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向五进互动”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学校、教师、学生互为“主—客体”的视角为例
2019-02-20王个松
王个松
(惠州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一、新语境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现状与“质性”研究理念
(一)新语境下的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兴起、科技浪潮的推进以及互联网运用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社会、时代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与模式。这些“新思维”与“新模式”体系还保持着不断发展的特点,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不断地更新、升级。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和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切程度。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哲学、课程内容设置、音乐教法改革以及评价标准设计等都面临着系统性的改革,高校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前语境下,如何提高高校音乐毕业学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提高其在音乐文化产业中的创新意识与经营能力,以及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软实力”、提升教师们的“适应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需要借鉴我国近代教育历史的视角和经验,对音乐教育各领域中的主要观念进行梳理,有助于透视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和潜力发掘的办法与路径。在分析高校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的基础上,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造精神等能力为导向,同时,在高校中推进互为“主—客体”的教育、教学,创新观念、创新路径,为师生、学校、社会的互动提供有效平台,这样才能既体现出当代的视角特点,也能够结合当前高校中的音乐教育领域所出现的新理念、新思维等,探索具体实施路径与模式。
高校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两个层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新时代语境下,高校较早的明确其办学宗旨、教育定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具有科学意识、人文精神、开阔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而言,更具有深远的影响。第二个层面是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方法体系的进一步创新与探索。“高质量的艺术教育,能促进情感的发展,能提高学生的内在满意度、身心健康、独立思考能力和其他能够创造令人愉悦和满意的学习氛围的感受”[2]。一方面,学校定位明确后,可以为建设特色鲜明、教师稳定、教育宗旨清晰、教学方法便捷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定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高校、师生在新语境下的舞台实践、工作创意、教学互动等过程中,充当了角色定位的作用。他们普遍都需要进行情景教学、语境教学、创意教学、知行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以便能够彻底打破传统高校教学环节分裂、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资源缺乏、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创新能力不强、毕业生就业不充分、社会上缺乏富有创意性、有运营能力的音乐毕业生等等诸多情况。除了在传统工作、就业领域中能够让毕业大学生在舞台上“张的开嘴”,也能确保其在实践中“迈的开腿”,还可以很好地适应各地的音乐文化产业、艺术创意园区、以及跨领域文旅工作需要等等。
(二)“质性研究”的现代理念
新时代语境下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内部的音乐教育改革是紧密相关的,因此,针对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更多地体现出将“质性研究”的理念、方法引进高校音乐教育领域的趋势特点。所谓“质性研究”是采用多种不同的深描手段,对所要研究的高校音乐教育、音乐教学现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元素进行归纳,在研究这些信息及其关联性的基础上,“实现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收集、数据分析、资料归纳、理论建构以及实践反思等,从而构成一个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微观系统’[3]”,最终形成“观察—实践—分析-理论”特征的高校音乐教育研究范式。
这种“质性研究”不仅有助于在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中进行探索,还有助于对既有的创意、创新实践,对于音乐教育理论与人才培养理论的改革与创新性尝试。一方面,高校音乐教育的“质性研究”在新语境下不断凸显音乐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以及人才培养的可量化、评价标准的具体化特征,另一方面,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音乐教学等领域也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尤其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或模仿真实性的教学情境与情感活动等。与此同时,我国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与发展,也有待于高校教育的推进,“学校教育作为当代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更是当代各民族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承领域[4]”。因此,学校、师生无论是在音乐课堂、舞台,还是在校外音乐活动,课外平台的学习中,都需要产生“共鸣”。“共鸣”一词的使用凸显了在音乐感知过程中的个体性和主动性[5]2。因此,高校中的新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既需要立足于多样性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情景,也需要通过研究者亲身体验教学实践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过程,以便能够从主体视野与客体视野两个维度进行“质性研究”的“跨学科”效果,从而深度揭示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内涵,探索不同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育策略、教学改革思维等环节在高校中运用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拓展我国高校中的音乐教育学科视野和研究空间提供经验、参考。
