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泉州市高职院校智库建设路径研究
2019-02-20杜石清陈孝文
杜石清,陈孝文
(1.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随着中国经济不断推动,在实体经济产业逐步转型升级背景下,地方政府决策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要维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地方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具有成为新型智库的良好“沃土”。高职院校应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积极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一、相关文献综述
“智库”,也称为“思想库”(Think Tanks),是指一切以政策研究为己任,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政策研究机构[1]。学者对高校智库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内外部环境。陈向军,熊俊峰等(2018)从高校智库建设的地区区位、学科建设、研究平台、智力需求和支持力度等方面厘清其内外部环境[2]。林辉煌(2018)研究了困扰高校智库发展的学科、人事和经费等制度困境,提出一系列推动智库建设的重构政策[3]。二是发展现状。李名梁(2014)从高校智库的定位质量、应用和评价等方面,对天津新型高校智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4]。汪艳(2018)从独立性、协同建设、决策咨询影响力方面,认为高校的智库建设还处在探索和完善的阶段[5]。三是机制的建设与完善。这是国内学者比较关注的热点。何永红(2008)在宁波智库现状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制度化和民情反映制度等,来推进政府决策进入规范化[6]。李建军(2010)认为,智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思想、设计政策、引导社会思潮、储备和周转人才等方面,智库的建设应完备这一目的。四是特色及发展路径。张志行(2017)提出打造智库群与智库联盟等建议,推进“大数据”整合和创新智库内涵建设,进行创新高校智库建设[7]。王洋、何晓芳(2018)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和健全多元筹资的方式,推进高校智库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8]。
从总体上看,国外的智库研究更加强调智库的独立性,其咨询建议有很大的中立性。国内学者对高校智库建设从宏观方向提出了良好的发展建议与策略;在微观上的评价导向机制方面,专家在参与公共决策的咨询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但专家对智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对地方高职院校智库建设的功能定位、发展特点、参与方式、深化路径等方面缺乏研究。如何唤醒地方高职院校的决策咨询职能,如何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这将成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泉州市高职院校智库建设的现状
为了研究泉州市高职院校智库建设的现状,调研组通过对网站查询、高校职能部门座谈、问卷调查、实地参观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调查发现,泉州市共有高职院校12所,每一所高校通过不同形式参与智库建设。各高校引导教师聚焦国家、地方及学校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集智献策,服务地方经济。诸多高职院校都能够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依托王牌专业优势,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成立研究中心、研究所或教学科研团队等方式开展咨询工作。其中,成立科研团队最多的是黎明职业大学,它有6个相关的科研团队;成立科研团队最少的泉州轻工学院有2个相关的科研团队。在服务地方经济及提供决策咨询建议上,泉州的高职院校智库建设呈现了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依托院校区域专业人才优势
在福建省政府和泉州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泉州市高职院校均能积极响应号召,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彰显品牌效应,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新思路,陆续成立了诸如医学、电力技术、工艺美术、汽车营销实训、地方文化研究等新型高职院校智库。如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大力推进“黎大智库”建设,用于加强省情、市情、校情研究,同时完善智库决策咨询成果认定办法,并将决策咨询指标纳入职称评定体系。泉州市新型高职院校智库建设雏形已经基本形成,并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开始显露优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服务地方经济需求特点鲜明
泉州市作为福建省主要经济城市,GDP连续19年排名全省第一,其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彰显出了巨大的活力。近年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泉州市步入改革开放以来最为艰难的转型期。泉州市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资源环境约束与保持区域竞争力等诸多矛盾。泉州市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智库研究时,结合省、市级社科课题及院校级课题,紧密围绕泉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局,对泉州的产业经济转型、城市轻轨建设、海西经济先行区、金融改革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泉州市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咨询角色。
(三)积极转化咨询决策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提供科研技术支持。作为专家学者的聚集地,泉州市高职院校加强智库建设,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深入开展决策咨询研究,为提升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供政策建议。2015年—2017年,泉州市12所高职院校围绕泉州产业经济转型背景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共形成了135篇研究成果。其中,有一小部分被市领导批示肯定,并被政府职能部门所采纳,成为制定产业专项规划等重要决策的参考内容。这充分说明泉州市高职院校智库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既有量的保障,又有质的提升,在转化为社会成果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泉州市高职院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统一协调的工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泉州市各高职院校均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建设有自己品牌特色的新型智库。但是,却存在着各自为政,互不交流的局面,离建立一个多元化和富有竞争性的决策咨询系统,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泉商研究所,泉州市有3所高职院校都有成立,但是,研究内容却差别很大,缺乏严格的标准和统一的规范。每一所高职院校的资源和力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不能联合各院校的特色优势,那就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无法真正建成拥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职院校智库。同时,各所高职院校对智库的研究存在着重复和效率低下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专家咨询论证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
政府职能部门在进行重要事项决定和政策制定时,缺乏向智库专家咨询的意识,重大决策必须通过专家咨询论证的硬性约束机制尚未形成。由于智库研究的门槛较高,开展研究工作的人员大多是高校里学历、职称较高的教师,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具备一定的深度。因此,其科研成果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政府部门宁愿盲目遵循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也不愿意向智库专家咨询。有些部门在开展重大决策部署时,均没有进行专家咨询论证,没有进行有效的前期研究工作。政府部门咨询意识的匮乏,也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
(三)汇集培养人才的职能作用尚未发挥
泉州市高职院校决策咨询的机制尚未建立。泉州市12所高职院校当中,出台决策咨询成果认定和制定鼓励开展咨政工作的院校不足总数的1/3。高职院校没有明确智库建设方面的专项经费,经费投入不足。同时,对智库研究人员不够重视,研究人员因无心开展智库建设研究,导致很多科研人员纷纷脱离智库研究项目。从事智库研究人员的专业机构较为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各个学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能合理有效地整合各学科的资源优势;课题的研究更多的是学术研究,导致研究的项目广度和深度不足。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体系、考核机制不科学不到位,从事智库研究人员的动力不足,这也极大地限制了智库的发展前景[9]。
