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客户端平台传播特点及趋势探究
——以“学习强国”APP为例
2019-02-20李丹
□李丹
时政新闻指的是党和政府在政治生活中新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指政党、社团在处理政治、经济生活大事或者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政治活动①。近年来,时政新闻不断突破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方式,将传统主流媒体与微信、客户端APP、微博、手机等新媒体进行有效整合,在此平台基础上资源共享、集约生产、分发传播,从而达到最有效的传播效果。
“学习强国”APP 无论从传播类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媒体融合环境传播中得到了初步尝试。新的传播方式增强了受众注意力,从而提高了新闻内容的受众关注度,有效加强了报道效果,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习强国”APP在传播中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感染力。
一、关于“学习强国”APP
“学习强国”APP 是由中宣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该平台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
在传播类型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主要内容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包含17 个板块180 多个一级栏目,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38 个频道,聚合了政治、历史、文化、科学等多个领域范围。
在传播内容上,“习近平日志”将每日活动行程和重要讲话进行分类,从中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战略思想。“习近平足迹”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各地的足迹和出访的行程,从中可以学习内政外交方针及其思想的脉络。“人民心中的习近平”汇集了广大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强烈反响,从中可以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支持与信任②。
在传播方式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传播对象为广大党员干部、高校师生、基层干部以及广大网民,以提升大众重视时政新闻传播为目的,建立完善的学习组织架构,并且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积极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提高了传播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参与度。
二、“学习强国”APP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内容丰富、类型多样
1.内容全面,信息海量
“学习强国”APP 内容全面、信息海量,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其中包括会议重要讲话、国内外要闻时事等。信息内容呈现出较高的战略性、新闻性、指导性和综合性,内容导向鲜明,思想意识突出,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所见、所闻、所感,呈现了目前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和平、人民生活和谐,帮助广大党员与群众学习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个性化设置,素材形式多样
“学习强国”APP 与其他时政新闻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个性化设置与素材形式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在客户端“学习”和“视频学习”两个板块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频道中汇集了各种期刊、公开课程、书籍、电影等学习素材,提升了广大党员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受众自主学习。
3.每日一学,养成学习习惯
为了利用受众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客户端在“每日学习”栏目中每日推送经典语句、经典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主题突出,简明扼要,让广大党员群众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培养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意识,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
(二)更新及时,注重互动性
在电视媒介传播中,《新闻联播》是许多受众需要每天定时定点收看的,“学习强国”软件随时更新新闻信息与学习内容,可以将最新资讯及时发送给广大党员群众,让受众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时政动态。
此外,党员群众在学习时政新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转发的方式进行人际传播,通过评论或者与他人共同讨论学习内容的方式,增强学习理解力,提高学习主动性,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自由便利的互动交流平台。
(三)功能全面,实用性强
在不断学习使用“学习强国”APP 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不仅是一个可以提供丰富素材的学习平台,更是一个具有服务性、辅助性、综合性的应用平台。“学习强国”不仅可以拓宽眼界、丰富知识,还可以应用到基层工作当中,提升受众服务意识,更好地为广大群众做好服务。软件中包含了“专题考试”“答题活动”等模块让大众通过答题的方式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查,从中巩固其学习效果。增加学习积分的模式,激发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强国”APP 已经在政府、事业单位、高校、企业等组织中起到了良好的学习带动作用,能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养和文化需求,改变学习方式和意识,对工作起到了强化作用。
三、时政新闻新媒体传播发展趋势
