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原创故事剧主题活动中彰显幼儿主体性——以大班原创故事剧《千辛万苦海丝路》为例

2019-02-20王昭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造船游戏幼儿

王昭绵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福建泉州 362000)

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他们是以一种主体的身份与外界相互作用并发展自己。所谓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眼于幼儿主体性发展,充分体现了对幼儿权利、个体、学习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1]24。纵观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社会越是发展,越是需要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的人才,由此可见,发扬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主体活动能力是必要任务。儿童的戏剧教育是教师对儿童戏剧经验建构规律的遵循,是体验的、探索的和个人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是以戏剧艺术素养启蒙为核心的审美教育。儿童戏剧教育充分关注了儿童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2]123-135。我们注重故事剧表演特色课程的开展,尝试将儿童戏剧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以“故事剧表演”为突破口,以“幼儿为主体”理念为指导,把故事表演作为载体挖掘幼儿的潜能、发展多元智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幼儿的关注点、兴趣点为切入口,通过师幼互动创编故事情节、有效共构故事剧本、主动设计表演道具,主动布置表演场景,秉承以幼儿为主导的理念,发挥其主体性,树立正确的幼儿主体观,将故事表演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游戏行为和体验。

古泉州(刺桐)申遗成为福建省泉州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幼儿园如何将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家乡大事,特别是在申遗过程中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海丝文化”引入幼儿园课程之中,这是值得大家研究和付诸实践的话题。经过了解和与幼儿的讨论达成共识,我们决定以“海丝文化”这一热点问题,开展故事剧主题活动《千辛万苦海丝路》,并将故事剧主题活动的推进与创造性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幼儿将自己的生活感受、经历体验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后以故事剧表演的方式呈现。现以此为例围绕在原创式的故事剧表演活动中,如何有效突显幼儿的主体性,开展好故事剧的创作与表演工作。

一、在故事剧创编中突显幼儿的主体性

(一)在游戏中展示自主创编的故事情节

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3]35。游戏是幼儿最能接受、最愉快学习的一种自主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内在需要的自主自发的活动,因为幼儿的主体性,可以在游戏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如在故事剧《千辛万苦海丝路》的创编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再现与积累经验,让经验成为生成故事剧情节的重要素材。如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生发出“渔民之家”主题,在游戏中扮演渔民角色,体验渔民的生活。有的女孩扮演自己喜欢的蟳蜅女,将假花戴在头上模仿蟳蜅女特色的簪花围;有的就地取材直接利用长积塑表示鱼梭工具,并将鱼梭从渔网的洞口上下穿梭,模仿蟳蜅女补渔网;有的突发奇想使用筷子替代挖海蛎的工具,并将轮状积塑当做海蛎,模仿蟳蜅女挖海蛎;还有的女孩则戴上惠安女斗笠、背起鱼篓,假装到洛阳桥上去捕鱼,然后再扮演成“卖鱼老板”沿街叫卖。而在进行“海上建筑队”主题的队员们,充分发挥“能工巧匠”的作用,用各种椅子搭建洛阳桥的桥身,用鞋盒搭建洛阳桥的船型桥墩,洛阳桥的造型在幼儿们的巧手与丰富想象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之后他们站到搭建好的洛阳桥上欣赏美景,自主玩起了过桥游戏。有的男孩则利用其他建构材料建造大船,并自主生发了与大海有关的各类游戏,如开船出海、抵御风暴、海盗袭击、遭遇沉船等惊心动魄的游戏情节。在“海上贸易市场”的主题中,更是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幼儿用各种桌子和橱子呈现泉州特产一条街的雏形面貌,运用积塑搭建各店铺的大门,并在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泉州特产。有安溪铁观音、德化瓷器、泉州丝绸,以及闽南的各种小吃店,如面线糊店、碗糕店、小笼包店等等。幼儿扮演店铺的老板,通过“买一送一”“今天优惠降价,有抽奖活动”等各种营销策略和广告宣传的方式,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顾客,甚至连“外国人”也兴致勃勃地参与购买商品和交换商品。