二、高校互为“主—客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互为“主-客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其一,高校中的新型、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包含了“学校主体”与“师生客体”的互换视角关系。一方面,学校对于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从“主体”角度审视教师、学生的能力发展、保障需求、平台搭建、关系确立等信息。同时,结合当前音乐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较为科学的最新教育、教学理念精髓,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具体实际出发,在“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音乐教育”方向上,进行不断的“本土性”创新与思考;另一方面,师生也需要从“主体”视角审视学校所提出的“形而上”的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音乐哲学”问题,处理好“音乐教育观念”的“元问题”,以及“实施策略”的立足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音乐教法、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实践问题。
其二,需要从“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的教学层面进行互为关系的探索。这一层面的互为“主—客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地涉及音乐教法、音乐教学评价、师生的教学实践与表演、创意实践方式等问题,也是互为“主—客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还是高校音乐教育问题的先导与前提。通过对高校音乐教育中师生的“观念”进行视角、角色互换的考察,探索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及其延伸的一系列相关创意、实践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同时也是对当地艺术资源、民间文化、生活习俗进行深度了解的过程,更是“质性研究”的内涵所在。因此,“质性研究”“主要强调对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察,形成具有开放性、客观性和批判性的研究视角”[3]。
其三,是“学校主体”与“学生客体”的互为关系。在“主—客体”的互为关系人才培养模式中,既需要结合当前备受关注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念进行具体的探索,也需要结合高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具体情况。一方面,传统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具有经验性意义,另一方面也需要突破时代局限,充分考虑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观念转变特点。这也是我国音乐教育领域长期以来的热点话题的一种综合性方式呈现。20世纪以来,互为“主—客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涉及高校中的音乐教育课程内容设置问题,还涉及高校学生的创意、实践等具体问题。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在价值观念上体现为三大方面的转变:从关注教学的“客体”转变到关注教学“主体”、从围绕音乐教育中的“技能”传授转变到注重对学生进行“素养”提升、从教学内容、方法等借鉴“西方”体系转变为探索构建“本土”的音乐教育体系。上述三个关系都是以“学生”“教师”互为“主—客体”的关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学校、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变化特点。尤其是在新时代语境下到底围绕着“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和探索。无论是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科本位”还是“学生本位”的争鸣,教学中是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进行“审美素养”的启发,对学生的进行“开发范式”的教学,还是进行“理解范式”的教学等等,都体现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焦点问题,这些都是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常见的问题。
(二)互为“主-客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特点
在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运用互为“主-客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方面的路径特点:
首先,互为“主—客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既要体现出高效、实效、时效的“学校主体”特征,也要呈现出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法体系呈现的“客体性”特点。这种模式并非是让高校成为“技术学校”,也非是对学生进行“实用主义”的目标培养,而是针对传统高校人才教育、音乐教学中所存在的“过分设计”“过分综合”的问题进行“过往矫正”,尤其是针对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偏移”问题再次进行互为“主—客体”的探索。在教师、学校的音乐教法中,互为“主—客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虽不具有“新”观念的特点,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互动性、交流性、换位性特点。较之传统的音乐教法而言,具有较强的角色转变视角特征:互为“主体”“客体”更容易获得开阔的视角,能够从教学、教育的主导方、接受方等方面体现出现实需要与客观规律,彻底改变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被动接受的方式,能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产生很多的灵感、创意与新思路,有助于学生思想、实践能力的提升。
