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用心一也”之“用”的训释

2019-02-20郭浩瑜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荀子连词介词

郭浩瑜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荀子·劝学篇》中有这样一句话:“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句话的下文有个类似的表述:“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事例与之相对,两句中的“用”用法相同,所以笔者把两句放在一起讨论。

实际上关于“用心”的解释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一番争论,时隔多年,仍然有中学教材和中学教师持不同的观点,可见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令双方都信服的结论。各家注释和论文也还比较简洁,多数从《劝学》的论证逻辑去展开讨论,很少有人从《荀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去进行分析。因此,笔者认为还有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的必要。

一、以往研究

目前有关“用心一也”“用心躁也”之“用”的释义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

其一,“用”是动词,“使用”的意思,这种观点最为常见。

其二,“用”是连词或介词,“因为”的意思,持这个观点的也不少。介词后面一般带名词,但实际上汉语的介词也可以带复杂的谓词性结构构成介宾结构,故而文章把主张介词和连词“因为”的说法放在一起讨论。

其三,模棱两可派,不作注释,翻译的时候摇摆不定。大约也拿不定主意。

(一)第一种观点:“用”是“使用”义

传统的注书一般都把“用心”看成一个结构,和今之“用心”类似,除了凝固程度有差别,意义上差别不大。即理解为“使用心力”的意思,这里的“用”是动词,“使用”义。

如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注出“用心一也”为“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1]403。可见王力认为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但不是通过“用”表示出来的,而是通过结构关系意合而成,故而将“的缘故”加上括号。熊公哲注译《荀子今注今译》[2]7、蒋南华等的《荀子全译》[3]7、高长山所译《荀子》[4]9、张觉译注《荀子》[5]5等皆未对“用心”进行注释,仅在译文中作出了类似的解释。比如熊公哲译为“便是用心专一之故”“便因心情躁暴之故”,蒋南华译为“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这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高长山的翻译是“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的结果”“这是因为它用心急躁不专心的结果”,张觉译为“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这些译文皆和王力的理解相似,都明确有“用心”二字。

这几家译文,前面两家没有翻译出“因为”,而是用“之故”“的缘故”来表示,这样“用”就不易被认为是“因为”的意思;后几家则用了“因为”,但译文中还是有“用心”二字,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注者的立场。

此外,如清代王先谦的《荀子集解》[6]10、民国梁启雄的《荀子简释》[7]5皆未对“用心”作注,大约认为这个结构不会产生误解,不必注出。两位注者皆离荀子时代甚远,“用”的常用义就是动词“使用”,或较虚的介词用法,表“凭借”义。而注者如果不加以解释的话,应该是默认“用”在这里是“使用”的意思,不需辨正。

现代学者在刊物上所发表的论文,也有不少支持这种观点的。如沈继常[8]53、王丽[9]143、张磊[10]55-56等。另外,广西师院中文系《荀子》译注小组也是不出注,只在译文中翻译为“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这是用心急躁不专一的缘故”[11]45。方有国认为“用心”应该是“使用心力”的意思,充当主语,“一”作谓语。他认为这样的理解符合“用心”在古汉语里的普遍意义和用法。文章调查了先秦两汉典籍中“用心”的例子,包括:《孟子》1例,《文子》3例,《列子》2例,《庄子》6例,《荀子》2例,《吕氏春秋》2例,《鹖冠子》1例,《淮南子》2例,《说苑》3例,《盐铁论》3例,《汉书》5例等等。在这些用例里,“用心”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等,可以和“所”构成“所V”结构,可以与“用耳”“用目”“用力”或“动手”并举。作者认为这些用例里的“用”都是“使用”的意思,“用心”都是动宾短语。[12]50

(二)第二种观点:“用”为“因为”义

这种观点认为“用”是“因为”的意思,则“用心一”的结构是“用/心一”,表示“因为心思专一”的意思。

这种说法很早就有人提出了,比如钱坤[13]57-59。赵泽福认为把“用心”直接翻译为“用心”是以今律古。其理由是:1.“用心一也”用“专一”去描述“集中注意力”,“虽显重复但还能勉强说得过去”,“用心躁也”用“浮躁”去描述“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是“牴牾不通”的;2.两句皆为因果关系的复句,“在注释和翻译上靠补加成分‘……的缘故’来体现这种因果关系,读来不够简洁顺畅,也又悖于翻译文言文的重要原则——信”;3.“用”有“因”的含义和用法,且亦有例证[14]20-21。然而,文章把“用心”理解为“集中注意力”恐怕并不符合这个词语在先秦的意义特点,方有国的文章可以有效反驳这一点。

