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水流深,闻道求真
——读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学讲座》有感

2019-02-20林思雨

山东高等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讲座学科教育

林思雨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如今高等教育研究蓬勃发展,以《高等教育学》为题的著作时有问世,但这本泛黄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却仍然是经典之作,不仅是因为潘懋元先生追溯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缘起,其中秉承的科学态度与严谨精神,仍然砥砺后辈前行。静水流深,闻道求真,将深刻的道理蕴含于平实的语言之中,不断追求真理,探寻大学之道。

一、《高等教育学讲座》概要

在高等教育学创立初期,潘懋元先生应邀到十几个省市做了近百场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报告,内容约有十个左右专题。应现实的迫切需求,多地将报告录音整理出来翻印使用。后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潘懋元先生抽选几讲,出版成书。《高等教育学讲座》有三个版本,分别于1983年、1985年和1993年出版,在对比这三个版本的异同中可以领略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也可以看到其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1983年版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分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高等学校教育的作用、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若干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课堂讲授五讲;1985年的增订本将总结的“十大教学原则”、“高等学校德育过程基本规律与原则”等内容补充进去;1993年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增改,形成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高等学校教学原则、课堂讲授、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高等学校德育过程与原则共十一讲内容,并包括进一步补充和深化的附录之作,厚度也从初版的138页、次版的235页增加到第三版的363页。

1983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学讲座》是我国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学”为名公开出版的专著,但考虑到一部新的学科专著所应具备的系统性,潘懋元先生并没有把它看作是一部专著,而认为它是一本参考书。尽管如此,它仍是众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必读书目,在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添砖加瓦、铺石引路,是迈向高等教育研究之路必须阅读和回顾的经典,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二、《高等教育学讲座》的特点

潘先生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既有对历史的梳理,也有对现实的考量;有批判有思考,有承载有创新,有借鉴有发展;还有对现实中人们固有认识的纠正与辨析,是一种澄清思考与再认识的过程,具有平实性、历史性、广博性、实践性、前瞻性等特点。

首先是平实性,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风格方面。因其是通过录音整理而成,受学术专著或教材严整的体系、严格的要求束缚较少,紧紧围绕重点,阐述观点,交流思想,口语化色彩浓厚,保持报告的原汁原味与鲜活特点。也正因为深入浅出的讲座体性质的表达风格,深受读者欢迎,阅读一字一句,宛如亲临讲座现场,聆听潘先生讲述高等教育系列问题,娓娓道来,行云流水。例如,在论证经验总结的局限性时,作者举例说:“如高考搞复习提纲,猜考题,你说有效吗?如果没有效,大家为什么非常热心?肯定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有的居然也猜对了,会猜考题的老师吃香得很。但这样搞不仅压抑了学生智能的发展,而且还会把学生引导到侥幸取胜的邪路上。所以,从长远观点看是不足取的。”[1]27再如,当论述到教育事业发展还要受到文化科学发展所制约时,作者说:“显然,教育内容要受文化科学发展所制约。例如,有些国际上科学最新成就,就限于我们师资、设备条件,不能充分纳入教学内容。尖端科学的学科设置也受到文化科学发展所制约,若大量去培养尖端科学人才,大家都学尖端科学,前沿科学,就会超出我们科学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不应该搞尖端科学,只是不要大家—哄而上,赶时髦。”[2]40又如,在说到教材要有一定难度时,作者说:“如果负荷不足,就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长期的负荷不足,还会压抑学生的智能的发展。你老把食物嚼得很烂,喂给她吃,或者长期只给吃流质的东西,他的胃功能就会衰退;人的脑子也是这样,越用越灵。”[3]68

第二是历史性,作者在提及概念或现象时能够回顾历史,进行历史的梳理,从古到今,由历史关照现实,具有沉淀的厚重感。例如,在提及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世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趋势,并列举程序教学法时,就回顾了程序教学的历史:“程序教学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来,程序教学法是60年代被世界各国所广泛重视与试验使用的。但由于当时只能应用简单的教学机器,按直线式程序排列教学信息,信息量既少,学习过程又单一,很难适应灵活多变的学习活动,教学效果不佳,更无法应用到内容丰富、思维水平高的高等学校教学中。60年代后期之后,几乎很少有人提及,能坚持试验的就更少。近10年来,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微机的普及,由于它的高速度和大容量的信息存取,为程序教学法开辟了新的前景。不但程序教学法的研究使用又受到人们普遍重视,而且广泛用之于教育管理、模拟教学、教学实验等等方面。”[4]251从而让人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的推动作用。再如,在提及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达、科技的发展而日趋复杂多样,并体现为多种办学形式时,作者继续回顾历史发展的脉络,“19世纪以前,高等教育基本上只有大学一种形式,高等教育与大学,往往被看成是可以互换的同一概念。现在我们习惯上还常常把从事高等教育职业的教师叫做‘大学教师’,把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统称为‘大学生’。从19世纪后期,高等教育开始从单一的大学形式分化出单科学院、专科学校,但这种分化一般只在正规高等教育这个范围内,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种非正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形式繁多,规格不一,以至连高等教育这个概念都概括不了,出现了‘中学后教育’、‘第三级教育’等等外延更宽的概念。”[5]100又如,在论述学分制为什么叫做弹性的教学计划时,是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来阐释的,“19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首先采用欧洲个别学校曾经试用过的学分制……选修制、学分制这种具有弹性的教学计划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出现之后,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在中国,蔡元培于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对北大的改革工作之一,就是‘改年级制而为选科制’……1922年,当时的教育部颁布‘新学制’,就正式颁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大学课程分为共同课必修课、分科必修课、分科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四类。每门课程给定若干学分,修满一定学分总数才得毕业。”[6]133让人清楚了解其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史鉴今,对研究当今存在的同类现实问题有所启发。