每次游戏后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你最喜欢哪个游戏情节?”“你最喜欢扮演游戏中的哪个角色?”。从幼儿交流讨论中得知,幼儿喜欢“渔民之家”的蟳蜅女角色,喜欢“海上建筑队”的造船环节,喜欢在“海上贸易市场”中进行商品贸易……基于幼儿游戏后的分享、交流与讨论,我们获知了幼儿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也就对故事剧情节有了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于是决定把“渔民之家”“快乐造船”“开船出海”“商品贸易”等情节和泉州海丝文化进行融合,并最终拟定原创故事剧主题为《千辛万苦海丝路》。

显然,幼儿在游戏中所生成的各种角色行为以及所演绎的游戏情节,既是幼儿已有相关生活经验的反映,也是幼儿丰富想象力的体现,更是幼儿参与故事剧情节创编工作的一种独有的方式。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精彩情节,无疑是故事剧《千辛万苦海丝路》创编的极好素材,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在游戏中所创造的游戏情节就是故事剧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去捕捉并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亮点,包括游戏情节和生动的角色对话,并在游戏交流与分享环节中,予以有目的地引导与提升,在梳理故事剧推进主要情节的同时,鼓励幼儿继续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创编出更加精彩的情节。

(二)在特色区记录自主创编的角色对话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该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4]84-85在故事剧主题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主动、自由、有目的地参与,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表达,尊重幼儿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参与故事剧创编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由于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不一样,为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欲望。我们在班级增设了“故事剧主题特色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便是记录幼儿在故事剧创编中的精彩对话。基于“人人都是编剧,人人都是导演”这一戏剧教育理念,我们给每位幼儿投放了“我的故事书”的记录本,以便于幼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及时地记录下在游戏中发生有趣的情节和对话。如幼儿在玩“出海捕鱼”这个游戏主题之后,他们就在这个特色区用记录本以图画的方式记录下他们感触最深的游戏中的精彩对话(教师请幼儿根据记录本中的图画进行讲述再整理)。

蟳蜅女1: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准备要出海捕鱼了。

船上人员1:大家坐好了,我们准备出海。

蟳蜅女2:哇!好多鱼哦!准备撒网!

蟳蜅女1:鱼游进网了,大家赶紧收网。

蟳蜅女:2:我们今天捕到了这么多鱼,这次回去肯定可以卖很多钱。

船上人员1拿出警示牌:不好了!不好了,暴风雨来了,请大家赶紧收网回到船上坐好。

蟳蜅女2:不行,暴风雨还没来,我们想多捕一些鱼。

船上人员1:不行哦!海浪也向我们冲过来了,大家赶紧收网坐好了,不然会很危险的。

蟳蜅女1:好的,大家赶紧收网坐好。

船上人员2:不好,船好像漏水了,怎么办?

船上人员1:没事,我来修补船。我船上有黏胶,把破洞的地方用黏胶粘好。

船上人员2:大家赶紧来帮忙吧!

当幼儿在记录本上记录游戏中的精彩对话之后,教师组织幼儿通过集体讨论方式筛选适宜对话,并在尊重幼儿原创对话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富有戏剧性的语言,提升故事剧的完整性、流畅性和艺术性。当故事剧的角色对话形成基本框架后,教师及时拿出记录本,负责汇总幼儿达成共识的经老师整理提炼的“剧本中角色对话”,并以幼儿能看得懂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下来。

为了让幼儿更充分地参与到故事剧角色对话的创编中来,我们将四个游戏主题“渔民之家”“快乐造船”“出海捕鱼”“商品贸易”等情节用图片展示在特色区四周,引导幼儿进行分组讨论,对图片的内容进行观察、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幼儿对游戏故事的新想法和意见画在记录本上,然后与同伴自由分享记录本的内容。通过故事记录本的交流分享,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综合比较每本记录本的内容,从中筛选更适宜的故事情节和对话。教师将幼儿自主创作的情节与对话,再次进行整理提炼,最后达成共识,并将教师整理提炼出的“情节与对话”,以“故事剧主题墙”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幼儿熟悉剧本内容,为后期表演做足准备。