有人主张“用”是“由”的意思。例如王兴才认为“用”在这里训“由”,是“因为”的意思。其证据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用,词之‘由’也……‘由’可训为‘用’,‘用’亦可训为‘由’,一声之转也”[15]47。

语文教材方面,例如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所编著的《语文必修4》之教师教学用书就把“用心一也”“用心躁也”的“用心”视为“两个词”,“用”为“介词,因为”,“心”为“心,心思”,与“用心”的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不同[16]157。

(三)模棱两可的观点

有些现代注家在解释的时候不明确注出“用心一”中每个词语的含义,在译文中左右摇摆。比如时声翻译上一句为“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下一句则又译为“因为它浮躁不专一”[17]83;教育研究室的译注也未出注,译文为“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这是由于它浮躁而不专一的缘故啊”[18]57;安继民注译《荀子》的译文作“是因为它用心专一”“是因为它心浮气躁”[19]17。这些译文都是第一句有“用心”,第二句没有,对“用心”的翻译并不统一。因为没有出注,所以也就不知道译作者是把“用”解释为“因为”还是“使用”了。

二、“用心”意义再解

笔者认为“用心”之“用”是“使用”的意思,不能解释为“因为”。这是通过调查上古文献的语言特点所得出的结论。

(一)“用心一也”表原因是意合的结果

文章认为,“用心一也”“用心躁也”表原因是意合而成的。这个句子因为是对“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原因的解说,故而可以翻译出“(这是因为它)使用心力比较专一”这样的意思。“也”在这里表示原因判断,它所表示的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分句之间结构关系所带来的,不是运用词汇手段来体现的。这在上古汉语里十分常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三单元“古汉语通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判断句有一种最常见的活用法,就是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原因。”他所举的例子如:

(1)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

(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1]248-249

可以看到,划线部分的表现形式和《劝学》中的两句是一样的,都是用一种类似判断句的形式对原因进行说明。解说原因的结构可以是名词性结构如“冯谖之计”“管仲之力”,也可以是谓词性结构如“割”“折”之类。

(二)“用心一”与“心一”在先秦的语言环境里,意思并不相同

王丽认为“用”不是连词,因为“‘心’毫无疑问是一个名词,‘心一’也不是一个谓语结构,可见,‘用心一也’‘用心躁也’中的‘用’应该不是连词” 。这个理由其实并不成立。因为上古汉语里“心一”可以构成一个主谓结构,如果是这样,则前面可以出现连词或介词来与上一个结构衔接。因此这不构成判断“用”是否为连词的标准。

故而必须搞清楚,上古汉语里的“心一”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心思专一”,从而不影响《荀子·劝学》的逻辑表达。因为上古汉语“用”确实有“因”的意义,王力《古汉语字典》也有“用”表示“因为”的义项:“介词,表原因。《诗·小雅·小旻》:‘谋夫孔多,是用不集’”[20]738。而“心一”这种结构在上古汉语里也确实存在着。

因为这里的“一”是陈述性的,根据先秦汉语的特点,“心一”和“一心”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文章把这两种结构放在一起来调查。这好比“飞鸟”和“鸟飞”,虽然结构不同、语义有所侧重,但不影响对这个结构里的构成要素的意义理解;“飞”还是动词,“鸟”依然是名词,它们在两个词语中的意义也一样。

《荀子·劝学》中“用心一”的“一”当是“专一”的意思无疑。因为这里的“一”和下文的“躁”相对,又和“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於一也”相呼应。那么先秦“心一”的“一”是不是这样的用法呢?

