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儿童阅读的启示*
2019-02-20刘时容
刘时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湖南娄底 417000)
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1880-1968)一生共写了14部著作,尤以其处女作《我的生活》(又译《我的一生》或《生命的故事》)和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最为出名。世界各国学者争相翻译其作品,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读秀学术搜索发现,在我国,从儿童注音读物、绘本、插图本到英汉对照读本再到全译本,从地方出版社到国家出版社,从专业出版社到综合出版社,多达30余个版本均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书名,收录的海伦作品稍有出入。笔者在馆藏图书中,精选出华文出版社2002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版、同心出版社2011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版四个版本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涵盖《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莎莉文老师教育手记》《少女书信》《乐观》等作品。对比阅读的过程不仅有感动和震撼,还有一个图书馆员的强烈认知:该书堪称儿童阅读指导的一个范本。
1 儿童需要阅读引路人
全民阅读环境下,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已人所共知。可是儿童却并不是天生就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也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阅读的引路人。英国知名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提出的“阅读循环圈”[1]理论认为:阅读活动具有“选书——阅读——回应——再选书——再阅读……”的循环结构,儿童是阅读的主体,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处于循环圈的中心,与选书、阅读、回应三个环节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有经验的成人是儿童阅读过程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可以通过环境与活动的整合、设计组织阅读讨论等方法来帮助儿童亲近图书,进而更加广泛而深入地阅读。这个有经验的成人可能是父母、亲戚或其他长辈,也可能是邻居、老师、亦或是孩子偶然接触到的作家、图画家、图书馆员、书店售货员等等。[2]11海伦·凯勒的阅读引路人便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尽管小海伦在六个月大时便表现出开口说话的语言天赋,然而一场“猩红热”却让年仅十九个月的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说话能力也随之丧失,从此陷入无声无光无语的黑暗寂静世界。尽管凯勒夫妇也喜欢在书房里读报看书,可这一切小海伦却无法“耳濡目染”,直到莎莉文老师的出现,才将她引进了阅读的大门,从此在她心里播下了悦读的种子,并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不仅让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还让她掌握了盲语、手语、唇语等多种特殊语言和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多种官方语言,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在其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海伦这样写道:第一天,我要看看身边那些温柔善良的人。我第一个要看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师。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身边,用爱心和智慧开启了我幼小的心灵,教会了我阅读的本领,让我有幸能够看到大千世界。[3]223-224由此可见,莎莉文老师是海伦名符其实的阅读点灯人。
同样,安妮·莎莉文老师自己也有一位阅读引路人,这便是救济院里的老妇人玛琪·卡罗。母亲病亡后,无知易怒、令人厌烦的小安妮被亲族抛弃,寄居在马萨诸塞州德士堡救济院。救济院里的老妇人玛琪因患严重关节炎近至瘫痪,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门会阅读的本领;11岁的安妮有一个年轻力壮的身体,却因从小患眼疾视力微弱几近失明。于是,玛琪的眼睛和安妮的双手互补缺憾,安妮帮助老妇人翻身活动,老妇人给安妮朗读讲故事。潜移默化中,安妮爱上了阅读。尽管她不识一个字,但却非常喜欢欣赏书里的图画,常常在杂志上窈窕淑女、拖曳长裙、钻石发箍、嬉戏孩童的画面中流连忘返,并萌生出想要读书的强烈愿望。还是在老妇人玛琪的点拨下,当马萨诸塞州慈善委员会组团来救济院调研时,安妮鼓足勇气哭着向调查团团长香邦先生说出了“要上学”的想法。很快,安妮就以慈善机构贫寒学生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就读,此时的她,已经年满14岁,却未上过一天学。6年后,安妮以优异的成绩和炉火纯青的盲人手语技巧从盲校毕业,在校长的推荐下,21岁的她来到了凯勒上尉家里担任海伦的家庭教师,从此开启了她全新的人生。
