的机制和畅通的渠道。此外,完善农村基础网络通信设施,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使用率,是让资源在贫困农村地区流动起来的重要条件。
2.脱贫主体的多元化拓展
精准脱贫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在政府发挥领导作用的同时,企业、社会组织、公众也应当参与其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主体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各自优势通力合作参与到脱贫当中。社工机构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脱贫项目相关信息,并及时更新脱贫项目所需的资源,联动其他社会组织根据自身能力认领项目提供服务,或者动员爱心企业及个人参与其中提供物力或人力或者技术上的援助。
3.社工机构自身能力的强化
目前,社会工作在公众中的认知度还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社工机构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不一。我国社会工作主要是在城市开展教育和发展的,而农村社会工作发展较晚,社会工作者缺乏农村社会工作知识以及应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方法,因此,社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要了解当地文化,增强服务的适应性[14]。社会工作要想取得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首先需要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效率,具备专业化、智能化、科学化的脱贫人才队伍和工作方法。要立足于本土情境,灵活运用多种工作方法。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脱贫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有效地与地方主要脱贫系统进行合作。
“互联网+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脱贫的智能化脱贫模式,有利于创新脱贫理念和方法,增强脱贫效果,也有助于社工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但是智能化脱贫服务的开展,不仅需要社工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也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更需要政策制度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套支持。此外,社工机构在联结互联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和避免网络空间中的各种风险,要严格遵守保护服务对象隐私等社会工作伦理。该模式仍然有待于社工机构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