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塬上》中的电影意象

2019-02-20王怡晨

视听 2019年1期
关键词:朱鹮水泥厂秦腔

□ 王怡晨

意象本是文学领域的一个概念,之后引申到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意象理论应用到电影的分析解读当中是无可厚非的。游飞认为,“电影视听语言与文字语言根本性的不同在于:电影视听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同体的,即视听语言本身就包含了符号意义。也就是说,电影的意象必须以形象为依托,而电影的形象只在被赋予了符号价值之后,才能成为具有表面价值的意象。所以,电影意象在一部影片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在电影中,场面调度、道具、光线、色彩、声音都可以作为意象出现,造成电影隐喻效果。也有学者认为在较宽泛的意义上说,能够在电影中具有深刻表意效果的电影手法或道具,甚至是电影角色本身都可以认为是电影的意象。由此可见,电影意象是以形象化的方式出现,并对电影语言进行隐喻和修辞的。

电影《塬上》由钟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是新西部电影的典型作品,这部影片荣获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影片讲述了记者康文因报道家乡水泥厂污染事件,使得水泥厂停产整顿,全村大部分人陷入经济危机,后来,他想再次回乡报道朱鹮时,和开办水泥厂的任万鹏等人发生激烈冲突的故事。影片人物形象真实且富有多面性,每个人物都处于矛盾、纠结与变动当中,善与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这也使得影片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一、“钱”与“命”:意象间的矛盾

影片《塬上》利用电影意象之间的相互对峙,表现出生存环境和个人利益间水火不容的关系。要钱还是要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在影片中,“朱鹮”与“水泥厂”是一对无法调和的主要矛盾。朱鹮,在原家沟人心里是一种神鸟,影片中提到:“(朱鹮来了之后)天旱也下雨,家里有人得了怪病都好了,闹分家的也不折腾了。”但是,“自从任万鹏办了水泥厂,啥鸟也看不见了。”故而水泥厂天然与朱鹮处在对立面上,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朱鹮”意象的特点:一是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一旦遇到污染,朱鹮就会向其他地方迁徙,导演也曾提到他之所以选取朱鹮就是因为实际上朱鹮是一种非常娇气的鸟,对环境非常敏感。二是朱鹮在原家沟人的心目中代表了幸福、安康。将这两点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很轻易地领会导演的意图,生态环境才是决定人们生活幸福与否的关键。

在影片的开头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康文到婶子家,婶子拿烟给他抽,康文拒绝了,婶子抽了一口却一阵咳嗽,这时康文拿出了给婶子带的药。这里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意象——“烟”和“药”,康文给生病的婶子带药的举动,象征了以康文为代表的环保主义者为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的原家沟做出努力,而婶子对药的态度则是认为没用,又开始抽烟,象征着在欲望之下的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是拒绝的,认为康文的举动是徒劳无功的。同样,在原家沟出现的并不是一只健康的朱鹮,而是生病了落在那里的,恰恰影射了原家沟病态的生态环境与人性欲望。建造水泥厂之后,朱鹮再也不会出现在原家沟,也正隐喻了人们在利益与欲望中沉沦之时,幸福也会愈来愈远。

二、“水泥厂”:意象的自我对峙

影片中除了意象间水火不容的对峙之外,还存在着水泥厂这样一个自我矛盾的意象,一方面,因为水泥厂的存在,原家沟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村民身体状况堪忧,但另一方面,整个村子的经济都是靠水泥厂带动的。在水泥厂停业的那段时间里,为了维持生计,映辉外出打工,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原老师的孩子到浙江打工,没人照顾重病的原老师。而靠着水泥厂发家致富的任万鹏,为全村一半的人解决了工作问题,还请了戏班在原老师的葬礼上唱了三天三夜,为希望小学捐赠了篮球场和电脑。

靠水泥厂为生的以任万鹏为代表的原家沟人也是如此,其内心的纠结与矛盾正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辩证来看任万鹏的形象,他并非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破坏环境的利己主义者,却是最懂原家沟的人。任万鹏是水泥厂的厂长,但是在刚接到发现朱鹮,康文要回来报道的消息时,他兴奋不已连说了几句“这是好事啊”,他说:“说不定,跟旁边的玉屏县一样再划个保护区。水泥厂再一撤,青山绿水。”我们可以看出任万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时,却突然被吴栓牢一句“民以食为天”拉回了现实中。在残酷的现实问题面前,任万鹏狠狠地掐掉了手中的烟头,陷入了沉思。在这之后,任万鹏就明白了自己的水泥厂就是全村的经济支柱,如果没有水泥厂,全村人连生存都不能保证,于是爆发了与康文的激烈冲突,极力反对康文报道朱鹮。但是在影片的最后,任万鹏看到朱鹮在水中嬉戏的场景,却又感叹道:“朱鹮可真美啊。”这一幕反转,深刻地揭露出了任万鹏与原家沟人内心对青山绿水的渴望和对生存问题深深的忧思,而这也恰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正在面临的艰难抉择。

三、“秦腔”与“原老师”:灵魂意象的内心映射

意象间不仅有对峙关系,更重要的是意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才更突显了矛盾。电影巧妙地运用意象,将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是具有画面感的意境。其中最为突出的秦腔与原老师这对意象,从雯雯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原老师是极爱听秦腔的。在影片中,秦腔与原老师这对组合意象共出现了四次,相生相伴,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影片的意境。

在影片中,原老师的形象只被康文一人所见,当他的情绪发生强烈的起伏时,原老师就会出现,可以说,原老师就是康文内心的映射。原老师形象第一次出现是在同学聚会康文和任万鹏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后,随着秦腔《斩李广》中“七十二个再不能”的悲怆腔调,原老师出现在了塬上,体现出康文矛盾与复杂的心情。梦境是自我的反射,而原老师意象的第二次出现正是在梦境之中,康文做的事情被原家沟村民认作不可理喻,吴栓牢给自己找了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小时候任万鹏打过康文,所以康文才会报道水泥厂的事情来报复任万鹏。在吴栓牢跟康文讲这件事情的时候,镜头缓慢地推向康文,康文陷入了沉思。在这时,原老师又出现了,在原老师带着康文走的时候,又响起了秦腔之声。我们看到的是原老师将康文的奖状撕下来,实际上是康文自己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对原老师的喜爱产生了愧疚之情,在多重事件的影响下进行的一次自我否定。原老师第三次出现,是康文发现尚青生病后,他内心非常矛盾,不知道是否应当继续报道朱鹮。

透过原老师的行为我们可以反观康文这个人物,不管是他一心想要逃离家乡还是他一心向往北京,他都是一个游离在外的形象,他不属于任何地方,任何地方也没有包容过他。康文在他父母坟前祭拜时,原老师的意象第四次出现,原老师在出殡之前原谅了康文,这也预示了康文从游离在外到回归家乡的转变。

四、结语

《塬上》虽是一部小成本的影片,但导演借用原家沟生态与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小见大地揭露了现实生活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到底是要生存还是要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借用导演的话说,“我们没有什么野心期望能够改变什么,我们只是呈现出生活真实的现状,但这至少能够让人们思考,我们该怎么面对污染,面对生活的苦难,面对未来。”

猜你喜欢

朱鹮水泥厂秦腔
水泥厂电气设计节能措施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水泥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和防雷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朱鹮 从7到1000的生存跨越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水泥厂风扫煤磨机的永磁直驱改造
优雅的朱鹮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朱鹮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