第三是广博性,主要表现为作者涉猎广泛,不仅在纵向上有历史的演进,而且在横向上有跨学科的视角,能够立足各个方面、各个学科进行分析,用多种观点和学科实例来进行论证,内容丰富而广博。例如,在提及制定教学计划要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一原则时,涉及多种学科,并认为“哲学、历史学、法律学、政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按其专业名称来说,都是古老的学科。问题不在学科名称是否古老,而在必须对这些古老的学科注入新鲜的血液。拿生物学专业来说,这是很古老的学科,也是5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的学科。它有许多古老的、描述性的内容,也有许多现代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细胞学、遗传学的新成就,还有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这些可以预料的发展方向。为了学习新的领域和研究未来发展领域,就需要更多地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基础知识,学会应用电子计算机、电子显微镜以及各种新的测试仪器的技能,而不只是放大镜和显微镜了。”[7]124再如,在阐释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性,不是简单机械地遵从“理论——实践——理论”公式时,作者提到:“有许多知识是无法通过实践来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飞跃到理性认识的。如微观的电子、原子,宇宙的天体,数学的许多定理,历史的规律,以及哲学概念等等。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常常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外一个概念,以—个或若干个已知的概念、定理为前提,通过推导来获得的。”[8]54并且还列举医科学生的例子,“医科的学生,当然有许多知识需要在临床实习中掌握,但是学病理学时,有些现象,譬如说发烧,学生一般都有发烧的常识,就不必要先到医院去摸一摸患者怎样发烧,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再进行病理理论教学。”[9]56又如,在提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四人帮严重歪曲之时,列举了造船专业要在三年内造好一条船方可毕业,计算机专业要装好一台电子计算机即可毕业的荒诞事实。可见,作者对各个专业学科非常熟悉和了解,信手拈来,涉及各个方面,真正用于论证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理论。

