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价值意蕴
2019-02-20张志元
张志元
(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是践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典范,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国亿万人民心目中的一面光辉的旗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高擎“雷锋精神”这一“精神火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既定目标搏击前行、奋勇前进。
一、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一)雷锋精神产生于劳动者的劳动过程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诠释。劳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人类活动。它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普遍范畴,独立于任何特定的经济或社会形态。劳动让我们延续生存与发展[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雷锋同志的有限生命长度虽然只有22年,但是雷锋把自己比作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始终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作为最高职业信仰,不断拓展生命广度和提升精神境界。雷锋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过程之中,雷锋把奉献社会作为坚定理想,雷锋精神是对雷锋同志做出的光辉事迹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道德习惯和高尚人格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日益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造就了雷锋这个楷模,同时也造就了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平凡劳动者,在平凡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二)雷锋精神发展于劳动者的伟大实践
雷锋是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的一位伟大的精神英雄。雷锋精神体现了全世界劳动群众的共同向往、共同追求[2]。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雷锋精神不仅不过时,而且正当时。为什么雷锋精神具有永恒的魅力?因为雷锋是完全真实的楷模,越是真实的楷模越有生命力;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越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越能穿越时空隧道、叩响心灵的大门;雷锋精神与中国传统美德一脉相承,越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德越容易引起中国老百姓共鸣;雷锋精神的伟大孕育在平凡中,越是孕育在平凡中越是可亲可敬可学[3]。雷锋精神作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结合,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持久生命力。他说,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人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中,雷锋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雷锋精神成为劳动者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其思想特质集中体现于雷锋精神内部的现实践行原则,集中体现了雷锋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的主人翁态度,积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助人为乐、和谐融洽的道德风尚。
(三)雷锋精神传承于人类社会的文化积淀
人作为类存在物是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将“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并“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4]。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在雷锋的第二故乡——辽宁省抚顺市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当前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雷锋精神的灵魂,谦逊感恩的品质、勤奋好学的品格、爱岗敬业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雷锋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这种品德正是中华文明的精粹所在,是中华文化的凝练与浓缩。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创造了气势恢宏、绵延不断、影响深远的文化成就,这是一种“百国之和”的文化荟萃,表现出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和整体主义的多元一体的思想格局和文化盛世[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承的宝贵基因。雷锋始终秉持着“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6]的大爱情怀,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底蕴和特色。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在准确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依托人类社会的先进文化积淀,实现雷锋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渗透于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之中。在雷锋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在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来。
二、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价值
(一)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民族,总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根基。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和传统美德,是“民族的脊梁”,尽管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断丰富,但“初心”不改、精神实质不变,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宝贵精神财富的精髓和本质。时代变迁,雷锋精神从未褪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我们要把学习雷锋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需要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高势位”建设的目标诉求,包括国家意识形态具有的真理性、民族性、时代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品格[7]。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要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坚持用雷锋精神的“高势位”主流价值文化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雷锋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坐标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亲切接见部分基层代表。习近平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8]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更是时代的呼唤。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需要将弘扬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把弘扬雷锋精神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雷锋精神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雷锋精神的弘扬与践行,需要植根于道德主体对人之为人价值的忠实坚守。雷锋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坐标,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自觉遵循。
(三)雷锋精神是集聚新时代社会发展正能量的“精神火炬”
雷锋作为中国共产党8 900多万党员的先进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道德楷模,是青年志愿服务的先行者。雷锋精神对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时代价值,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仍然广泛存在于社会有机体的多个方面,代表着先进的精神追求和文明方向,有助于集聚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正能量。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把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都充分调动起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培育知荣辱、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使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通过打造“小雷锋道德银行”“小雷锋爱心超市”和“小雷锋心灵驿站”,鼓励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各类奉献爱心的活动中来,让践行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不断完善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新的选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保证。
(四)雷锋精神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大爱丰碑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把雷锋精神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强化道德约束,协调社会关系,调节利益关系,打破已有利益格局,扫除阻碍改革的桎梏,确保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四个方面,最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此,需要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基础上,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及时排除、化解、处置各类矛盾风险,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三、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将雷锋精神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经历沧桑巨变,需要在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保持战略定力,弘扬民族精神,善于把握主动,早日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9]。伟大的时代需要有伟大的精神支撑,雷锋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精华,在新时代推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带动作用。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文明中断的国家,在延续五千年伟大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今天中国逐渐重新回到世界的中心,中华文明、中国精神、中国话语需要在中国脊梁的感召下,弘扬雷锋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智慧,再次汇聚起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滚滚向前。
(二)将弘扬雷锋精神与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以及“专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都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国工业制造业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制造业升级的“跃迁”阶段,我国面临着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由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快速形成,制造业创新链正在被重构,消费者由购买产品的使用价值向消费产品的整个价值体系转变。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将弘扬雷锋精神与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将雷锋精神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内化为产业工人的思想灵魂深处,外化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每一个工作细节之中,代代相传。积极推进劳模、工匠进企业、进班组,因企制宜地促进雷锋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职工文化,成为大家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意识,激发爱岗敬业、提升技能的内生动力[10]。加大力度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使广大劳动者由劳力型向有文化、懂技能、会创新的新型劳动者转变,推动我国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变。在弘扬雷锋精神与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广大企业要有“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劲头,广大劳动者需要立足本职工作,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精益求精、持续创新,全面提升岗位技能,铸就国之重器,积极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进而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三)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展现。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需要将雷锋精神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使雷锋精神充满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坚持和发扬雷锋所倡导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真正做到热爱、融入和献身国家与集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1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广大劳动者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挺起中国脊梁,昂首阔步,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今天,已经涌现出诸如“当代雷锋”鞍钢工人郭明义、“时代楷模”李超和“时代楷模”英雄群体等先进典型,已成为争做新时代奋进者的先锋模范,鼓励广大劳动者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怨无悔、砥砺前行。
(四)积极弘扬雷锋精神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辽宁省抚顺市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也是雷锋品质意志锤炼的精神家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精神的弘扬、创新精神的培育、劳模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最终都要通过人们的实际行为进行检验,通过人们的点滴行动予以体现[12]。新时代辽宁振兴,需要积极践行“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新时代辽宁精神”,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聚焦改革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改革落实,鼓励试错,宽容失败,营造积极宽松的创新环境,打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类经济类型和市场主体都能够在东北大地上蓬勃生长,开花结果,杜绝出现“浮躁之风”和“产业虚无主义”等产业生态焦虑浮躁的消极状态。进入新时代,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在积极弘扬雷锋精神的基础上,激发东北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心无旁骛振兴东北实体经济,促进技术、产品、服务创新,推动“东北装备”走向世界。同时,更加注重发挥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突破“振兴——滑落——再振兴”的怪圈,推动东北早日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