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品质的策略
2019-02-20
文/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
小学生心理素质逐年降低,已经成为困扰全社会的一大问题。现在很多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个学科的老师共同指导。教师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自信品质进行培养,是本文所探讨的一个重点话题。
1.为学生必要的鼓励和关心
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不完全,在这一阶段他们更加渴望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关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这样还能帮助学生改变自信心不足的状况。举例而言,在进行篮球课教学的时候,很多女生都害怕接触篮球,担心自己接不住球,或者球击中自己,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进行反复讲解,同时也要示范正确接球动作。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关注,可拍拍学生的肩膀予以鼓励。对于学生的不规范动作,需要进行提醒、警告,或予以禁止。教师可以通过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和优美的示范动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与关心。
2.给学生提供表现机会
小学生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所以教师应因材施教。体育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发现每个学生都存在成功的渴望,比如在进行跳高的教学时,如果单一地采用同一个高度来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练习,可能会导致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遭遇失败,丧失信心。可选择分层教学法来解决这种问题,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高度,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当这一练习成功以后学生就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心理上也产生冲击新高度的信心,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更大的愿望和意志之下,完成相关的任务练习。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获得成功,并不断获得新的渴望。有一些学生自信心缺乏,那么在学生完成基本动作的前提之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在集体面前积极地表现自我。
3.通过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创造自信心
自信心不足就会导致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很难和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是科学活动性较强的一个活动,教师将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指导他们进行交往技巧的掌握和练习。在班级当中也可以组织一些能力较强、人际关系和谐的学生和他们主动交往,这样就能形成友爱互助的局面。一方面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形成友好的局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育活动当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能够使学生明确自己在主体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时常注意学生的活动和动作,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等。在进行体育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等方式来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学生主要通过感受教师的意图,不断地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情境性质进行预测,并适当地予以表扬,表扬能够产生激励作用,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进行自信心的培养
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始终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不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训练的时候起步过高,这样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以便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在课前准备阶段应该对困难的情况进行准备,从而克服困难情景,对学生提出下一步的要求。教师在提升教学难度的时候,应该适当地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可以在困难情景当中取得胜利并获取自信心。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整体水平进行教授内容难易程度的设置,多观察学生,根据心理特征进行相应安排,保证难易程度适中,避免对学生产生打击。
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而言,学生的自信品质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对学生多加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良性发展。【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课程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有效性的行动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4YQJK 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