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的疗效

2019-02-20王木勇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肠镜导丝肠管

王木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临床中,肠梗阻是结直肠癌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梗阻段肠道发生水肿、充血,患者承受较大痛苦[1]。传统治疗是梗阻近端造瘘,完成后2个月-3个月再行二期手术,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且治疗费用也比较高。而经肠道金属支架、梗阻导管置入等肠镜技术,能有效对肠道进行疏通,在充分引流以及肠道准备后,患者择期做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近远期疗效确切[2]。为进一步分析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腹腔镜+肠镜的治疗效果,此次抽选我院医治的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选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医治的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30例)、甲组(3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54岁-78岁,平均年龄(68.12±1.33)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行肠镜+腹腔镜治疗:肠镜,首先放置肠镜支架,患者实施镇静镇痛,左侧卧位,清洗灌肠,对肠腔梗阻处异物进行清除,经肛门插入结肠镜到梗阻位置,选软透亲水的超滑导丝插管,经X线辅助引导导丝经过梗阻区,之后沿导丝置造影管并且注入造影剂,根据梗阻段长度来确定支架的长度,导丝退出,换成软头超硬导丝。退出造影管,沿导丝方向把金属支架送到梗阻处,缓慢释放支架。纠正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紊乱,肠梗阻缓解后流食或者半流食,10 d后做腹腔镜。腹腔镜:在脐缘做观察孔以及操作孔,经观察孔置10 mm的腹腔镜,对腹腔进行探查,对肿瘤的位置、远近端肠管切除范围进行确定。按病灶位置实施手术入路,按肿瘤根治原则进行切除。对相应的血管根部进行结扎离断,清扫淋巴结,先肠管内侧之后肠管外侧游离病变肠段、相应肠系膜,保护腹下神经以及盆神经丛。做腹部小切口对肠管进行离断,肠管吻合,常规关腹。乙组腹腔镜治疗:腹腔镜方法同甲组。

1.3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Mean±SD)表示围手术期指标,行t检验,%表示并发症,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围手术期指标 甲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分别是(328.15±30.24)min、(9.05±1.74)d、(2.35±1.11)d,乙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分别是(321.12±22.33)min、(19.25±2.78)d、(3.11±1.02)d,甲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t=1.024,P=0.310)。甲组的住院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t=17.035,P=0.000)。甲组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t=2.761,P=0.008)。

2.2 比较并发症 甲组无并发症发生。乙组有3例患者穿孔(10.0%);有4例患者吻合口出血(13.33%);有4例患者吻合口瘘(13.33%);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36.67%(11/30)。甲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χ2=13.469,P=0.000)。

3 讨论

临床中,结直肠癌属于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部分结直肠癌患者(8%-29%)会并发肠梗阻,在左半结肠癌患者中肠梗阻的发生率较高[3]。肠梗阻大都是由于肠内容物在流经梗阻处时受阻碍,迅速提高肠腔内压力,致使梗阻结肠区的静脉循环出现障碍、水肿、充血。而且当肠梗阻发生时,机体状况不佳,出现电解质、血容量下降、酸碱平衡紊乱。腹腔镜手术存在微创性,患者术后的痛觉感受比较少,能快速出院。尽管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对合并肠梗阻结直肠癌患者来说,仍存在局限性[4]。为降低手术风险,要在肠梗阻缓解后以及身体状况稳定后再实施腹腔镜肿瘤根治性切除。肠镜支架或者导管的置入,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肠梗阻情况,使肠腔内压力下降,对身体状况进行改善,为后续腹腔镜手术创造条件。

总之,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腹腔镜+肠镜的治疗效果确切,同单独腹腔镜相比,并不会增加手术时间,但可缩短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同时安全性也比较高。

猜你喜欢

肠镜导丝肠管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管腔内介入导丝制作技术与临床现状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肠镜下钛夹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分析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