事实上,但凡酷爱阅读者,儿时都有一位阅读导师,只是这样的导师角色一部分是有意识自觉担任的,如安妮,如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无意识中偶然充当的,如玛琪,如社会中喜欢阅读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导师,儿童也只有在长大成人后回首往事时才蓦然发现。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任何一位有识字能力的成人,只要保持一个阅读的习惯,并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天长日久,不知不觉就成了儿童的阅读引路人。
2 儿童阅读指导的多维观
2.1 游戏和故事是永远不老的儿童阅读启蒙术
早期游戏理论认为,人类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有目的活动,被称为工作;一种是无目的活动,被称为游戏。[4]儿童最喜欢用无目的的游戏来愉悦身心,发泄精力;聪明的成人也喜欢将他的功利性目的隐藏在游戏中,通过与儿童“共玩”的方式来促进他们身体、心理、智力、语言、情感以及社会性的发展。故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和艺术形式,因其生动形象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优美动听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叙事而深受人们喜爱。不仅儿童喜欢听故事,智慧的大人也常常摒弃生硬的说教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达到增长儿童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品德的目的。安妮·莎莉文老师正是利用了“游戏”和“故事”的这诸多功能,将一个调皮捣蛋、顽劣不恭的盲聋哑儿童小海伦领进了阅读的圣殿,从而开启了她幸福的人生。比如,安妮第一次教海伦学习单词时,先在海伦手上拼写“d-o-l-l”,然后指指海伦怀中的洋娃娃并让她点点头,海伦随后用手指在安妮手中模仿拼写,拼好后也指指洋娃娃,如此反复练习。尽管小海伦并不理解单词和实物之间的联系,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小海伦看来纯粹的手指游戏,在她学会了几十个单词的拼写后,一次在古井小屋玩水并学习单词“water”时,海伦突然有了触电似的顿悟,瞬间明白了词语的含义。所谓万物本具,只是被无知蒙蔽罢了。美国智力发展研究所脑科专家格伦·多曼博士认为,把正常孩子培养成天才的奥秘,就是对其大脑频繁持久地施加刺激。[2]5如此看来,正是这单纯而又快乐的手指游戏无数次反复地刺激大脑,揭开了蒙在小海伦心头的无知面纱,从而让文字的交流功能重塑了海伦的光明世界。
“学会拼写几个单词后,莎莉文老师给我拿来卡片,让我组合成句子。我十分喜欢这种游戏,每次都和老师玩几个小时才尽兴,通常屋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能被我们组合成句子。……不久,我便拿起了启蒙读物,在里面寻找我认识的字。一旦找到了一个自己认识的字,就像玩捉迷藏时找到一个隐藏的伙伴一样兴奋不已。就这样,我开始了阅读。……莎莉文老师无论教我什么,都会用美丽的故事或优美的诗词加以解释,我学起来也津津有味。”[5]31-32这段记载在《阅读的喜悦》里的文字,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儿童阅读启蒙的过程。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最复杂的语法和实用形式最早出现在游戏活动中。因此,游戏阅读教育理论倡导把阅读当作游戏,在游戏中阅读;并且强调教育者应引导儿童利用游戏环境中的语言资料来玩游戏,以培养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和喜爱阅读的情感。而讲故事作为游戏阅读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儿童的早期阅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家长、老师、图书馆员等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可以采用“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谈故事”[6]等游戏方法来增强儿童早期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为儿童提供愉快的阅读体验,尽早开启他们的阅读之门。针对儿童、青少年对游戏感兴趣的特点,我们也可以将游戏元素引入现代儿童阅读推广,让讲故事、做游戏这项儿童阅读启蒙术在图书馆园地中长生不老。
2.2 奖励和惩罚是永不过时的育人成长术
教育需要评价,既需要鼓励性的正向评价,也需要惩戒性的反向评价。奖励和惩罚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有效杠杆,实施时常常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安妮老师能够科学使用惩罚杠杆。初到凯勒家时,海伦才6岁,父母的娇宠纵容惯出了小海伦刁蛮任性不讲理的恶习。早餐时,明知如何使用刀叉汤匙的小海伦却偏要用手抓取食物,碰上自己爱吃的食物不管是在谁的盘子里都照抓不误。对此行为凯勒家人已经习以为常,且置若罔闻;安妮坚决反对,并将凯勒家人支走,她要从“吃饭”开始教育。当海伦因生气而狠拧安妮胳臂时,安妮毫不犹豫地采用了霹雳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力回击一巴掌,海伦再拧,安妮再打,小海伦第一次体验到了无依无靠的感觉。在饥饿的驱使下,她只好乖乖遵守餐规。