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的创新型实践
——以福建省图书馆为例
2019-02-20廖艳萍王植宁
廖艳萍 王植宁
(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福州 350001)
近两年来,国家及政府大力推动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1]当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指出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鼓励进行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创作。[2]时下,创客迸发出的力量,正在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添砖加瓦。在“大众创业”及“大众创新”背景下,积极整合资源,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平台、满足不同创新创业者的个性需求,是政府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在2018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就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服务包括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等。福建省图书馆作为“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虽然目前福建省图书馆正在进行为期三年的改扩建工程,在改扩建期间由于场地限制并未专门设立创客空间,但是福建省图书一直把“重视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推进科普活动创新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工智能科普培训、体验与公益讲座,并独具匠心地将人工智能创客活动与阅读结合,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阅读”模式。
1 福建省图书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现状
从2015年起,福建省图书馆陆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开展的活动类型可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种:一是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公益讲座,如邀请中国科技大学袁岚峰副研究员、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周昌乐教授、科学松鼠会成员猛犸、福建省创客科教协会张航副会长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举办题为《科学的魅力》《将芯比心——智能机器能够超越人类吗》《近未来的信息生活》《当“STEM教育”遇见“创客文化”》等人工智能相关主题讲座。二是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体验活动,通过动手做,让读者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如2015年举办的“我是少年科学家——青少年机器人组装体验系列活动”、2016年举办的“走近创客,感受创新——小小创客科普活动”、2018年举办的“从读者成长为创造者——青少年科普阅读推广活动”都属于此类。三是人工智能产品演示及展示,通过在福建省图书馆展示最新的人工智能产品,通过看、摸、玩等形式,引起读者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兴趣与关注。如2017年创客科普活动期间,福建省图书馆就在一楼大厅的显著位置布置展示区,向大家展示了3D立体绘画、悬浮迷宫、创客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创新科技产品,到馆的读者可以在现场近距离地接触与体验这些创新产品,感受科技的独特魅力。目前,福建省图书馆开展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已吸引千余人参与其中,受到来馆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活动还吸引了福建日报、福建少儿频道、海峡网等媒体到场采访报道。
2 福建省图书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基本思路、创新与不足
福建省图书馆在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时,在其主要面向群体、组织机构、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开展形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及创新。
2.1 关注青少年,兼顾各个年龄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主力军、后备军。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将致力于中小学、高校等多层次教育体系未来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建设,可见国家对于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能力的重视。[3]福建省图书馆在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时,就特别注重对于青少年人工智能兴趣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抓住寒暑假、全国科普日、福建省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间节点,面向青少年举办具有趣味性、参与性、观赏性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如“走近创客,感受创新——小小创客科普活动”就是福建省图书馆在2017年暑假期间,面向8-12岁青少年举办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活动采用讲解+体验模式,分设走进创客、触摸科技、体验创新三大板块,带领青少年了解创客空间、体验科技创新。活动为期5天,吸引了100余位来自福州各个学校的青少年参与。
在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同时,福建省图书馆也针对不同年龄层读者的特点与兴趣,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如手机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人工智能终端设备,但是许多中老年人对手机的使用依然一知半解。面向中老年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手机就是一个切入点。福建省图书馆面向中老年人,专门打造了《智能手机应用点点通》系列课程,通过掌上设备基础篇、移动应用学习篇、移动应用工作篇、移动生活与心理健康篇四大主题,带领中老年人了解手机,了解人工智能,从而走进智能生活。
2.2 关注阅读,打造人工智能科普教育+阅读模式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公共图书馆要面向读者推荐好书、推广阅读技巧、方法,吸引读者走进阅读、爱上阅读。福建省图书在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的同时,创造性地将活动体验与阅读相结合,从阅读入手,带领读者走进人工智能的世界。如福建省图书馆在2018年举办的从“读者成长为创造者——青少年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就从《海底两万里》《小船的旅行》《人工智能简史》《机器人跑出来了》等图书解读入手,将科学原理与科学体验相结合,设置机械原理浅识及动手制作体验、创意画制作、科幻电影观影分享会、趣味人工智能编程课、机器人设计体验等课程,带领小读者走进科学的绚丽世界。
2.3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馆企合作
在201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就重视社会力量参与,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上升为法定原则。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中,在师资人员、智能设备、技术力量、活动空间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适时引入社会力量,有助于弥补公共图书馆在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福建省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中,就积极引入馆企合作模式,甄选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有人工智能教育资质、有志参与公益活动的社会机构和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中来,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普讲座与体验活动,效果良好。
当然由于场地和科研技术力量方面的缺失,福建省图书馆在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中也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缺乏宽敞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的独立空间,除常规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讲座与体验活动的空间外,无法提供面向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人员及其团队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二是在技术力量和资金支持上有所欠缺,面对目前部分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始引进并投入使用的多点触摸桌、3D打印服务、原型开发设备等新型设备技术服务,暂时无法提供。三是多以福建省图书馆为主要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场地,对于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移动服务开展略有欠缺。
3 公共图书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
由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7年地平线报告:图书馆版》中,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看作是未来四至五年内将对图书馆产生深刻影响的技术。[4]这不仅意味着图书馆员工作方式的转变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也预示着图书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与相关人员培养刻不容缓。未来公共图书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3.1 拓展活动社会化参与面,推广馆企合作、馆馆合作模式
面对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活动中人员、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大力拓宽社会化参与面,有助于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化。加强公共图书馆与企业、公共图书馆总馆与分馆、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开展联合服务,有助于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活动水平,拓宽服务范围与影响力。如公共图书馆可以联合科技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图书馆提供阅读指导,科技馆提供技术支持,就能达到1+1>2的效果。
3.2 注重人才培养,建立相关人才资源库
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仅靠图书馆的一己之力,难以承担未来公众对于人工智能教育活动的需求。加强图书馆相关活动组织策划人员培养,同时通过面向社会招募、专家推荐等渠道,建立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的专家及技术人员资源库,将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教育公益推广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及时为未来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开展贮备后续力量。
3.3 提供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资源共享空间与成果转化平台
未来图书馆是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美国图书馆与情报资源委员会预言图书馆大部分建筑到2030年都将改造为“知识共享空间”。[5]公共图书馆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除了相关知识普及与技术体验,更应该依托大数据成为提供人工智能相关信息服务的知识共享平台,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展示平台,甚至可以成为实现技术与企业对接、技术落地的成果转化平台。
公共图书馆对于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目前还处于在摸索中前进的阶段。然而国家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视,使其必然成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无法绕开的一环。面对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新困难,都需要图书馆员迎难而上,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调动现有资源去研究、去解决。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做为公共图书馆未来重点打造的活动品牌之一,对于公共图书馆优化升级数字服务,提升公共图书馆在全民科学素养普及教育中的地位与影响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