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社交中“动物”话语的视觉生产与情感结构

2019-02-20朱盛兰

视听 2019年8期
关键词:话语语境建构

□ 朱盛兰

雷蒙·威廉斯在定义情感结构时认为其是一个时期的文化,“它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带来的特殊的、活的结果”①。可见,情感结构是社会特定时期人们一种生活方式的表征,是某个时期的文化,与每个个体均相关。同时,作为一种结构的存在,它是一种连接个人与社会、组织的媒介。这样的情感结构总是在不断变化,处于塑造和再塑造的复杂过程之中,反映了一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意义与价值。

视觉文化的发展使图像成为人们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既是人们特定的话语表达方式,又满足了人们特殊的情感交流。于是,在社交网络上兴起了别样的话语形式,比如“今天你要加油鸭”“冲鸭”“爱你鸭”等,此类话语形式在网络社交中的使用打破了传统话语的表达方式,同时还伴随着表情包的运用形成独特的文化形式。因此,“动物”话语及其视觉图像在网络社交中的运用也是当下这一代人的情感结构。本文将借助王雪晔在以“秽”抗争中的分析框架从“动物”话语本身的含义、“动物”话语的视觉文本产生来探讨其背后的情感结构。

一、“动物”话语的涵义

“动物”话语广泛流行于网络社交,与话语本身的特点有着莫大的关系。其话语的使用并非源于当下的网络时代,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已经使用“动物”话语进行文学创作或日常的交流。早期的《山海经》《尔雅》《说文解字》都有涉及“动物”命名的话语文章,比如《山海经·南山经》中的“有鸟焉,其状如袅,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名自号也”。后与民族文化结合,出现了典故、地名、人名以及詈语等,王充《论衡·说口》“日中有三足乌”中的“三足乌”是太阳黑子的形象②。此外,还有男女命名中的“虎”“龙”“凰”,《诗经·小雅·青蝇》中的“营营青蝇”等。这既存在着人们的感性认知,又有形象化的理解,一方面指称了“动物”本身的概念含义,另一方面,在社会化语境中,赋予了其文化的意义。随着语言系统的发展和话语情境的变化,“动物”话语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网络的快节奏、碎片化以及简短化建构了新的交流情境,转变了话语的表达方式,以满足新语境环境中群体交流的需求。于是以谐音作为生产方式的“动物”话语占据各大网络社交平台。比如“今天也要加油鸭”“加油鸭”“有猫饼”“马住”,将“鸭”“猫”“马”等动物词汇与语意表达相联系,重新赋予了话语新情感。此类表达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一些网络词汇,如“狗带”(go die)、“爱老虎油”(I love you)等。可见,网络社交中“动物”话语是以“动物”的名称词作为语言的表达方式,采取谐音的形式,形成全新的“趣味性”话语表达,也因网络社交的隐蔽性成为了一种人们表达情感诉求的方式。因此,以“动物”话语来表达情感的话语和视觉文本,不仅建立了自身的表达空间,还建立了一种视觉化的情感表达方式,产生了一种新的情感结构。这样的情感结构表现手段是区别于传统的“动物”话语和“动物”话语的视觉文本,那么“动物”话语的视觉文本又是何种形式与生产机制呢?

二、“动物”话语的视觉生产

在网络社交中,“动物”话语最直接的视觉形式是表情包,表情包作为视觉文本可以说是一种多元素的组成方式。在视觉修辞的研究机制中,对于图像文本的生产,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刘涛从意指概念、隐喻、语境、意象等方面搭建了气候传播与视觉修辞的理论框架③。本文将从原型和语境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动物”话语的视觉生产和意义的建构。

一是根据“动物”话语的视觉原型生产视觉文本。“动物”话语的视觉文本的生产通过原型征用或是“动物”原型符号的运用来建构图像及其意义。原型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动物”话语的图像文本中,通过“动物”词汇对应的“动物”原型作为视觉原型,如带“鸭”字的表情包中无论是“冲鸭”“苍天鸭”“好鸭”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文字,其视觉图像皆以鸭子的实际形象作为原型生产视觉文本,不仅增强了视觉的直观感觉,利于沟通,而且有利于增强交流的趣味性,从而引导使用的认知方式,使其对图像文本心领神会的同时,在原型下隐藏着情感,能激发个人的情感能量,引发共鸣。

二是视觉文本的语境重构。符号必须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而且它还能够“脱语境化”和“再语境化”。“动物”话语的图像生成并非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一定的语境和意象进行转化,将经典的卡通“动物”形象再次运用于新的现实网络语境中,进行二次加工,创造出新的内涵。比如“加油鸭”的系列表情包中有经典的唐老鸭形象,借用了经典的历史文化语境,再语境化,重新建构了新的话语意义。因此在网络社交的语境中,其社交的话语也发生着重构,以此来促进交流与情感的表达。

三、“动物”话语中的情感结构

情感结构作为一种文化,其主体是群众,就如威廉斯认为的文化是一种物质、知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动物”话语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视觉文本,皆是人们生活交流的产物,且区别于一般的表现形式,因此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群体与文化,“动物”话语的使用以及视觉文本的产生是新生代网民的交流方式,既是该群体建构的文化形式,也是一种新的情感结构的生产。

一是“动物”话语的使用带来了身份区隔。“动物”话语与表情包是基于动物形象产生的话语形式和视觉图像。由于话语表达方式与视觉图像的生产方式的不同,且不同的群体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其编码与解码也存在差异,因此产生了身份的区隔。这样的区隔表现在视觉文本的内容以及话语的表达方式上。“动物”话语的表达形式即是使用动物词汇“鸭”“猫”“猴”等来替代传统的“呀”“毛”“好”,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必然不会接受与使用。在普遍的认知中,此类话语表达方式不符合传统的表现形式,但是这种个性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是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标志,会产生“同类对话”的认同感,也会产生对“非我族类”的排斥或者是不认同感。

二是对主流文化的抗争心理。“动物”话语的视觉文本作为表情包在网络社交中被广泛使用,可以说它是新生代网民交往、行动的话语和武器。表情包的建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把物体重新进行排序和语境重组来传达新的意义”(如旧词新意和转类词)④,“动物”话语也具有类似性,以此彰显青年群体的个性。因此,“动物”话语的使用不仅带来了身份的区隔,也指向了主流文化。“动物”话语和视觉文本在群体之间的使用形成独特烙印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其解构意义要远大于建构意义。情感结构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共同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被习得与认同,但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被重塑与更新。

四、结语

“动物”话语及其视觉图像在网络社交中的应用,是不同群体建构文化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原型产生还是语境重构,皆展现了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动物”话语的发展方式及其内涵的转变。“动物”话语作为表情包的传播方式是适应于社会的发展记忆群体的需求,虽然表情包是一种视觉图像形式,但也是一种符号系统,网络话语与表情包一样,其表现形式与承载意义仍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图谋着网络亚文化的突围⑤。“动物”话语的运用与变迁最终还是根植于社会发展的变化,但是这样的文化建构以及群体意义的生产皆是情感结构的产生与变迁。

注释:

①[英]雷蒙·威廉斯.漫长的革命[M].倪伟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57.

②谭志汉.迷人的“日中乌”——兼谈日地关系[J].天文爱好者,2009(10):42-25.

③刘涛.“传播环境”还是“环境传播”? ——环境传播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框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07):110-125.

④张宁.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9):126-131.

⑤彭兰.表情包:秘密、标签与面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04-110.

猜你喜欢

话语语境建构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