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岁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学习品质的关系

2019-05-28李娜娜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被动男孩检验

金 芳,李娜娜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品质最初是由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成员凯根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1],随即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学习品质进行了研究。luo(2006)等人的研究认为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坚持性、灵活性、创造力、面对挑战的表现、主动性和自我定向[2]。Fantuzzoetal(2007)将学习品质界定为能够观测到的幼儿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交互行为,注重幼儿在学习任务中的收获。我国许多学者也从多种视角分析了学习品质的涵义[3]。曹正善认为,学习品质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稳定性;并把学习品质分为自主和合作两大类,每类又包含各种品质[4]。李季湄教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指出:“幼儿学习品质是指与幼儿学习相关的基本素质,如学习态度、倾向、方法、习惯等”[5]。从以上对幼儿学习品质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学习品质内容丰富而复杂,虽未形成一个明确而又统一的定义,但基本都认同从学习态度、学习倾向、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等角度来阐述学习品质。本研究将幼儿学习品质界定为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产生并发展,影响着学习效率,具体包含好奇性、积极主动性、专注性、创造性、反思性[6]。

众多研究表明,学习品质对儿童的入学准备及学业成绩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那么哪些因素影响着幼儿学习品质的形成及发展呢?有学者指出,学习品质的发展受到儿童年龄和种族、活动参与情况及问题行为等个体因素的影响[7]。而儿童问题行为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指儿童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退缩、攻击等[8]。已有研究表明儿童问题行为会干扰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影响学习效果。本研究在分析3-6岁幼儿问题行为和学习品质发展特点基础上,进一步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此为儿童学习品质的早期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沈阳市三所普通幼儿园的幼儿进行研究,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55份,有效率为98.6%,其中3-4岁幼儿135人(男孩65人,女孩70人)、4-5岁幼儿138人(男孩72人,女孩66人)、5-6岁幼儿82人(男孩42人,女孩40人)。

(二)研究工具

1.幼儿学习品质的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李放编制的《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教师评定问卷》,该问卷共34道题目,含有五个指标即好奇性、积极主动性、专注性、创造性和反思性[9]。好奇性指儿童对新信息、新知识有着强烈想要了解的欲望及探索的兴趣;积极主动性指儿童自愿参加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并接受学习任务,并能积极配合,热情投入[10];专注性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抵制诱惑,不容易被干扰和分散注意力,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创造性指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强烈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催使下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反思性指儿童整合自己已知的信息,面对过错通过成人教育后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能够解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说明理由[9]。问卷根据问题发生的频率不同(总是、经常、偶尔、几乎不、从不)采用 5点计分,得分越高意味着幼儿学习品质发展越好。

经信度检验,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65(总量表)、0.891(好奇性)、0.918(积极主动性)、0.891(专注性)、0.898(创造性)、0.929(反思性),可见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2.幼儿问题行为的测量工具

对幼儿问题行为评定采用的是《Conners 儿童行为问卷(教师量表)》的修订版,该量表共有28个项目,被划分为四个维度: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量表采用四级评分法,分别为无(0分)、稍有(1分)、相当多(2分)、很多(3分),得分越高意味着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越多。经信度检验,该问卷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3。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差异性检验结果

1.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年龄差异性检验结果

对3-4岁、4-5岁和5-6岁幼儿在学习品质各指标上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显示,4-5岁幼儿和3-4 岁、5-6 岁幼儿之间学习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即4-5岁幼儿的学习品质总体发展优于3-4 岁、5-6 岁幼儿。3-4岁和5-6 岁幼儿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4-5岁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

2.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性别差异性检验结果

幼儿学习品质性别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3-6岁幼儿在学习品质的五个指标(反思性、积极主动性、专注性、好奇性、创造性)上性别差异不显著,结果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幼儿学习品质的方差分析结果

注:*P0.05,***P 0.001,1为3-4岁幼儿;2为4-5岁幼儿;3为5-6岁幼儿

表2幼儿学习品质性别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

维度男(n=179)女(n=176)TP反思性M32.4233.621.680.094SD7.216.13积极主动性M36.1936.270.1260.899SD6.106.24专注性M22.6323.501.9230.055SD4.434.13好奇性M19.7218.93-1.9280.055SD3.683.97创造性M17.2517.690.9540.341SD4.454.16

(二)幼儿问题行为发展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1.幼儿问题行为发展的年龄差异性检验结果

对3-4岁、4-5岁和5-6岁幼儿问题行为进行了年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3。

表3表明,在问题行为四个因子(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多动指数)上,3-4岁、4-5岁和5-6岁幼儿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均为p0.001)。进一步多重分析发现,在问题行为四个因子上,5-6岁幼儿得分显著高于3-4岁和4-5岁幼儿;在品行问题、多动和多动指数三个因子上,3-4岁和4-5岁幼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不注意-被动上,4-5岁幼儿得分显著高于3-4岁。可见,幼儿的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多趋势。