文章调查了先秦乃至汉代的部分典籍,包括《尚书》《周易》《诗经》《逸周书》《论语》《老子》《孟子》《左传》《国语》《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墨子》《楚辞》《公孙龙子》《管子》《鬼谷子》《商君书》《文子》《孙子兵法》《荀子》《晏子春秋》等,发现只有极少数的例子中的“心一”或“一心”之“一”是“专一”的意思,如下:

(1)夫民必知务,然后心一,心一然后意专,心一而意专,然后功足观也。故曰:力不可不务也。《管子·五辅》

(2)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专意一心,守职而不劳下之事也。《管子·君臣》

这种例子只出现在《管子》里;而且这种理解是有条件的,即上下文出现“意专”“专意”这样的表述与之对举。

其他情况下的“一心”则都表示“同心”“齐心”等含义,“心一”表示“心同”“心齐”“心思一致”等含义。这种结构的主语一般是集体名词,故而与某一个体“专一心思”或“心思专一”的含义不同,它们强调各种人的心思的统一或齐整。例如:

(1)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其心一也。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荀子·大略》

(2)高子问晏子曰:“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三君之心一耶?夫子之心三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事君,婴闻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心也。……”《晏子春秋·高子问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对以一心》

(3)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民有为其亲杀其杀而民不非也。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竞,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谁,则人始有夭矣。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其作始有伦,而今乎妇女。《庄子·天运》

文章所找到的几个“心一”的例子,“心”的所有者都是集体名词,而且强调的都是大家的心思统一、相同。上例(3)是一个兼语结构,“一”在这里作“民心”的谓语,和前面“一”的用法一致。还有一个似是而非的例子:

夫禀道与物通者,无以相非,故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一也。《文子·自然》

此处划线部分的主语是“其得民心”,“一”充当谓语,虽然不是“心”所组成的名词结构作主语,“一”的用法也一样,强调三皇五帝得民心的方式其实是一样的。这是“一”用作谓语时很常见的一种用法。

文章也调查了“一心”的情况,例子更多。“一”的意义相仿,或表示“同样”,或表示“使……同一”,一般不表示“专一”的意思。在上面的文献里找到了20多句,分别出现在《尚书》《逸周书》《吕氏春秋》《墨子》《管子》《国语》《晏子春秋》《文子》《荀子》中。有些例句里同时出现好几个“一心”,有的在下文里明确解说此“一心”为“同心”的意思。如:

(1)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尚书·盘庚》

(2)周公曰:“言斯允格,谁从己出,出而不允,乃灾;往而不往,乃弱。士卒咸若周一心。”《逸周书·酆谋解》

(3)死生荣辱之道一,则三军之士可使一心矣。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三军一心,则令可使无敌矣。《吕氏春秋·仲秋纪·论威》

(4)是以三主之君,一心戳力辟门除道,奉甲兴士,韩魏自外,赵氏自内,击智伯大败之。《墨子·非攻》

(5)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泰誓》曰:“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纣以亿万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管子·法禁》

(6)若此,则远近一心;远近一心,则众寡同力;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非以并兼攘夺也,以为天下政治也,此正天下之道也。《管子·重令》

(7)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曰:“世相起也。”《国语·晋语四》

(8)茍可以安君利国,美恶一心也。《国语·晋语八》

(9)诸用事之人,一心同辞以语其美,则主言恶者必不信矣,此谓事劫。(《韩非子·三守》)

(10)故至德言同赂,事同福,上下一心,无歧道旁见者,退章于邪,开道之于善,而民向方矣。(《文子·符言》)

其中《荀子》中也出现了3个例子,全是“同心”的意思:

(1)如是,则近者竞亲,远方致愿,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荀子·富国》

(2)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荀子·议兵》

(3)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是以百事成,而功名大也。《荀子·强国》

古人治国讲究上下同心,“一心”表示各种人的心思凝聚在一个点上,与之同义的是“同心”,相对的是“离心”“异心”。

(1)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荀子·议兵》

(2)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荀子·大略》

(3)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荀子·宥坐》

可见,若把“用心一也”理解为“用/心一”的结构,恐怕不符合语言实际,因为这句话不当解为“(因为)心思同一”的意思。

(三)“用”在《荀子》中的用例皆不表“因为”义。在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文献里,“用”表“因为”一般只出现在固定的搭配里