安妮明白,这样的“战争”必然会带来伤害,如果凯勒夫妇不忍心而出面干预的话,不仅教不会任何东西,还会在小海伦的心里播下仇恨的种子。因此,安妮大胆决定,让小海伦离开过度保护的家庭环境。师生俩独自搬到了离家附近的花园老房,她们同吃同睡同玩,没有了父母的依靠,小海伦对老师的态度从最初的抗拒到慢慢地接受再到依赖和服从,花了整整两个星期。也正是在这朝夕相处的两周时间里,师生俩培养了最初的好感和信任,为之后的知识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安妮老师也非常擅长利用奖励杠杆。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大人与小孩在大自然中共同玩耍既是寓教于乐的绝佳时机,也是对孩子实施奖励的一个良策。于是,花园、果园、树林、广场,散步、骑车、游泳、划船、旅行,诸如此类,海伦童年学习的所有课程都充满了大自然的味道。当小鸡啄破蛋壳时,安妮教授“生命”课,抓住五只小狗接二连三出生的机会学习单词的单复数puppy和puppies,捉住蝴蝶、青蛙、蟋蟀传播生物知识,用泥沙做缩小的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用花样串珠和麦秆分堆的方法学习数学……,大自然为师生俩的学习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每当外出归来,“我请求她所有的朋友鼓励她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他们听,并尽可能地对她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表现出好奇与赞赏。因为这会满足孩子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并保持他们对事物的兴趣,这也是进行实际交流的基础。”[5]338-339莎莉文老师的这段教育手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而小海伦学会服从的过程也充分表明:惩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事实上,对违规学生实施适当的惩罚能够让孩子分清是非,提高辨别能力,培养责任感;若孩子被赏识、表扬过度包围,将会导致自我膨胀,责任感丧失。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美国的教育制度可谓奖罚分明,尤其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海伦12岁时发表在柏金斯盲人学校年度报告中的《霜王》一文,因内容与一位女士写的童话故事《霜冻仙子》相似,被质疑抄袭而被盲校调查问讯,由此而给自己、老师和家人带来的一系列麻烦让她在日后的写作中丝毫也不敢马虎。正是这样严苛的教育,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从而确保了美国创新发明的长盛不衰。可是,当下的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因个别教师的体罚行为,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使得老师合理的惩戒权也被剥夺;教师们为了避免教育的风险,一个个把自己装扮成了混饭吃的打工仔,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当然,对儿童的惩罚也不能是一罚了之,罚后的帮助、引导和关怀尤其重要。
2.3 阅读和写作是盲聋儿童别无选择的言语交流术
人类的聪明才智无处不在。为了让盲人接受教育,人们发明了盲文,以方便盲人通过触摸进行阅读交流;为了让聋哑人接受教育,人们发明了手语,以方便聋哑人通过手势传播信息。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大基本功,小海伦由于视、听、说功能的丧失,若想掌握语言这门交际工具,剩下的通道就只有读和写了。而且其读写的方式和艰难程度也大大异于常人,因为她只有一双手可以依靠,手既是她的眼睛,又是她的耳朵。“我可以对她的手说话,就像我们对正常孩子的耳朵说话一样。我应该把她当作具有模仿和学习能力的普通儿童,用完整的句子和她交谈,必要时才加上手势来补充。”[5]333正是莎莉文老师既注意到了海伦身体条件的特殊性,又没有忘记儿童学习的普遍规律,才使得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触摸来阅读,用手指拼写来谈论,用手掌感触来倾听。她的求学过程也全是通过读和写来完成的。无论是在剑桥女子中学还是在哈佛大学,安妮老师一边听课一边将听到的内容飞快地写到海伦手上,海伦快速将其输入大脑,回家后凭记忆用打字机整理听课内容,完成练习、考试和论文。就这样,通过老师的眼耳,海伦用手完成了她的学校教育课程,成为全世界受过最完整教育的盲聋者。
阅读之于海伦的重要意义,她自己是这样阐述的:“要知道阅读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智慧和快乐,它借给了我一双慧眼、一副聪耳,可以让我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别人获得知识的方式或许不止阅读一种,但阅读却是我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3]129在“少女书信”[7]一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伦写作的成长历程。海伦自己也说:“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得上用刚刚学会的文字来表达稍纵即逝的印象和感情更美好的了。就像让变化多端的幻想,去塑造掠过心灵空间的观念,并且为它涂上多样的色彩。”[8]72人们也正是通过她的文字才了解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看法。阅读和写作本为一体却又是一个互逆的过程。如果说阅读是一个接收外界信息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一个向外界输出信息的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因此,读前写、读后写、边读边写成了学校语言教育的常用教学方式,现代儿童阅读理论特别强调写字和阅读在儿童早期读写萌发中的重要作用。儿童和青少年不约而同地成了世界各国阅读推广的重点人群。美国的“触手可读”项目更是推出了面向视觉障碍儿童、听觉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智力低下儿童等特殊儿童的阅读指导指南。[9]这种“阅读,一个也不能少”的推广策略值得国内阅读推广界学习借鉴。
