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现实的个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2019-02-20舒雅婷

关键词:受教育者现实政治

舒雅婷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现实的个人”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论述的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和前提,这一思想在此著作中得到了具体和成熟的阐发。与费尔巴哈在纯精神领域所理解的“抽象的个人”不同,从“类本质的人”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看成是现实的、历史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历史过程中人的全部物质、精神生产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研究人、教育人和发展人的学科,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思想政治素养、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站在正确的立场理解人、认识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基础、价值追求以及价值实现路径,对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概念的基本规定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1]67与黑格尔“无人身的自我意识”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个人”不同,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个人是现实的、历史的个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实际存在和从事物质实践活动的人,将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放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考察,并以此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

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关于人本质的论证仅限于纯粹的精神领域,抽象地理解人与人的本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一般人的思想,他指出费尔巴哈“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对人的理解限于在“抽象的人”范畴内。”[1]78也就是说,“一般人”只是费尔巴哈还停留于理论生活即类生活中的“人”,这种抽象的虚幻的人来源于人头脑中主观设定和想象。马克思还指出,费尔巴哈之所以会直观地抽象出人的类本质,是因为他未能立足于物质实践,把感性世界理解为在这一世界中生存的个人现实的感性活动,这样他就难以看到“现实的个人”在人类社会中的历史生成过程,而仅仅只把人单纯的当成感性的对象,并且是脱离了其他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孤立存在的感性对象。由此,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依旧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用非历史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人的本质,未能完成对人的本质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 “无人身的自我意识”和费尔巴哈“自然的人”,同时也继承了黑格尔的辨证法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原则,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原则,承认“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放弃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理想状态的“类本质的人”的概念,将目光转向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与动物一样,人的真实性首先体现在他通过肉体呈现出来的生命性,有生命的个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受肉体组织所制约的有生命的个人,依赖自然提供的最原始的物质条件而生存,当自然不能满足人进一步发展需求时,其必须区别于动物的自然本能,有意识地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并开始从事感性活动,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生产出自然界不能直接满足人生存发展需求的物质生活资料,这种现实的物质条件和感性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个人生存和发展得以延续与发展的基础,人的真实性也是“现实的个人”通过个体生命、物质生活条件和能动的感性活动予以确认的。马克思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514在考察了“现实的个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基础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之后,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现实的个人”是在与自然、他人和所处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活动中生成的,社会关系塑造着人的本质,也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已经不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5]525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现实的个人”能动地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获得自我存在的意义,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历史过程中,实现着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价值基础:“现实的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事关思想政治教育可及性与必要性,是不容回避和亟待梳理的问题。

1.“现实的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逻辑起点

“从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是马克思在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面对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论证起点。马克思认为,要引领和推动无产阶级革命,使他们意识到自身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异化劳动中,首先就是要开创和发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对无产阶级进行先进理论的灌输和指导,让他们清楚了解到无产阶级就是历史的主体,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改变现有的悲惨处境。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现存的社会制度与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消除资本主义剥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解放全人类。想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我们首先要考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先进性和彻底性,只有彻底的、先进的理论通过彻底的教育实践才能掌握群众。通过考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可以归纳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使命就是揭露与批判以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为代表的旧的社会意识形态——“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同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潮做最顽强坚决的斗争。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完成对“天国的批判”,其中包括对“宗教的批判”和“神学的批判”,揭穿和批判“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神圣形象”批判就是对以宗教为代表的王权宗族意识形态以及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学的批判,这是马克思所说的“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2]3,要完成对“尘世的批判”,就要“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2]4。“非神圣形象”批判就是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抽象人道主义与理性形而上学的批判,揭露人在理性主义与资本共同建构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所遭受的自我异化和抽象奴役[3]。所以,要实现无产阶级最初的历史使命,首先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启示无产阶级掌握先进理论,意识到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历史地位,通过革命实践等手段将广大无产阶级从被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从“神圣的形象”和“非神圣的形象”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自身不再是资产阶级的附属品与被异化的抽象存在物,而是现实存在的创造历史的主体。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这一实践的始终,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不断得以创新与发展,并用新的理论去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实践与社会建设。

2.“现实的个人”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逻辑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无产阶级掌握先进理论用以清除错误社会思潮、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方法。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和发展以此为基础,既继承了其理论基础和历史使命,也根据现实的社会历史状况进行了发展与扩充。如今,抽离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普遍内涵,可将思想政治教育概括为: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树立人的正确思想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4]33,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教育实践的方式,感化、说服被教育者,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科学的视角和方法看待现实生活的矛盾,正确处理主客观之间的矛盾,解决现实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人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主客体都不能忽视个人思想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思想现状,也绝不能超越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所处的社会关系。所以,这个“人”不是虚幻的、抽象的,而必须并只能是“现实的个人”,具有实践性、社会性的具体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双向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具有现实的个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双方共同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其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双向的有效互动与反馈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也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各自价值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仅仅将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5],把受教育者当作被动的客体,易使受教育者又陷入“抽象的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误区。认识到这一缺陷后,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则理应以“现实的个人”作为逻辑起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实践主体的身份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各取所需、共同发展,将思想政治的功能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三、价值追求:“现实的个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契合

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525。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服务和造就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现实需要和致力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社会的向前进步是其最高的价值追求,“现实的个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内涵和外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契合。

