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美育课程现状以及对策研究
2019-02-20王晓彤
□ 王晓彤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有广义与狭义两种概念区分,广义的美育指代任何学科,因为美无处不在,因此任何学科教育都具备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狭义的美育则主要指代专门有关审美的课程教育,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体验美感,带领学生欣赏美感及创造美感,多为艺术类课程,比如音乐课、书法课、美术课、影视课程等,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美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美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我国的审美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注重乐与诗,这便是美育的一种形态。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正式将美学设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王国维提出“教育之事亦分三步:智育、德育、美育是也”①;蔡元培指出“美育者,运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②,美育思想逐渐得到传播。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其中专门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③,之后美育变成各个学校重要的建设课题。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只追求物质享受,急功近利,忽视精神文明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学是人类最先进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场所,孕育着社会最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的教育不能仅仅包含专业知识,还必须考虑大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审美教育含义深远,所囊括的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社会美让大学生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程,了解人类文化与技术的深沉与韵律;自然审美的培养可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体会到人类与自然的关联;艺术审美教育是大学美育最重要的环节,学生们可通过对艺术品的认知联系实践,让自己成为美的创造者。
(二)大学美育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席勒曾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④席勒将美育看作文化、道德与修养的基础,认为没有审美能力的人不可能进行理性的思考。美育还是培养道德的重要环节,柏拉图曾说过“美就是善”,大学美育通过教授大学生什么是“美”,引导他们认识什么是“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是息息相关的,以影视艺术作品为例,一部优秀的电影中必然包含了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展现,也包含了善与恶的展现,正是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美学体验让这部电影呈现出艺术美。审美教育的过程可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枯燥,循序渐进地让大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真善美的含义,以此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大学美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建筑、图画、音乐、自然物的审美活动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感知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现在大学生们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业与就业压力,很容易产生焦虑、敏感、抑郁等情绪,审美教育可以刺激个体的感官愉悦,以此达到抒发内心情感、调节心理状态、完善人格的作用,因此,大学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大学美育现状
(一)课程设置单一,不受重视
目前我国大多数综合性高校的美育课程都是以通识选修课程的形式开设的,选修课给予学生们较大的选择权,却也为后续深入教学带来了难度。选课结果具有随机性,以A 大学为例,每门通识选修课的最大学生容量为240 人,全校学生的总人数约为24000 人,每学期的通识选修课数量有限,个别受欢迎的课程必须由学生在线抢选,选课人数众多,不少学生难以抢到心仪的课程。另外,学校对不同的选修课进行了积分划分设置,有一些同学即使对美育课非常有兴趣,但为了满足其他平台的教学积分,不得不去选择其他课程。学习是一个从浅入深的过程,选课的随意性也让美育课程教学没有连续性,很多同学对选修课了解不足,未必就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课程。
总体而言,高校对美育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以A 大学为例,美育课程主要分为音乐类课程、影视类课程与综合类课程,音乐类包括“欧洲音乐史”“世界名曲鉴赏”“网络音乐鉴赏与研究”“合唱艺术”“声乐艺术”“合唱与指挥”等;影视类包括“奥斯卡电影作品赏析”“动漫欣赏”“世界经典动画作品赏析”;综合类课程有“大学美育”。总体而言,课程设置单一,审美教育包含多种形态,但由于师资等问题,只能局限于音乐与影视类的教育,学生们的可选择范围较小。另外,教学内容分散,无法形成教学体系,大多数课程都是欣赏与鉴赏类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浅显,也没有给学生们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
(二)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实践机会