2.4 求知和修身是永恒不变的人生幸福术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人奉为“至圣先师”。他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而是一个爱好古代图籍并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胡适先生曾这样回答“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智识。”[10]研究发现,一个人才的知识建构,从直接实践经验中得到的不足20%,而通过阅读得到的间接经验却在80%以上。可见,求知是人们发出阅读行为的一个最基本最古老的目的,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目的,伴随着人成长的整个过程,阅读的审美、立德等修身价值全都建立在阅读认知的基础上。海伦在其哲理散文《乐观》里这样写道:“感官的愉悦或物质的占有是大多数人衡量幸福的标准。……如果这样衡量幸福的话,那我一个眼盲耳聋的残疾人,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悲观的人甚至奉劝我,用死来换取永久的解脱。但是后来,老师在我手上拼写出的一个简单单词,让我的内心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给黑暗中茫然摸索的我带来生命的渴望。黑夜里终于迎来了思想的白昼,对知识的渴求也成就了我幸福充实的人生。”[3]176-177因此,海伦把她的第二天光明献给了博物馆和图书馆,以便快速有效地阅读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的世界。她来到自然博物馆了解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来到艺术博物馆探索人类的灵魂,在图书馆里收藏的图书中,“我要怀着敬畏之心仔细翻阅我读过的盲文书,更想看看健全人阅读的书籍。回首无数个漫漫长夜,是这些书在我的内心深处搭建起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我穿越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那一条条深邃的航道。”[3]226-227
接下来的第三天光明,海伦想把它献给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以便深刻地领会蕴含在生活中的丰富哲理。于是,她来到了美丽繁华的大都市纽约,在横跨伊斯特河的钢铁大桥上,看河上成群结队的船只以及为生活而忙碌的人们;在帝国大厦顶端俯瞰全城,思考现实与想象的差别;在城中繁忙的街角静观来往的行人,感受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此外,公园大道、贫民区、工厂、儿童游乐园、外国人聚集区等都是海伦想要一探究竟的地方。因为生活里既有阳光明媚,又有坎坷伤痛,人只有全面地审视社会,才能用自己的心智从肉眼所看到的一切中洞察出生活的本质,从而让丑恶变得不再可怕。“我努力求取知识,目的在于希望日后能活用,为人类社会贡献一点力量。……只要是真正有益社会人类的事情,而又是我能做的,我都将全力以赴!”[8]144-145正是基于这样的人生理想,大学毕业后,海伦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力量献给了为残疾人谋福利的慈善事业。她以笔为武器,不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成立全国性盲人保护机构,为盲人传授技艺,统一盲文,提高盲人教育水准;参加各种会议并四处演讲,为残疾人事业发起募捐运动等等。正是在她和一群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下,1920年,在海伦40岁时,美国创立了盲人事业家协会,统一了盲文,成立了第一座盲人图书馆;44岁时她当选为美国盲人基金会主要领导人;62岁之后的十年时间,她出访了亚、非、欧、澳等各大洲13个国家;79岁时联合国发起了“海伦·凯勒”世界运动。海伦也因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事迹而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追寻海伦·凯勒的人生轨迹,我们发现,人类的精神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阅读是人们耕耘精神家园的主要方式。因为阅读,海伦拥有了一个哲学的头脑,拥有了用心灵发现真理的权利,从而在精神世界里过上了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也是阅读,让她用思想和灵魂主宰了自己的生命,从而有了辉煌幸福的人生。广大图书馆员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扮演着“阅读引路人”的角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儿童阅读的启示值得图书馆界同仁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