其次,高校在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中所遵从的互为“主—客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于高校的音乐教育评价标准和教师能力中,因此,也需要进行观念的更新、思路的开拓以及课程标准的改革。在传统的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标准中,“课程主导”反映了学校、教师的价值观念,“学生主体”则体现出了学生的被动接受地位,两种不同的定位折射出音乐教育评价标准中的单向路径特点。但在互为“主—客体”的评价体系中,二者被赋予了新的理解和价值。具体而言,就是在高校教师所进行的音乐教学与演出、创作、活动等具体实践中,需要解决观念滞后、不敢尝试等常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的制定,都需要紧紧围绕互为“主—客体”的导向进行逐个环节的展开,打破高校既有模式的“学校设计”“教师主导”“学生接受”的传统框架,让三方的主体、客体作用都得以发挥,从而推动高校音乐教育评价观念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针对“素质教育”理念所开展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和实践结果,都对当前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再次,在学校、教师、学生彼此互为“主—客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那些“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发展能力[5]1”,为音乐教育所带来的指向性的变革力量,需要紧扣“学生”与社会发展趋势同向。学校中,学生是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资源配备、推送的“主体”,学校是平台资源与教学目标保障的“主体”等等,都是将新型的、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建立在对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和对社会具体“需求”、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的。尤其关注学生对特殊社会语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从历史文化、人类发展与社会发展等视角进行综合性考察。学生作为多种要素、视角的“主体”,对当前的文化发展、未来的文化产业之路、高校创意平台的发展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新型、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对教学理论,还是活动实践、创意探索、综合运营等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一方面可以给予社会需求提供具有新观念、综合能力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高校音乐教朝着多层面、多维度方向纵深发展,彻底打破传统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
三、“双向五进互动”:基于“互为主—客体”理念上的培养范式
(一)“双向五进互动”的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是:逐渐从过去几十年相对传统、闭塞的“校内”培养模式过渡到多元的、校内外联合培养的开放性模式。双向是指“教”与“学”的有机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通过“五进工程”,走进社区、走进部队、走进企业、走进乡镇、走进学校,打造实践育人平台,积极服务社会,把课堂向社会延伸,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五进计划”,教师走进专业院校、走进专业团体、走进文化单位、走进教育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强化了教师拓展实践的能力。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将“五好资源”即名师、名家、优秀团队、优秀企业家、优秀校友“请进来”,邀请了著名的艺术家彭康亮、徐沛东、盛中国、卞祖善、何占豪、杨岩等进入课堂,通过理论教学、表演示范、指导排练、协同演出,与师生互动,把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作为教育使命。
第一,在互为“主—客体”的培养模式中,不仅音乐课程的设置观念需要转变为以社会各大平台、事业单位、合作基地等作为培育内容,还在具体项目创意、实践方面强调“依托交响乐团,培养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等等为基础,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定位与培养路径、校政企等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专业音乐教学与实践单位内容实践的良好对接、“双师”(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聘请教师)、“双能”(专业技能、实践效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创新要求。在学校“主体”与师生“客体”的互为关系中,一方面学校需要对教学宗旨、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路径、方式等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构建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双向五进互动”实践育人体系,还需要在该实践育人体系对地方本科院校音乐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主体”对“学校客体”的反馈、建设性作用,影响其优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等观念的完善。同时促进学校搭建起长期稳定的艺术实践和教育实践平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大大拓展学生的音乐创意能力、运营能力、策划能力等,大大提升这些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与事业创造力;同时,教师、学生作为“主体”,也可以更好的通过多年实践,推动学校对社会、社区、市民、区域文化等艺术氛围、文化素质的提升,从而很好的促进和谐文化、生活的建设。此外,在课程设置、内容渗透以及审美取向等方面,学校可以反之发挥其在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各地域的民间艺术、音乐文化,尤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构建“双向五进互动”实践育人体系,还需要关注对学生、师生“情感”“审美”观念的互动培养,发挥师生层面互为“主—客体”的作用。通过师生“走出去”,通过“五进工程”(进学校、社区、部队、企业、乡镇)打造实践育人平台,积极服务社会,把高校的音乐课堂向社会延伸,不仅有助于学生常年接触各类艺术实践,提高创意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以通过“五进计划”(名院校、名团体、优秀文化单位、优秀教育单位、优秀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引入,让学生与这些优秀的教师们建立起较好的情感纽带。这种基于体验性、情感性与交互性特点的互为“主—客体”模式,既是对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关系的一种维护,也是对不同角色之间所承载的“元素—整体”教学论和音乐人类学影响下的教法“新范式”的有效融合性探索。这种“互为主—客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当前高校音乐教育领域中刚刚兴起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法新观念,也是一种师生间角色、视角互换的教学过程新理念。