表3 不同年龄幼儿问题行为的方差分析结果

注:*P0.05,***P 0.001,1为3-4岁幼儿;2为4-5岁幼儿;3为5-6岁

2.幼儿问题行为发展的性别差异性检验结果

为了进一步考察幼儿问题行为的性别特征,该研究对男女两个样本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在品行问题和不注意-被动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分别为 P 0.01、p0.05),男孩得分高于女孩;而在多动、多动指数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异极为显著(均为p0.001),男孩得分远高于女孩。可见,男孩存在更多的问题行为。

注:*P0.05,**P 0.01,***P 0.001

(三)幼儿问题行为对其学习品质的影响

为说明儿童问题行为对其学习品质的影响状况,本研究对儿童问题行为与其学习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儿童问题行为中仅不注意-被动、多动指数与学习品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

注:*P0.05**P0.01

继而以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为预测变量,以学习品质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注:***表示p0.001

由表6可见,不注意-被动这一因子进入了回归模型,不注意-被动对学习品质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该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 0.040,表明该方程能解释学习品质的4%的方差变异。

四、讨论分析

(一)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总体情况为4-5岁优于3-4岁和5-6岁,即4-5岁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的还有张乐[11]和张晓梅[12]。幼儿学习品质主要表现为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其中一类,如专注、坚持性、计划性等是以自我控制为核心,以执行功能为生理基础的。张文静,徐芬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从抑制控制和计划控制,还是从“冷”“热” 执行功能的角度,在发展的曲线上,都表明4岁是学前期幼儿执行功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13],伴随4岁幼儿执行功能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学习品质自然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而大班幼儿学习品质得分低于中班幼儿,可能与大班幼儿开始为入小学做准备,部分幼儿园开始按照小学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导致大班幼儿在行为上不能达到教师的期望,导致评分降低。

(二)幼儿问题行为的发展特点

研究表明,幼儿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大班是问题行为发展的高峰期。这与饶延华等人[14]的研究结果一致。相对于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以品行问题和活动过度为主要表征的外显问题行为最早于8个月时便已出现,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反抗/不顺从、攻击、破坏性、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15]。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期出现了注意障碍、多动等行为表现,不仅在问题行为总量上有了显著的增加,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变化,幼儿越来越多的问题行为表现,也同样引起了成人的高度重视。

研究发现,在问题行为的四个因子上,男孩得分都显著高于女孩,尤其在多动和多动指数上,呈极其显著性差异。臧红蕾对3-5岁幼儿的研究中发现,幼儿在问题行为的各维度差异都非常显著,且得分都是男孩显著高于女孩[16]。王孟怡等人对4-6岁幼儿的研究中发现,男孩有更多的注意问题[17]。经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有多种,如女孩的神经发育早于男孩,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自觉性的发展水平高于男孩,自我控制水平更高,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很多学者还认为,女孩的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积极性高于男孩,策略数量也更多,这都减少了其问题行为的发生[18]。其次,社会期待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男孩活泼好动爱贪玩是正常的;而女孩一般会被灌输应该安静顺从的思想,家长与老师对女孩的要求也会更严格,这对造成幼儿问题行为性别差异有一定的影响力[19]。

(三)幼儿问题行为与学习品质的关系

研究发现,幼儿问题行为中不注意-被动、多动指数因子与学习品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只有不注意-被动这一因子进入了回归模型,说明幼儿问题行为中的不注意-被动是其学习品质的主要预测源。这就表明了问题行为中不注意-被动得分越高,幼儿的学习品质发展就可能越差。林琳研究也表明,儿童的不注意—被动是导致其学业适应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20]。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中的“不注意—被动”,主要测查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被动这两方面的行为问题。其中,“不注意”是指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和学习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儿童对任何事物都难以集中注意力深入去学习,自控力差,因而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品质。杨荣旺认为注意不集中的表现可以解释为行为抑制功能差,如果抑制能力发展不成熟,将会出现执行功能缺陷,这会妨碍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21]。正如前面提到的,幼儿学习品质是以执行功能为生理基础的。“被动”是指做事被动,有始无终和易被领导等问题。于涛发现,被动儿童表现出较高的退缩风险和较少的积极品质,从而对学习品质产生不良影响[22]。在学习活动中,幼儿只有表现出主动学习的意愿以及保持注意高度集中才能进行积极探究和反思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创造。所以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者,必须是专注而主动的:对发现和学习新事物有兴趣,有意愿去尝试新的活动;能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愿意付出努力以便将注意指向并集中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上等。

猜你喜欢

被动男孩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男孩今年六十岁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老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