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麦种植管理以及有效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02-20孙远鑫
孙远鑫
(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农业技术服务站,江苏 淮安 223341)
小麦种植过程中,运用科学的轮作手段,重视种植中的管理措施尤为重要,在小麦发生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时,除了要及时运用化学药剂防治,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也是非常重要的,本地适宜种植的品种为淮麦35、淮麦44、徐麦35等。
1 小麦的种植管理技术
1.1 小麦播种技术
对于本地区而言,小麦播种时间应该在10月10~11月10日期间,对于半冬性小麦品种来说,适宜适当早播,但对于弱春性小麦品种来说,要适宜适当迟播。小麦播种量一般为每亩10~15kg,对于同一品种的小麦,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应当适当加大播种量,理论上来说,每推迟播种一天,就要增加250~500g的用种量。播种时可以选用中型大拖拉机进行耕作,土地的耕翻深度在15~20cm为宜,深耕面积也应该增加,同时,当播种工作完成后,农户要及时地开展查苗补种工作,保证出苗全、齐、匀、壮。
1.2 小麦施肥技术
小麦在播种时,可选择种、肥一体机播种,达到省工省本增效的目的,播种时基肥每亩可施用45%(17-15-13)配方肥30kg或者30%(15-9-6)+20%有机无机复混肥40kg,另外每亩需施尿素15kg。
小麦追施拔节孕穗肥时间适宜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亩施15kg尿素,穗肥视苗情亩施3~5kg尿素,叶面喷施肥料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大概时间在每年的4月25~5月5日之间。
施肥时可选择中大型撒肥机,要做到撒匀撒全,撒肥的天气适宜选择阴天或者小雨下午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2 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各种化学药剂的合理分阶段运用
小麦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各种病虫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干扰,应该掌握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当春季来临时,各种病虫会大幅度的出现,种植户要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心理,运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防治,小麦的生长状况才会更加优良。防虫药剂还应受到科学的处理,参照小麦的实际生长状况,运用适当比例的药剂,各种农药的安全性需获得保障,否则小麦的品质会受到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小麦种植管理以及有效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系统的特点,种植户应该掌握一系列技术要点。在返青期时,红蜘蛛、纹枯病是最主要的病虫害,可运用吡蚜酮和噻呋酰胺进行防治,将药剂兑水喷洒到病株的茎基部,当抽穗期时,赤霉病、白粉病、麦蚜虫是最主要的病虫害,可以选用吡虫啉、甲硫戊唑醇进行防治[1]。在灌浆期时,小麦产生病虫害的概率显著增加,药物防治手段会十分多元化,在杀害各种病虫害的过程中,小麦的生长规律获得保障,最终,产量、质量会稳步提高。
本地小麦种植中,赤霉病的发生比较严重,在幼苗到抽穗时期都会受到威胁。优选品种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应选择淮麦35、淮麦44、徐麦35等较为抗病的品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要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当病情发生时,可以选40%戊唑· 咪鲜胺水乳剂20~25ml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ml,兑30~45kg水对准穗部均匀喷雾,严重时1周后交换药物再次喷施[2]。
2.2 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意识和技术
在运用诸多防治手段的基础上,生态环境的平衡性被全面保持,人们能够食用到绿色的食物。此外,每经过一段时期,还应该进行除草,促使土壤中的养分获得维持,种植户应具备认真负责的心理,实时的了解小麦的生长状况。当前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为促使小麦的产量稳步提升,民众获得更多的收入,应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确保小麦处于优良的生长环境中。现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种植中可以运用大型的机械,促使种植技术大幅度提升,种植户间还可以相互交流自身的经验,众多的人力资源可以减少,小麦的生长状况更加优良[3]。
3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今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作物的结构应该不断调整,小麦是重要的农业品种之一,种植户需要掌握良好的种植技术,减少种植中的不合理之处,同时,关注小麦的生长状况,运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促使小麦的品质获得保障,民众食品安全得到保障,社会处于积极的发展趋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