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措施
2019-02-20潘换来潘小刚
潘换来 潘小刚 范 婷
梨小食心虫又名东方果蛀蛾、桃折梢虫,俗称“黑膏药”,是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害虫。主要危害桃、苹果、梨、李、樱桃、山楂等,是陕西关中桃产区常见害虫之一。
1 发生与危害
幼虫多从果实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幼虫蛀果后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逐渐扩大,果农俗称“黑膏药”。桃幼果被害后易脱落,果实稍大的受害后不脱落。害虫多食害果核附近果肉。嫩梢上多从上部叶柄基部蛀入,向下蛀至木质部处转移,蛀孔流胶并有虫粪,被害梢渐枯黄,俗称“折梢”。
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5~7 mm,翅展 9~15 mm,全身灰褐色,无光泽,前翅缘有10组白色短针纹,花翅中部有1个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小黑斑点。雌蛾尾端有环状鳞片,雄蛾比雌蛾略小。卵椭圆形,扁平,中央稍隆起,长径0.1~0.15 mm,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10~13 mm,全身桃红色,头部、前胸、背部均为黄褐色,腹部末端有臀节4~7个。小幼虫体白色,头部、前胸背板黑色。蛹体长6~7 mm,纺锤形,黄褐色,腹部背面有2排短刺,排列整齐。茧长10 mm,白色,丝质,长椭圆形,稍扁平。
3 发生规律
该虫在陕西关中地区1年繁殖3~4代,第1、2代主要危害桃梢,第3、4代危害桃果实。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翘皮、根颈部、树杈、剪锯口、草绳、石缝、堆果场等处结茧越冬,越冬茧在树干基部近地表处最多。第2年4月上中旬化蛹,越冬代成虫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末,产卵于树梢上,幼虫危害1~3个桃梢后老熟,钻出树梢到裂皮下做茧化蛹。第1代幼虫大部分发生在5月,第2代幼虫一般年份主要危害桃梢,只有个别桃果受害,第3代卵孵化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4代卵孵化盛期在8月中下旬。该虫世代重叠严重,田间7—8月经常有成虫和卵,成虫趋光性弱,有趋化性,用糖醋液、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可大量诱杀。
4 综合防治
1)避免桃、梨混栽或邻栽。
2)树干绑草把诱虫。秋季越冬幼虫脱果前,在树干或主枝基部绑草把,诱杀幼虫越冬,冬前修剪时解除集中烧毁。
3)清园。早春发芽前,细致刮除老枝干、剪锯口、根颈等处的老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
4)桃果全部套袋,阻隔幼虫危害。
5)加强果园管理。夏季随时剪除被害嫩梢和捡拾落地虫果,集中深埋。
6)性诱剂诱杀。用糖醋液(糖5份、醋20份、酒5份、水50份)诱杀成虫,口径18~25 cm的塑料盆 (碗)内盛装含0.1%~0.2%洗衣粉或0.1%洗涤剂的清水,将梨小食心虫诱蕊悬挂于盆(碗)中心距水面1~2 cm处。诱捕器悬挂在距地面1.2~1.5 m高的树枝上,每隔50 m设置1个,每天统计诱蛾量,捞净盆内雄蛾,记录当天气温、降雨等气象数据资料,保证盆内水量。1周换水1次,1个月更换诱蕊1次。测算成虫发生期,从而确定施药适期,一般在成虫高峰期过后2~3天喷药,能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危害。
用梨小迷向丝也能干扰梨小雌雄交配,阻止其繁殖,用法是在越冬后成虫初发期,每亩挂30余根梨小迷向丝,挂在树高2/3处,每年只需挂1次,持效期半年。
7)其他方法诱杀。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成虫。杀虫灯对天敌杀伤力小,对多种害虫的成虫诱杀效果明显,可减少果园农药使用量与使用次数,降低果实农药残留量。
8)化学药剂防治。当卵果率达1%时即可喷药,可选用:20%虫酰胼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20%毒死蜱高氯 1 000~1 500倍液,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 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 2 000~3 000 倍液,20%灭扫利 2 500~3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 2 000~3 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 500倍液,35%氯虫苯酰胺水分散粒剂8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 倍液,90%杜邦万灵 3 000~4 000倍液,20%氧化甲氰2 500~3 000倍液。
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1次药。药液中加入柔水通1 000倍液或有机硅3 000~5 000倍液,可延长药剂附着时间,保证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