二、在故事剧表演中突显幼儿的主体性

(一)主动竞演故事角色

美国儿童戏剧学者麦凯瑟林认为,创造性戏剧通过戏剧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即关注儿童在戏剧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问题。儿童在戏剧扮演中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戏剧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问题,丰富儿童的各种经验。通过戏剧这种贴近生活的艺术,让儿童学会思考[5]6。例如,在故事剧开展过程中,选角色是一件棘手之事,如何让每个幼儿选到自己既感兴趣又能淋漓尽致的表现角色呢?首先,教师会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通过角色卡配对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并站在相应的角色卡后面,以兴趣性激发幼儿参与故事剧活动。

当出现多名幼儿希望扮演同一个角色时,教师采用“争当小演员”竞演的方式来确定人选。如在故事剧《千辛万苦海丝路》开展过程中,“船长”这个角色是每个男孩子的最爱,也是最难演绎的一个角色,当多人竞选船长时,教师将问题抛给幼儿,并与幼儿共同商讨竞选船长的三个条件。第一是船长要会画设计图并解说,第二是要会指挥造船工造船,第三是要会表演开船抵御风暴海浪的情景。

竞选第一关:画造船设计图并解说。参加竞选的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船的外形构造,并大胆向同伴介绍船的外形结构和用途功能。这主要是考查幼儿对古船外形特征的了解程度,并能在画纸上大胆表现出来。

竞选第二关:指挥造船工造船。竞选船长的幼儿要学会根据造船设计图有条不紊指挥幼儿造船,这主要考验船长的指导技能、领导能力和指挥能力。

竞选第三关:表演大船出海抵御海浪的情景。竞选船长的幼儿要表现出角色的动作和神态,也要表现出抵抗风暴的故事情节。这主要考验船长的应变能力和表演技能。

经过一次次的筛选,我们让幼儿为竞演者进行投票,并说出投票的理由,最终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择最形象、最符合人物性格的船长人选——魏扬城。幼儿通过竞选角色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学习积累艺术领域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感受角色扮演和游戏的乐趣,还能让他们学会自我情绪管理、遵守规则、公平处世,从而获得认知、社会性和艺术性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设计创意性肢体语言

张金梅指出:“戏剧是儿童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儿童乐于装扮他人和他物,在头脑中幻想他人和他物的动作,言语和情感,用身体像他人和他物一样地行动,感受周围世界的奇特和美妙。”[6]1-2肢体语言的运用对故事剧表现的丰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故事剧表演中,肢体语言的设计是幼儿参与故事剧活动中“主体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能够完成对人物情感的深入表达,并且能够将整个故事情节完整地展现出来,促使故事剧表演的真实性更为强烈。在故事剧表演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自己设计创意性的肢体语言,主动去感受和体验、并大胆尝试创造肢体动作,真正成为“故事剧的主人”。

如在故事剧《千辛万苦海丝路》第二幕“造船乐悠悠”,教师以讲述故事情境的方式引入,“在一片宁静大海边,一群勤劳的造船工在造船,有的扛木头、有的锯木头、有的钉木头、有的用量尺在量木头的尺寸、有的在画设计图等等,大家各忙各的,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造船工造船的情景。有的幼儿躺在地上表示一根木头,有的幼儿弯着腰表示一根钉子,有的幼儿手举起来表示一根锤子,当锤子钉木头的时候,扮演钉子的幼儿还能将身体慢慢下蹲,表示钉子已经钉进木头里了。接着引导幼儿两两合作,有两个手拉手表示一根长木头,有的便当锯子将木头慢慢的锯成两半。有的当风帆,有的便当竖风帆的人,有的当木头,有的便当扛木头的人。

再接下来,我们运用团体造型的方法,让全班幼儿用肢体动作和同伴合作表现一艘古船:将身体平躺在地上围合成船身,用双手高低错落的搭起船帆,身子半蹲表现船舵,侧身摇摆手臂表现船桨向前划动。有了第一艘人体古船的诞生,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赞不绝口,幼儿的创造力和灵感再次被激发,人体造船又一次次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改装、变幻和塑造,他们又接连合作创编出潜水艇、军舰、游艇等各种船的造型。

