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及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孤独感关系研究综述

2019-02-20黄怡然赵立民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究者人格个体

黄怡然,赵立民

(1.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2.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7)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迅速代替了功能型手机,成为手机中的主流.智能手机逐渐在社会群体的各个年龄层普及开来,其中也包含了自我独立意识逐渐萌发的高中生群体,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1].以往对孤独感的研究大多从人际交往、社交焦虑、适应性等角度展开,从人格特质方面考量孤独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尝试对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人格理论、孤独感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综述分析,为研究高中生孤独感与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之间存在的关联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1 关于孤独感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了对孤独感的研究,以1973年Robert S. Weiss的文章《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为代表.研究者对孤独感的定义有一定差别,但对孤独感的突出特征的看法基本一致,即孤独感体验是个体主观的自我体验,这一体验在社会交往中发生,这种情感体验是消极的、不愉快的.基于对孤独感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者们对孤独感在维度上进行了界定及划分.

一维结构之孤独感.Russell(1978)研究得出孤独是普遍存在的、具有痛苦的情感状态体验.基于前人关于孤独感的起因、个体孤独感的具体体验、如何缓解孤独感的影响等内容研究的不足,Russell等人进行了个体孤独感的评估量表研究,并于1978年研制了可靠且简单的UCLA孤独量表,之后分别在1980年、1988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主要测评个体单一维度的孤独感情感体验,即在社会交往中是否产生孤独.

二维结构之孤独感.Weiss(1973)的《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根据孤独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社交孤独与情感孤独.Vincenzi等(1984)肯定了Weiss的观点,将孤独感分为情绪及社交的孤立和孤独,编制了情绪——社交孤独的问卷(简称ESLI).Gerson等(1979)通过研究女大学生孤独感,从时间角度将孤独感区分为情境性孤独和长期性孤独.Young(1980)认为从时间角度研讨孤独感意义更大.

多维结构之孤独感.Asher(1984)编制了适用于儿童的孤独量表(简称CLS),通过对儿童的研究,得出其孤独感由对自我的社交能力、对实际同伴关系、对需要满足人际交往等的感知以及自我对孤独的情感的体验4个维度组成.Marcoen等(1987)研究了11-17岁年龄段的人群与父母与同伴的孤独感,编制了青少年的孤独量表(简称LLCA),从4个维度测量孤独感,即与父母、与同伴相关的孤独感,对孤独感的积极、消极态度.

以上量表各有所长.其中UCLA孤独量表可靠且简单,适用人群较广;二维及多维孤独量则适合进行更深入和更具体的研究.各研究者可依其研究所需选择不同的量表.

1.2 关于孤独感和使用手机的研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研究者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了使用手机的研究.J Morahan Martin等(2003)研究了大学生的使用手机行为,认为相对而言,大学生作为孤独个体更依赖手机进行网络社交,并因此得到情感的支撑.Ogata等(2006)在研究日本高中生的使用手机行为时得出,频繁使用社交网络及手机电子邮件能降低个体孤独感,但前提是个体对使用手机具备理性的认识.

关于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研究比较多地集中于因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诸多问题上.Mihailidis(2014)的调研得出,在手机多样化的功能中,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社交软件、通话及信息的功能.在对Facebook的使用研究中,Skues(2012)发现澳大利亚大学生中孤独感较高的学生更多地使用Facebook,以此弥补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缺失.Jung Hyun Kim等(2009)在研究个体心理健康与网络使用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现实生活中社交存在障碍的或孤独感较高的个体更易产生较明显的强迫上网行为,但是这一行为并不能有效降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甚至有时还可能使之加剧.

总之,国外研究者对使用手机的研究集中在使用手机与个体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面,并大都认为手机的过多使用与个体的孤独感之间相互影响非常明显.但是,也有对立或分歧的观点: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过多使用手机会加深孤独的个体对孤独感的体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就高孤独感的个体来说,使用手机能有针对性地降低个体孤独感.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1 对使用手机偏好的研究

2.1.1 使用手机的具体行为偏好的研究

使用手机的具体行为偏好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手机不同种类应用软件的使用,以及使用手机的时间方面的研究.

在使用手机应用软件方面,人们使用智能手机中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主要是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王张艳(2014)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青少年的手机上网行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活动依次集中在人际交流、信息获取、休闲娱乐、网上交易等方面.王婷[2](2014)则用访谈加问卷的方法,研究得出高中生使用手机主要为沟通联络、管理学习、休闲娱乐及获取信息.各类研究结果得出,青少年的手机持有率比较高,手机上网的普及率也比较高,而且使用手机应用软件的种类趋势多样化.

在使用手机时间方面,由于手机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过多地占用了人们碎片化时间,故关于使用手机的时间,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度的使用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王小辉(2011)研究了中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指出虽然中学生手机使用普及率较高,但是其存在手机依赖倾向的个体仅占15.36%,这表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该群体只有少部分人存在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崔丹丹(2014)认为,高中生对手机依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使用手机的时间长短.陈雪红等(2016)研究得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睡觉前使用手机的次数,与对手机的依赖呈正相关.

