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水质监测检测装置的设计
2019-02-20金世佳
殷 飞,金世佳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吉林 132101)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
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
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目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1 综合水质监测检测装置设计组成
综合水质监测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底盘、沉积物采集装置、水质监测装置、插针。圆形底盘下部的插针均匀分布在基座底部,因为圆形的各处受力均衡,在投放和收回时,便于操作。如果需要采集、监测水底层的情况,将整个底盘放置之后,插针插入河床(海床、池塘底部)等,便于固定,避免装置被冲走。如图1所示。
2 沉积物采集装置
沉积物采集装置包括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沉降管、排水管,如图2所示。其中沉积物采集装置至少设置一组,多组方向不同。当需要采集不同位置的沉积物以及水质的监测时,将整个装置放置到不同水层、不同方向,可以采集不同水流向的沉积物,增加样本数量,提高检测准确性。
图1 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 采集装置部件图
2.1 进水管
进水管螺旋连接在进水接口,与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形成T字型管,并与沉降管连通,分别具有90°夹角;要求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前端设置为喇叭口形,保障出水顺畅。
2.2 出水管
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对接形成出水管,出水管上具有进水接口,其外设置有螺纹,要求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沉降管在同一竖直面上,且第二出水管的长度小于进水管为佳,排水末端可以设置有向下的弯管,这样可以避免扰乱同层水流,或是扰乱隔壁沉降管采集沉降物,这样在进水流水时,流水可以快速通过该通道,保证沉积物下落稳定,提高沉积物采集速度。同时出水管上具有沉降接口,沉降接口外设置有卡接结构。
2.3 沉降管
沉降管卡接在沉降接口,包括管体、封盖组件,同时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其中管体上端设置管体开口,管体开口卡接在在沉降接口;封盖组件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支架、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一马达、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其中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分别内切于第一出水管内和第二出水管内,特征为倾斜使上端相交且竖直投影面积等于沉降管开口,主要使沉降物下落进入沉降管内。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盖体将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封闭,使从进水口进入的流水沿着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流出;第二盖体安装有齿条,齿轮安装在管体上的马达主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在电机带动下将沉降管封闭。如图3所示。
图3 沉降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球心角为-45°角的弧形壁,在进水管进水冲击时,可以有效的将水流分开,让水流沿着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流走,并且不会再第一盖上累积沉积物,保证沉积物有效的落入沉降管内。
2.4 排水管
排水管包括锥形管、锥形盖、第二马达、接水管,可以保证沉降管内的水流出;其中锥形管位于沉降管内,其上设置有排水孔,内切设置锥形盖,随着锥形盖旋转依次开启排水孔;螺旋线排列的话,根据水位的高低,可以旋转锥形盖,对排水孔从上向下的逐一开启;既有效的保证排水孔的无效开启,也避免排水时冲走沉积物。第二马达固定在锥形管上,主轴穿过锥形管与锥形盖连接;接水管位于沉降管外部,接水管螺旋连接在锥形管下方。
图4 排水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 水质监测装置
水质监测装置包括第三马达、第三齿条、第三齿轮、浊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浊度
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第三齿条的顶端,第三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安
装在底盘上第三马达的主轴上,且安装在密封盒,齿条的上端伸出盒体。第三齿条升降,可以监测不同水深的水质情况,传感器将检测的结果通过无线传输到监控主机上。
图5 水质监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各电机的运作主要通过PLC控制,保证有效的检测水质,通过位移传感器的的反馈,PLC控制第三马达旋转的角度,以保证排水孔的开启,这样有顺序的开启排水孔,可以有效的保证沉降管内的沉积物去水彻底。
4 结论
综合水质监测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在监测水质浊度等可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数据情况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采集沉积物,做进一步的分析,做到综合、全面的监测检测。特别适合水文、水质监测的长期性、连续性、突变性的特点,将有可能对现有的水质环境检测、监测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