第四是实践性,《高等教育学讲座》应实践而生,是潘先生丰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适应实践的迫切需求,问题讲解也非常细致和具体,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比如,在指导学生听课记笔记的问题上,作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透彻的分析,“指导学生记笔记,第一,要简略。越到高年级,越要求他记得更简单些,所记的东西应该是基本的,或是教科书之外需要补充的东西,不要听一句记一句。还可以用各种自己能看懂的简略符号来记。第二,要告诉学生,记笔记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用自己的语言记下来。只有定义式的东西,关键所在的地方,需要非常准确的地方,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记下来,这时,教师应该放慢速度,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逐字逐句记录的时间。第三,记笔记要学会标题,学会按要点分段。笔记最好不要记得太密,留一定的空位,课后便于整理笔记,作补充、修改。要告诉学生,课后不要重抄笔记,如果那样做,负担会很重。”[10]220甚至在教师的教学语言、板书、动作、感情等方面也有指导,细致描绘教师上课的一种状态,“一个教师如果对教材熟悉,对他从事的这门科学爱好,对教学工作乐业,那他的课堂讲授,对他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劳动享受,这堂课如果能把他的思想传达出来,引起大家的共鸣,这堂课下来时,拍拍粉笔灰,有点疲乏,而心情是非常愉快的。”[11]222让人深切体会到教学的魅力和艺术,对于听众和读者都大有裨益。教学相关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据大量篇幅,1983年版五分之三讲与教学有关,1985年版八分之五讲涉及教学,1995年版十一分之六讲谈及教学,可见教学理论的重要性和实践需求的迫切性。潘先生在总结时就说到:“高等学校教学过程、高等学校教学原则,讲的都是教学的原理、原则。因为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论’,理当是教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几次讲座,不可能一一阐述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等问题,只能讲原理、原则,在讲原理、原则时适当提及有关的问题。在几次讲座中,特别详细讲教学原则,比《高等教育学》所写的还详细,就是由于教学原则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既然不可能分别阐述下面那些具体问题,就有必要把原则说得具体些,以便同志们掌握了原则自己运用去解决具体问题。”[12]191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讲座讲解的特别具体细致而富有很强的实践性。潘先生就如何修订教学计划还同几位生物系的老教师开座谈会,真正了解实际,总结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五是前瞻性,主要表现在作者对未来有很强的预见力,进行形势判断与预估,勾勒高等教育发展的蓝图。比如,在分析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上,作者指出:“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结构有多层次,办学途径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的对象,不只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了,可以是中年的、在职的。不错,高等教育这个概念的外延正在扩大中。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仍是全日制大学,全日制大学绝大多数学生是本科生和专科生;非全日制大学的培养对象,主要的也是高中毕业不久的青年。所以,至少在可见的十年、二十年内,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的培养对象,仍然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所要掌握的,主要的也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年的身心发展特征。”[13]14在选修课的开设问题上,作者认为:“应当着重强调选修课的重要性,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但也不要说过头话,像有的学校提出不论什么专业,选修课必须占40%以上。选修课不是越多越好,不要一阵风都去搬美国式教学计划。要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保证基本规格,并留有适当余地。一句话: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14]129扎根中国办教育,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可以在文中有所体现,可见其洞察力和远见,一些问题其实在很早就已经觉察到,一些思想主张在初期时就已开始彰显。在谈到“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否将代替教师作用”的看法时,作者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部分代替教师的工作,但教师的人格、情感、行为等对学生的影响,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却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所不能代替的。这样的观点放在认识互联网时代下教师的作用也是值得借鉴的,现代技术或者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诸多巨变,也给教育带来了改变,但取代教师一说至少现在还没有实现,未来是否会实现,教师应如何应对,未来将如何发展,教育如何体现其特殊性,在培养人方面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等问题仍然需要深思。

三、《高等教育学讲座》的启迪

读罢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学讲座》一书,在知识、方法和态度方面都有很大启发和收获。静水流深,理论寓于平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体会其中卓越而引人深思的思想;闻道求真,读开先河之作,观学科初始之貌,领略原始风采,探寻至道规律,感悟其中的态度与精神。

首先,在知识方面,《高等教育学讲座》是奠基石,乃高等教育学科建立的基础,紧密联系实际,理论扎实,知识浩瀚。对于初步踏上高等教育研究道路的初学者而言,宛如北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仿佛置身一门学科建立的初期,回望启程之路,继续学统的传承与发展。书中的一字一句都反映了作者丰富的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基本特点、基本体系和内容,到两大教育基本规律的提出、梳理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演进过程、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与内容,再到提出教学的十大原则、诸多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等,用直白而通俗的语言,揭示最深刻而真实的道理,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形成有很大帮助。

其次,在方法方面,在本书的学习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主要从历史中来,从比较中来,从实践中来。通过历史的梳理,比较的方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过去式、现在式和将来式,更好地形成完整而丰富的高等教育观,更深入地认识和解决现实中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就运用历史的方法而言,可以提供更厚重的基础,在历史沉淀中净化浮躁与功利,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理论,不仅简单停留在现象层面,从而更好地为分析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服务。就比较的方法而言,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在多维的学术视野中学会借鉴与思考,有利于把握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从而加强对自身的反思,使得问题的分析更加饱满和完整。就实践调查的方法而言,百闻不如一见,通过切身实地的调研和实践,真正了解高等教育现状,更具体地把握存在的真实问题,有助于增强理论分析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最后,在态度方面,正如书中所指出的“平时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即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克服困难,具有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并且,敢于对前人的科学成果,根据新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敢于怀疑’,但不是怀疑一切而是根据新的情况敢于设想、想象,敢于提出某些具有创造性的意见。”[15]191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踏实,一丝不苟,是就是,非就非,”[16]192“研究态度最根本的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负责精神。”[17]27潘先生在研究过程中也正好体现了这样的态度和精神,对于一般大众习以为常的观点如果有疑问也应大胆质疑,而不盲从,进行自己的批判与反思。比如,当一般“教育学”都把教育写成“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时,估计是作为“教育是生物现象”的反对命题从苏联译过来的。潘先生没有随大流直接使用这样的说法,而认为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写做“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18]31与此同时,本书的历史背景还体现出敢为天下先,敢于呼应实际需要,开创一门新学科的勇气。引领者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经过思考与实践,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挖出一条走出去的路。这样一种果敢与坚持,这样一种创新与闯劲,都是值得后辈学习和秉承的。

猜你喜欢

讲座学科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学科新书导览】
题解教育『三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