2.1.2 关于使用手机的动机偏好

以个体期望使用手机具体功能的不同为依据,刘红等(2011)将使用手机动机划分为人际动机(QQ、通话、发短信等)和网娱动机(下载歌曲、看视频、玩游戏等)两类.肖祥(2014)研究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并将其分为信息获取、自我表达、人际沟通和娱乐休闲等4种.姜永志(2017)调查了青少年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情况,并将其使用动机分为关系维持、信息获取、自我展示、情感支持、娱乐消遣、避免焦虑6大类.

通过分析个体使用手机的不同内因,赵志伟(2011)把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分为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4类.潘月游等(2015)在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使用手机动机的关系时,把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分为工具性动机(便利生活、完成任务)和逃避性动机(情感缺失、精神空虚)2类.

2.2 关于个体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

2.2.1 使用手机功能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个体的手机使用功能偏好对其心理健康方面,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不利影响.周金辉等[3](2014)在分析山东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中发现,他们使用手机进行浏览收集信息、帮助解答问题等学习方面表现突出.王欢(2013)等在手机媒介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得出,手机在人际关系的维系中发挥着情感的沟通、信息的交流、矛盾的化解等作用,且其发挥作用迅速、简捷.

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其认知能力、辨析能力尚不够成熟,手机的应用软件所传输的内容,以及对应用软件的不合理使用,均有可能会使其出现焦虑等问题.祝春兰等(2015)在调查后得出,青少年对手机的使用会使其心理健康受到不利的影响,因为他们使用手机大部分时间是在线信息浏览(特别是不良信息的浏览)、在线聊天等,从而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刘涛(2014)针对贵阳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使用手机多用于听音乐、看小说、看视频,并且这些行为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困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2.2 使用手机时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于使用手机时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部分的研究多集中于过度使用手机对个体的心理影响方面.刘红等(2011)在研究大学生的过度使用手机行为时,得出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对手机依赖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房香莲(2013)在调研泉州市泉港区的中学生时发现,手机的依赖性对其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对手机的依赖越强,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越严重.黄乔蓉等[4](2014)研究得出,相对于正常群体,手机依赖群体的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更显著.尤其是对手机依赖的学生群体中,87.23%的学生的生活、学习受到负面影响,67.8%的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60.5%的学生有自卑情况出现.祝春兰等(2015)使用问卷方式对10个省市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使用手机每天平均大约100分钟就会有身体不适的感觉.

2.2.3 关于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对手机的依赖性与个体的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刘红等[5](2012)在对贵州大学生的使用手机行为的研究中得出,孤独感可能增大个体对手机的依赖倾向.邱慧燕[6](2014)研究了中学生的使用手机情况并发现,中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表现在手机的使用时间及每天的开机时间,孤独感较高的学生对手机依赖性更突出.孙江伟等[7](2014)以复旦大学的学生为例,研究了大学生的使用手机行为得出,手机依赖群体出现孤独感的可能性要高于非依赖性群体.张岩[8](2015)认为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的适应性和手机依赖性关系之间,作为中介变量的孤独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关于人格及使用手机偏好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3.1 人格理论的相关研究

学者们在关于“人格”的研究中,提出了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为人格类型论,认为每个个体只归属于一种人格类型;另一类为人格特质论,认为个体有共同特质,区别仅在于共同特质所表现出的不同程度.

研究者们还通过提炼词汇来描述人格特质,并对这些词汇进行汇集、筛选,以此来研究人格维度.考斯塔(P. T. Costa)等人(1989)研究了人格五因素模型,用高度概括的五种特质来描绘人格,这五种特质基本涵盖了人格各方面,称为大五人格因素模型.该模型的五因素是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英文五因素的各自第一个英文字母构成“OCEAN”即海洋,寓意人格如海洋.

邹泓(2003)修订了周晖的大五人格的问卷,因其研究对象为中学生,为体现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称为“小五人格”.

2.3.2 关于人格及个体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集中在个体对手机在时间方面的过度使用和使用手机成瘾等方面.黄乔蓉等(2014)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大学生的手机上网依赖行为,认为自我控制力较差、内向及孤僻的学生更倾向手机的上网依赖,并得出上网依赖这一群体广泛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王欢等(2014)通过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社交焦虑与人格特征调查,得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等问题使其产生对手机的依赖.姜永志等[9](2016)调查得出,神经质人格的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过度的使用手机.王相英(2012)研究了大学生的使用手机成瘾行为、人格与孤独感的关系,得出神经质的人格及其孤独感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手机成瘾行为.

关于人格、个体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侧重于对不同人格的大学生手机的过度使用和使用手机的成瘾行为.在过度使用手机及使用手机成瘾方面,研究者达成了共识,均认为个体神经质的人格更倾向于过度使用手机,并且比较容易出现使用手机依赖.关于使用手机的行为的偏好的研究多侧重于使用手机时间及使用手机的频率方面,对手机不同功能使用的依赖的研究则涉及比较少.

3 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相关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大学生及特殊人群(如,农民工等),较少涉及高中生群体,而高中生群体已逐渐成为主要网络群体之一,且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大以及就读学校等环境因素都可能会引起该阶段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值得研究者高度重视.在个体使用手机的状况与具体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研究者多侧重于关注对整体的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涉及孤独感的情感体验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者认为孤独感与使用手机偏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在使用手机偏好能减轻或加重个体的孤独感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

猜你喜欢

研究者人格个体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