1.立足人的现实需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个人”不同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异化的、抽象的人,服务与服从于那虚无缥缈神圣的上帝和寻求无限增殖的资本,将人的劳动当成追求无限利润的手段。“现实的个人”之所以是现实的、具体的,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性和物质性,即它关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是怎样动态生成的,以及人的感性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还在于每个“现实的个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真实的存在,并且有能力和权利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在具体的实践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和实现个体的价值,最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这时,劳动不再是强制劳动,也不再是对人工具性的禁锢,每个人劳动的目的是为了生产更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每一个“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就是在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中逐渐脱离动物性,在从事感性活动中不断获得人的本质的过程,更是在不断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其现实价值在于立足于人的需要,主要通过对现实的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现实的个人所必须具备的生存发展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素质,健全其人格品质等,帮助其在现实社会中实现自身完善,获得价值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培养人、发展人、实现人,使人真正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获得自己,使“现实的个人”能够随着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知识能力的提升、实践水平的进步,不断地实现发展,走向未来,走向自由。[7]“现实的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谋而合,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的个人”为起点,最终也以“现实的个人“为归宿。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除了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文化,更重要的是使其现实化,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使观念性、精神性的理念回归现实生活,服务现实生活,转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物质力量,在物质实践中生产出全面发展的人。

2.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每个“现实的个人”都是在现实社会环境中进行感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创造出物质与精神产品,形成相应的社会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理论以及价值观念。“现实的个人”具有能动性,它既是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同时也在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物质实践来改造社会,推动社会朝着更高级的形态迈进。

在社会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动,把教育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其基本手段,其价值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相一致的人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社会之中的个人学习社会指导思想、政治理论、核心价值观念,提高了知识和能力素质、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力素质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8],因此,“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相契合。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我国,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纷繁复杂的信息爆炸式增长,这些思潮通过网络全方位渗透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实践,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着更多的挑战,承担着更加艰巨的社会任务。因此,在新时期要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和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则更加需要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人、教育人,用高尚的精神文化去塑造人。同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清除错误思想对人影响,增强社会成员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巩固社会思想基础,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3月18日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表明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

四、“现实的个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启示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和构建正确的主客体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客体统一,构建正确的主客体关系

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相分离或相对立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易陷入的误区之一,在这种关系里,教育者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教育对象被置于绝对客体地位,受主体支配,两者关系被认为是固定的、静止不变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互相依存、相互转换的动态关系未被充分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表现为教育者未把受教育者当成现实的主体来对待,为了完成教育任务,仅在有限时间内对受教育者进行严格的管控和生硬的施教,对其心理、思想、生活等实际情况漠不关心。由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缺少沟通交流,教育者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需求及其关心的热点问题,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脱离实际,对所有问题易采取一刀切的解决方式,无重点和主次。在教育方式方面,教育者采取枯燥单一的说教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单向的理论灌输,“满堂灌”的说教方式不仅忽视了受教育者主观的情感体验,还使受教育者易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产生抵触的情绪,无法对其内容产生真正的认同,这样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未能发挥其实际的价值功能。

要解决这些问题,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转变思想,坚持主客体统一。受教客体是具体的、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有不同的生长环境与社会关系,他们在所进行的物质实践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性格、思想观念,他们并不是抽象的人,也不会一直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而是可以实现转化,成为主体。所以,要构建正确的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引导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教育者要意识到自身既是教育者,也是服务者。一方面,要在工作中注重和受教者谈心和交流,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了解实际情况,掌握思想动态,既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也要关心他们身心健康,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切入,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要通过严谨周密的实际调研考察,使目标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具有可实施性和可实现性;教育内容要避免“纯粹理论” “绝对真理”的灌输,增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受教育者感兴趣的教育内容,克服单纯政治化、功利化倾向;采取更加生动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灌输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以人为本,注重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和体验,认真接受受教育者的反馈,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持久性,拓深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肩负起“双重职责”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研究取向:其一是“社会取向”研究,其二是“个人取向”研究。“社会取向”研究坚持从社会需要出发,着眼于一定阶级、政党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取向”研究坚持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着眼于个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存在与发展需要的满足[10]。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取向”的研究先于“个人取向”研究,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到21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自主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重视人的现实需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人取向”的研究呼之欲出,迅速得到学界的关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两种研究取向都有优缺点,各自的观点具有争议性,在研究和实践中,有将两者对立的倾向。

“现实的个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社会的良序发展也可为个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人在社会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发展自己同时也不断推动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并不是绝对独立和对立的,应该辩证的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要克服将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对立和分离的错误倾向,也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取向”研究与“个人取向”两种范式并不冲突,可以取长补短,有机结合。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是“现实的个人”,他们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这些“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与知识能力素养,使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相符合,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避免将教育对象视作可以脱离社会而绝对独立存在的抽象物,需要立足于“现实的个人”,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需要走一条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研究路径,在促进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知识能力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提升同时,也要努力推动受教育者将个人生存发展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相符合,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使得全体社会成员有神圣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双重职责”,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有效地实现。

五、结 语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现象,反映了人类为追求个体的发展与价值所做的实践与反思,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实践活动中,促进着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共同发展。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受教育主动接受一切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知识、道德品质以及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物质生活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做到明辨是非,知行合一,实现每个个体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现实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漫画:现实背后(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