(四)智库研究与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一些政府部门由于领导变动等原因,导致其政策存在朝令夕改的现象。这也使高校的智库研究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力,无法对该部门的需求有一个客观的估计。由于在开展研究工作时把握不了准确的方向,导致研究出来的成果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会出现事倍功半现象。而部分政府部门对高校的智库研究重视不够,不放心把一些重要的决策交给智库研究部门。因此,即使高校智库研究的成果再深入,也只是作为简单的理论研究参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五)智库建设的成果质量不高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研人员单纯从宏观层面和学术层面上开展研究,追求晦涩难懂的高深理论,脱离了社会实际,盲目追求理论观点的创新,最终研究出来的成果缺乏实用性和借鉴性,与市场脱节。专家在开展咨询调研时,存在静不下心来调查问题、研究问题的现象,这造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材料少。高职院校脱离实际情况搞研究,即使最终的报告再完美,也没有任何质量可言,研究成果更不可能被地方政府所用。很多研究人员对于政府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动态掌握不足,没有开设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导致科研的结果是学术思想过于浓厚,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使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大打折扣,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处于较低的水平[10]。
四、加强泉州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对策
(一)探索建立一个多元化和富有竞争性的决策咨询系统
高职院校要充分意识到智库建设在新时期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切实肩负起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只有真正建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智库,才能赋予其充足的生命力,增强其社会影响力,为社会提供具有时效性和创新性的思想箴言和知识力量。高职院校保持活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培养企业技能型人才来迎合市场的需求,只有办学理念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吻合,才能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占据一席之地。高职院校要在加强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掌握更多与企业合作的资源,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品牌优势,加大精品项目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建立一个多元化和富有竞争性的决策咨询系统。高校的科研人员要不断拓展智库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创建行之有效的新型智库,使其经得起考验,为地方政府制定各项政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11]。
(二)建立泉州高职院校决策咨询组织机构
各高校之间要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进一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标,将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扬长避短,建立具有权威性、影响力的咨询组织机构。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优化有效的社会人才资源配置,通过思想碰撞,增加智库的研究深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各高校要组织智库研究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和高校去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见闻,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应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加强智库研究领域的交流,使智库的研究更加活跃。政府和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型智库的建设,从多维度、多层面研究新型智库的管理模式,为新型智库的组织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持久的动力,保证新型智库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得到良性的运转。
(三)加大智库建设经费投入,完善智库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可支配收入方面对智库建设给予足够的支持,确保智库研究长期的良性运转。除学校内部的经费投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效益,在对地方政府部门或者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高校应鼓励智库研究人员以团队的形式,申报省市各级社科研究项目,通过自身的研究,获取一定的经费支持。完善智库人才培养,开展研究人员的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建设,为智库人才更好地开展智库研究保驾护航,这是高校智库研究的重要环节。高校智库研究人员除了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外,还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宏观的判断,以及对市场大环境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高校可以选派科研人员到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一线挂职,通过历练;提高综合素质,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保证其科研的成果更具实用性和一定的公信力。
(四)加强政府部门与高校智库研究的沟通与联系
加强政府部门与高校智库研究的沟通与联系,进一步畅通双方的沟通渠道,为更好地开展合作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保证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政府部门要经常到高职院校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智库研究部门的师资力量、研究能力、学科优势等方面的现状,对智库研究部门所开展的工作给予足够的肯定。高校的智库研究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真正了解政府开展决策的需求,并将需求融入自己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保证研究的成果具有实效性。高校的智库研究人员要具备研究时政的视野和能力,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形势,尤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变革要做到了然于心。研究所应建立资源数据库,该储备库的资源可作为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做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真正做到出成果、出成效。
(五)扩大高职院校智库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高职院校智库只有关注地方重点领域建设,聚焦政府需求,开展多维度、立体化的研究,才能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高校智库拥有一支具有扎实理论研究基础的科研人员队伍,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综合优势,聚焦政府和民众关注的民生领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以便为地方政府更好地提高治理城市的能力保驾护航,并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高校智库要完善激励机制,高度重视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对研究成果显著的智库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专心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的科研人员要给予适当的表彰。地方政府要努力畅通高校智库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渠道,既做到有的放矢,又可以让科研成果及时得到转化和推广。高校智库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参加政府部门大型的论坛、学术交流等活动,主动将科研成果传递给决策部门,以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实现提高智库成果转化率的目标[12]。
五、结语
高职院校新型智库无论是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还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正确的决策的同时,也为学校争取了更多有效的资源。这有利于学校软硬件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同时又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高职院校要重视新型智库的建设,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综合学科优势,加强人才培养,转变办学思路,提升办学内涵,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