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农村作文教学
2019-02-20赖雪薇
赖雪薇
文/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中心小学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说,最畏惧的也是作文。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生活面小,见识少,词汇积累也没有城里的学生丰富,写起作文来,无从下笔或表达不清,久而久之,便谈“作文色变”,对作文课也就毫无兴趣可言。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指导和评改作文,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写作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就没有写作欲望。因此,要让学生对学习活动始终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作文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把农村孩子平时难以看到的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也可将某一特定情景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指导《未来的笔》这一想象作文时,学生对笔的由来及现有的多功能笔都了解不多,又怎么能凭空想象呢?于是,我课前先搜集了笔的演变的资料和一些多功能笔的图片,再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微课。在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笔的由来》《多功能笔》这两个微课,让学生通过图像、文字和解说直观地了解笔的演变过程,知道除了我们现在常用的圆珠笔、中性笔、钢笔外,还有很多多功能笔,如:录音笔、防近视笔、感应笔等。在此基础上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写作素材
创作来源于生活,作文需要积累大量的素材。对素材的收集,教师讲授的并不少,但学生平时真正注重的却不多。农村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巧用信息技术,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启迪学生写作的心智,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睁大眼睛,发现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把作文写得血肉丰满。
如在指导以“寒假生活”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我先与学生一起回忆寒假生活,大部分同学都谈到了春节时吃团圆饭、放烟花、看春节联欢会、舞龙狮等内容。于是,我一边播放春节时事先录制好的视频,一边与学生一起回忆当时每一个精彩的细节,进而指导学生流畅地表达。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活灵活现的素材呈现在眼前,学生写起作文来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出的作文自然上乘,至少改变了以往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当学生在写作时遇到表达上的困难时,我还鼓励学生积极上网查找与自己作文相关的资料,恰当借用好的开头、结尾,把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等恰当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为自己的作文润色。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作文评改效率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起着指导、分析、激励的作用,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以往“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已经适应不了信息时代,一来效率低,二来很少有同学去揣摩教师修改的用意,而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从琐碎的评改中解脱出来,让作文的评改变得既简洁又高效。
在作文评改课上我常常从“好、中、差”的作文中,挑出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再对照作文要求,说明评改标准和步骤方法,让大家一起参与评改。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从中调控,适当点拨,肯定文章的优劣和长短之处,同时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有的修改题目,有的修改错字病句,有的修改开头结尾,有的修改素材……修改完后,再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修改前后的文章展示在大屏幕上进行对比,体会改之前与改之后有什么不同,慢慢领悟修改作文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以此为鉴,对照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修改好自己的作文。这样,学生通过对自己作文的再次研究推敲,进一步开拓了思维空间,提高了写作能力。自己修改完后,再要求学生互相传阅,互相批改,优劣对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后自己再次推敲修改成文。
通过这种形象直观,反馈及时的“众改—自改—互改”的作文评改过程,学生对文章多次推敲,思路不断开阔,文章越改越好,既培养了学生自改互改的能力,又提高了作文评改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为农村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优化了作文课堂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的许多不足,为农村学生创设了多维的习作环境,,真正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学生文思泉涌,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