时政新闻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逐渐利用网络平台引导社会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受众对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跳出了“框架”概念。“框架”概念最初由贝特森提出,后由戈夫曼引入大众传播领域,“框架”是指在人们对外界客观世界的认知中,习惯于对之前生活经验的归纳。受众习惯于从微博、微信、APP 等新媒体平台上获取新闻内容,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新媒体应用已经成为时政新闻未来传播的重要平台,未来的时政新闻将呈现出精、富、强、高四大核心竞争力。
(一)“精”——精确定位
我国省、市、县政府部门已开通各政务新媒体平台,向公众传播各种时政新闻,但在运营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让政务新媒体平台成为摆设,时政新闻传播范围和效果均不明显,没有实现其自身价值,引起公众不满,甚至导致负面效应。找准受众群体定位,是时政新闻的核心目标。“学习强国”APP 以广大党员为主要传播对象,以丰富的内容、及时的信息、全新的模式成为广大受众学习时政新闻的首选平台。因此,时政新闻新媒体平台应该精确受众定位,在此基础上加强平台建设与时政新闻传播,建立平等、自由、开放的沟通互动机制。
(二)“富”——丰富内容
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最重要的不是满足形式的融合,而是需要满足内容融合。媒介形态无论怎样变化,优质的新闻内容一直都是稀缺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所以“内容为王”必须坚持。
首先,提升新闻内容质量。在进行时政新闻编辑时,既要做出有内容、有意义、有高度的新闻,又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学习强国”APP 注重传播政务信息内容的比例,做到了“权威时政新闻发布、鼓励公众评论转发”,既维护其时政新闻的权威,又贴近群众,拉近群众与政府的距离。除此之外,需要重视时政新闻的原创性,在时政新闻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内容集体制作、协同发展。
其次,丰富新闻内容形式。在时政新闻新媒体平台传播中需要了解用户的话语习惯,使用更加鲜活,富有创造力、感染力的语言进行内容传播,做到贴近生活却不失权威,富有活力却不失庄重,消除权威感,增加亲切感。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方式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学习强国”APP 当中有积分排名的形式,熟人见面时问候一句“你的APP 多少积分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广大受众生活的新风尚。
(三)“强”——强化公众参与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互动性。新媒体是一种非线性传播,互动性是其核心价值。“由于人际范围和人的个性通过媒介化的社会传播得以恢复,位居中心的传播者与处于边缘的接受者之间支配与反支配两种力量得以重新平衡。”③新媒体的传播价值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重视受众的反馈力量,重塑受众的中心地位。时政新闻传播中需要调动受众积极性,让受众能够参与到新闻传播内容当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里面的专题内容丰富,激发受众每天打卡的积极性,刷新实时新闻,遇到精彩的立刻分享便可以增加积分。用户在“专题考试”和“答题活动”模块中也可以检验出学习成效,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与问题,在不懂的问题中多下功夫。通过对视频和文章的学习,可以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在工作交谈中增强自信心,从而在学习与互动当中感受到“使用与满足”。
(四)“高”——提高用户黏性
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以线性传播为特点,以一对多的模式传播时政资讯。在这种传播模式下,出现了“自发声、弱回应”,甚至“慢发声、无回应”的现象,这使时政新闻传播媒体成为了“信息茧房”,而广大受众也成为了“电视人”“容器人”。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时政新闻传播不仅需要保持自身的权威性,同时需要满足公众的需要,提升受众认同感,从而跳出过去的思想框架,在新媒体平台中交流、互动、分享,从而形成一个有序、活跃、完善的交流平台。时政新闻新媒体平台应该摆脱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高受众用户黏性。“学习强国”APP 在党员干部中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人将学习党的思想、了解国家大事、掌握国家战略动态作为每天的必备课。“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蕴藏着持之以恒的学习真谛,在党的引导下,每位党员在“学习强国”平台中掌握世情、国情、党情,从而提高用户群体的学习惯性与学习持续性。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开发应用,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界限已经日益模糊,未来将是增强现实的时代④。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转型中可以看出,时政新闻媒体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探索,在不断创新的媒介技术手段中,政府已经将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体转型为新媒体平台。在保持时政新闻的权威性的前提下,要重视受众的互动性,从而加强政务媒体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学习强国”APP 从微观上实现了产品研发的媒介产品形态创新,从中观上调整媒介组织形态的单一定位,并且从宏观上构建了媒介产品生产机制的新形态,在内容的实、思想的新、传播的融、技术的变、机制的活上做到了全方位改变。从全球时政新闻传播格局上看,“学习强国”APP 是国内时政新闻新媒体平台的权威和主流,具有引领作用和竞争力。从媒介对社会的守望功能上看,“学习强国”APP 肩负着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将成为发展趋势的引导者、媒介技术的创新者、媒介生态的调节者⑤。
注释:
①臧雷振.新媒体信息传播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政治机会结构的分析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02).
②刘汉俊.以媒体融合优势做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J].先锋,2019(02).
③[英]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15.
④吴星星,靖鸣.现实与幻象: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集群效应[J].新闻爱好者,2017(10).
⑤邓林.试论央视新闻“两微一端”的发展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