幼儿在表演故事剧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到了自己的造型和动作的多元变幻,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也能够被同伴和老师接受和认同,他们的成功感油然而生,自信由此而发。让幼儿把自己的经验世界在故事剧过程中进行重新建构,这当中幼儿可以随性所至、自由创造,充分享受自由创造和自我发展的乐趣。他们真正的情感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释放,这就是幼儿在玩故事剧过程中享受到自主的满足和快乐。

(三)自制表演道具

《指南》提到:“教师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4]175合适的道具是故事剧必不可少的物质材料,它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参与游戏与表演的欲望,提示幼儿在一定游戏情境中进行表演。以前每次表演前,教师会根据表演的作品确定使用哪些道具,在指导前还要反复交代幼儿道具的摆放位置与使用方法,幼儿只是被动接受,不利于其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进行各个角色和游戏场景的设计时,要给幼儿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幼儿共同商讨,让他们主动承担工作。在故事剧《千辛万苦海丝路》表演中,鼓励幼儿主动承担自己制作表演道具。如在美工区,男生们利用纸箱、尺子、刻刀、剪刀和布等设计制作了一艘栩栩如生的古船。又如在表演区的女生不甘示弱,她们用纸箱、彩泥等建造了一座“红白相间蚵壳厝”。还有的幼儿信手拈来纸盘、毛线、彩泥、筷子等自制了蟳蜅女的头饰。在幼儿制作道具的过程中,他们学会设计、学会商量、学会合作与分工。教师只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与他们一起讨论,帮助幼儿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坚持到底。整个过程充分锻炼了幼儿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给幼儿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通过把新刺激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或改变已有认知结构来适应新刺激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实现认知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让幼儿自制表演道具,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和创造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充分挥发幼儿的主体性[7]78。

(四)自主布置表演场景

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知识的获得从直接经验开始,最初来自人类的器官,在注重器官印象和感觉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生动具体的现场实景和直观的方法[5]7。为了营造良好的故事剧表演场景,呈现最佳舞台表演效果,教师经常包办故事剧表演场景的规划与布置,不仅未能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更是减弱幼儿对故事剧表演的积极性。因此,在故事剧《千辛万苦海丝路》表演中,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表演氛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根据剧情自主布置表演场景。

在故事剧表演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幼儿要表演第一幕“最美蟳蜅村”和第二幕“造船乐悠悠”,他们自由分工收集各种道具材料来布置,女生们拿来两座帐篷,在帐篷上面挂上海蛎壳代表是蚵壳厝,搬来栏杆有规律地进行排列围合,并将花圃放在栏杆上面进行装饰,扛来几个纸箱进行垒高建成蟳蜅村的大门,并将蓝色的绸布铺在地上表示大海,他们巧妙地运用材料,将蟳蜅村布置得有模有样。之后,女生扮演蟳蜅女在蟳蜅村补渔网、挖海蛎、扎头花,表现出蟳蜅女不辞辛苦的劳动场景,同时也表现蟳蜅女爱花如命的场景。男生则利用纸箱将船身围合好,再用跨栏的体育器械将船身直接分割为船头、船身和船尾,把两根长木棍插在船上,并绑两块布当做风帆。船头的位置放置一个跳圈当做船舵,船身的周围摆放几根塑料棍当做船桨,这样一艘古船建造完毕。之后,幼儿分别扮演船长和造船工,自主表演“造船游戏”“大船出海”“出海遇风暴”等情节。显然,幼儿的创意布置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主动的想象创造,通过自主创设表演情境,能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和创造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同时也能支持和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故事剧表演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情感,最大限度地释放幼儿的艺术天性,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与体验,提高幼儿艺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幼儿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在原创故事剧主题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秉承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发挥其主体性,树立正确的幼儿主体观,为幼儿创设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的表演情境,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同伴的互助、自主的学习中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故事剧的主人。

猜你喜欢

造船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造船技术2016年(总第329期~334期)总索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造船出海 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