此外,高校进行音乐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创新中,还需要发挥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作用: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教师引导、启发下的学生之间互动、学生在课外活动、课外实践或合作平台中互动的方式,探索“学、听、练、演、赛”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演、排、研、创”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从而最终形成“教与学”精彩互动、角色互换、思维互换的人才培养过程,全面提升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三,在学校为“客体”、学生为“主体”的互为关系中,需要学校这个“客体”通过多种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方式,同时激励教师深入的开发学生在表演方面的潜力、作用,从而增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直接交流与协同能力。在这方面,很多高校都进行了传统、制度性的设计。比如惠州学院以每年艺术大讲堂、教学汇报演出和毕业汇报演出、暑期“文艺下基层”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音乐专业技能大赛和师范技能大赛等为主线的系列专题活动,既展示了“学、听、练、演、赛”科学的学习方法成果,激励了师生之间的学习、实践热情,也有助于学校探索确立了“双向五进互动”的实践育人理论体系,从而在全面“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实施“五好资源”进课堂和师生“五进工程”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经验与模式特点,从而使各实践教学环节在密切相关、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成为实用性较强、运用较广的人才培养范式。
再如,惠州学院音乐学院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需求制定了每个学期都安排四周的艺术实践课程制度,这一过程以观摩、训练、培养学生的独唱、独奏、合奏、合唱、舞蹈表演及组织小型音乐会的能力为主;然后在课外组织了多种以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队、重唱组、重奏组等九大团体为具体模式的活动制度,进行长期、系统性的训练与舞台实践。此外,惠州学院还承担“主体”角色,每年举办音乐专业技能及师范技能大赛,突出教学示范作用,重视师范技能、技巧训练和社会实践,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运营思维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研究能力,从而促进高校音乐毕业生素养的综合提升。
(二)“双向五进互动”的育人体系创新探索
第一,“双向五进互动”的育人体系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互为“主—客体”的实践方案。在这里学校、教师与学生通过轮流做“主体”“客体”的方式,不仅重构学校内部的课程体系和校外合作平台、基地、实践单位的教学内容,还分别为这些增加了实践学分,从而作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在这些重构的校内课程体系和校外实践教学内容中,不仅将传统的声乐、器乐、舞蹈实训团加入进去,还将校外开展的第二课堂、实践基地活动等也都设计了与系列对等的分值,组建了各自领域中的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同时,还积极与校外师范技能实训团、实训基地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实现学校教学与用人单位培养目标的无缝对接。
第二,惠州学院音乐学院通过学校“双向五进互动”的育人体系这一平台,在互为“主—客体”的关系过程中充当了很好的媒介、窗口作用。一方面,学校大力引进各类专家、高级人才,在整合社会高水准的“五好资源”进课堂基础上,还与国内著名音乐家群建立起了定期交流、指导和讲学。近些年所聘请的英国学者克瑞斯、香港钢琴演奏家伍盛中博士等人作为专任教师融入大学课堂与师生互动的实例,也说明学校在促进、保障教学、示范、排练、演出方面,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方面,是具有无可争议的“主体”核心作用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运用“教、演、排、研、创”的教学模式,完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还倡导“名师出高徒”,教师通过“双向五进”互动所引入的外部人才学习、弥补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足之处,也与请进来的社会“五好资源”进行积极互动,了解校外实践的具体情况。此外,还与邀请到学校做客座教授的著名艺术家们一起深入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深入的理论教学、表演示范、指导排练、协同演出、师生互动作为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渠道。教师内部也在积极进行提升,通过走出去(五进计划)、访学交流和挂职等方式,不断拓展各自的实践、锻炼领域,开拓教师的视野。
第三,在“双向五进互动”的育人体系中,既需要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论、技艺水平,也需要强化学生的课外、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意能力,从而在学校“主体”与学生“客体”间建立起对应的角色特点。通过学校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将“五好资源”“请进来”(名师、名家、名团队、优秀企业家、优秀校友)进课堂(邀请了等),学校为教师、学生分别搭建了两歌平台、提高了教师、学生的能力。此外,学校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确保师生共同成长的艺术实践平台和教育实践平台的日常使用,从而确保了各类音乐人才的实践活动。学校这种集聚优质社会资源、广开广阔的实践舞台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大大提升了教师进行多种实践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