当前我国美育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还处于单一的“教师授课—艺术作品欣赏—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中。以A 校的“世界经典动画作品”赏析为例,教师一般会在课堂上首先利用PPT 等多媒体手段讲解经典动画的审美要素,然后带领学生欣赏动画作品。由于学校的多媒体放映设施落后,影片的色彩、声音等元素所呈现的效果都比较差。在欣赏完影片后,教师会继续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学生则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的专业教育课程通常会辅以各种实践活动,可通识审美教育的配套实践活动与机会相对而言就较少。以A校为例,为数不多的美育课程中,只有音乐类的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机会,除“合唱艺术”以及“合唱与指挥”等课程,还成立了合唱团,学生们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歌唱实践。可影视类课程的实践活动就相对匮乏,学生社团偶尔也会组织观赏影片的活动,但还是游离于欣赏类活动,与课堂上的影视欣赏活动别无二致。虽然学校每年会举办微电影大赛,但参加的都是艺术学院的专业学生,其他学院的学生热情缺乏,也没有相应的设备支持,因此很难响应老师的号召来参加比赛。另外,A 校的美育活动大多局限于校内,没有相应的校外实践活动做支撑,缺乏与外界的沟通,总体而言显得非常流于形式,缺乏多样性。
(三)学生审美素养较低,层次不齐
审美教育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较为缺失的一环。一方面,社会大环境让学生、家长与老师们急功近利,专攻文化课;另一方面,美学教育需要较高水平的教育设施与师资进行支撑,教育水平低的偏远地区连文化课的维持都颇有难度,更谈不上有什么美学教育,因此我国很多学生都缺少美学教育经验,甚至直接是空白。到了大学阶段,虽然学生们对美的感受有着强烈追求的欲望,但由于从小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审美培养,大多数学生的美学素养较低。再加上大学美育课的随意性,老师无法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美学素养情况,很难针对学生进行教育设计,只能从整体把握,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前文提及现在大学美学通识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还缺乏层次,想深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实在是难上加难。
三、大学美育的可行性对策
(一)丰富课程设置,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由于师资等原因,大多数高校的美育课程设置太过单一,以A 校为例,基本只局限于音乐与影视类课程。因此课程设置的丰富性是美育改革的基础,学校应该逐步建设不同的美育课程体系,书画类、摄影类、话剧类、时装类等各种课程均可以被提上日程。另外,在不同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层次,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美学素养的情况选择。除了最基本的欣赏类课程,应该开放更多的实践类课程,让学生有机会从“欣赏美”转化为“创造美”,全方位提高美学素养。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及最新教学理念,课上与课下教学活动相结合
新媒体APP 的应用以及最新教学理念也可被用在美育课上。近些年,手机的运用促进了新媒体的开发,各类教学APP 层出不穷。以A 大学为例,超星学习通已经被运用在各个课堂上,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也应用颇广。翻转课堂强调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们注重预习与复习。以影视类课程为例:老师可以在课前先在学习通上上传大量影片的背景知识、创作团队以及风格流派的信息,并且录制学习小视频让学生们观看,达到预习的效果;随后在课堂上观看影片之后,再利用学习通与学生们进行多样化的互动交流,避免讲解过程的枯燥;最后再在课后利用学习通软件带领学生们进行复习,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活动建设
除此之外,更多的校园实践活动建设势在必行,尤其是针对新的美育课程设置,需要配备相应的校园社团与活动。比如摄影类课程可组建摄影协会,话剧类课程可专注于话剧协会,这些校园社团是课堂以外良好的补充教学环节。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联合校外的企业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实践机会,比如与市美术馆、博物馆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或展览。学校也可以请一些社会名人来做讲座与表演,让学生们对艺术美有一种直观的认知。学校需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艺术节赛,一方面可为学校争取荣誉,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有机会进行美学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历史发展需求与定位举办一些艺术节庆活动与艺术比赛,这样可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完善美学教育体系,提高美育受重视程度
美学教育不应该只存在于高等院校,国家、政府与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建设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一系列美学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美学教育体系可以为后续美育工作打好基础,相关部门应该切实做好美育宣传工作,让美学教育不再游离于专业课教育之外,从而不断提高美育的受重视程度。
(五)引进师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资质
前文提及,现阶段大学美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大多比较落后,这是美育课程不受重视的直接结果。从学校、老师到学生都应该反思美育课程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提高对美育课程的重视度。为了支持美学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应该多吸纳不同艺术专业的老师,以此给美育课程提供师资。高职称和高学历的教师人才是美育改革成功的基础保障。另外,学校还可以对教师们不断进行培训,一方面让他们领会美学教育的前沿情况与方法,另一方面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水平。
四、结语
我国的各类院校虽然都设置有美育课程,但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对学生们的启发也很有限,这主要源于人们一直以来对美育课程的忽视。大学美育课程的发展应从丰富课程设置与层次开始,再兼以实践活动建设,并且需要学校与老师的大力引导。
注释:
①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08.
②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③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N].人民日报,1986-04-05.
④[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