文章调查了《荀子》全书中“用”的含义,包括“用心”在内,共找250多例;其中绝大多数是动词“使用”的意思;一般都带宾语,所带宾语有人名、力、材、国、功、人、贤、兵、民、名、短、己、贼、盗、知、身、地、血气、志意、知虑、天下、肉刑、酒醴以及代词“之”等等。有少量名词“用”,出现在“器用”“械用”“功用”等结构中,一般也都是“使用”“某类使用之物”的意思。

《荀子》中有介词“用”12例,带的都是单音节的词语,指称某种现象、方法或状况,其中“用此”出现了11次;皆有“凭借”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从“使用”意义虚化而来的。虽然“因”“以”等介词也是从“凭借”义进一步虚化为“因为”义的,但此书中的“用”皆似乎不宜理解为“因为”。且这里的“用”都不可以带动词性结构,也不能带主谓结构,不能视为连词。

(1)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用贫求富,用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荀子·议兵》

(2)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由此,文章认为《荀子》的语言环境还没有提供给“用”解释为“因为”以及携带谓词性结构的可能性,把“用心”解释为动宾结构的“用心”(使用心力)恐怕是最符合《荀子》的语言习惯的。

文章也调查了同时期的儒家文献,“用”表示介词的用法在先秦只能带名词性词语,且都是单音节的,多数是固定的搭配。

《论语》中有20例(按,书中引用其他文献的未包括在内,下同),19例都是“使用”的意思,也有“用心”1例: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其中介词“用”有1例,是一个固定搭配“是用”。且“用”也同样带的只是一个单音节的代词,这个代词还前置了。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孟子》中有45例“用”,除了2例介词用法之外,其余的也都是“使用”的意义。书中还出现了“用”与“心”的动宾组合。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梁惠王上》

(2)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中的2例介词“用”也只能带单音节的名词,这里的“用”的含义都比较虚,表示“凭借”的意思。

(1)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上》

(2)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下》

《左传》除开引用《诗经》之外,共出现“用”例约300个,绝大多数也是“使用”的意思。表示“因为”义,只能作介词,和“是”构成“是用”这种固定搭配。有意思的是,“用”在《左传》中还有单用作连词用法的,但并不是表示“因为”的意思,而是表示“因此”“所以”的意思,其后多为谓词性结构。例如:

(1)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

(2)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能奉祀于晋。……亦悔于厥心,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寡君不敢顾婚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不谷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左传·成公十三年》

(3)郑子产献捷于晋,戎服将事。晋人问陈之罪。对曰:“……陈知其罪,授手于我。敢献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4)子产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左传·昭公元年》

(5)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愆厥位。……”《左传·昭公二年》

(6)子鱼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即命于周。……”《左传·定公四年》

这样的“用”和“以”“因”类似:作介词,可以和代词“是”组合,表示类似“是以”“因此”的意思;单用作连词,是“因此”“所以”“从而”的意思,和《战国策·齐策四》“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中的“因”用法相同。连词的“用”应该是介词“用”的进一步虚化,“以”表连词的用法就是介词“以”后面的宾语脱落或省略所产生的结果。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先秦口语里存在“用”表示“因为”和连词“因(此)”的用法呢。文章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的“用”除了引自《诗经》,全部出现在贵族的外交辞令和对话中,表现出浓厚的存古风格与庄重严肃的官方语言的特色。

这样的“用”在《诗经》里大量存在,而且几乎全部出现在《小雅》中。这是古代贵族外交辞令的学习范本,故而这样的“用”不出现在散文中,也不出现在《左传》记叙性的文字里,只是出现在外交辞令里,完全可以理解。正符合孔子所谓“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的说法。

在出土文献里也存在“用”表示“因(此)”的用例,金文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殷周金文集成》中戊寅作父丁方鼎有“用乍(作)父丁尊彝,亚受”(02594),“臣卿鼎”有“用乍(作)父乙宝彝”(02595),“小臣缶方鼎”有“缶用乍(作)享大(太)子乙家祀尊”(02653)等[21]。金文中鼎彝等宝器上的文字也是比较庄重的文字,有很规范的表述模式,多数是出现在固定的场合。大约这也是“用”表“因”的用法在后代口语中逐渐衰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猜你喜欢

荀子连词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介词不能这样用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