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画面拍摄与编辑的新思路分析

2019-02-20牛明

视听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民生受众

□ 牛明

近年来,民生新闻受到观众喜爱。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极强,人文表达方式也显得更加独特,可以借助视听兼具、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新闻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在民生新闻拍摄和编辑过程中,各大媒体需要放低自己的心态,做到视角下移,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强化新闻内容的感染力。

一、民生新闻拍摄的基本特征

民生新闻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两方面:画面和语言。在语言表达上,主要以新闻主持人为主,而画面的采集,则依靠摄像人员的现场捕捉。画面可以对民生新闻内容进行辅助传达,强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画面镜头具备明显的限定性特点。画面拍摄可以强化受众对新闻的认知,但由于时间发生具备明显的一维特征,无法在同一时间段内拍摄两个画面。因此,在民生新闻画面捕捉上,就需要摄像记者对镜头的重要性进行合理判断,从而更好地抓住关键镜头。另外,民生新闻的拍摄画面具备短暂性特征。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主要是基层群众,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任何彩排,事件发展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导致能够准确拍摄到的信息较少,因而需要摄像记者在采访的同时捕捉信息点,事后拍摄相对应的画面辅助后期编辑。

二、民生新闻编辑中存在的问题

(一)编辑思想陈旧,空话过多

部分观众不喜欢看电视新闻,是由于电视新闻存在太多的文字、数字堆砌现象,给人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例如“公安部门从2017年开始,对社会突出问题展开专项整治,破获了很多刑事案件,并在全城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题管理,使得很多不法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些语言大多数是没有信息含量的空话、套话,很容易给人一种敷衍的感觉,没有将新闻的真正意义展示出来。

(二)编辑模式老套,表现力较差

很多电视新闻在制作和播出上,使用同期声出字幕、画面加解说的形式,无法将创新性特点展示出来,更不具备美观性。如果编辑人员可以在制作上提高信息样式的丰富性,例如借助图表、动画等形式对新闻内容进行展示,可以大大增强新闻的可视性。另外,从新闻内容的表现角度来说,单一的题材也影响收视效果。例如在某档新闻节目之中,总共播出的新闻数量为10 条,其中有8 条集中在会议报道上,这种单一的会议镜头和时政消息,无法将观众的观看兴趣激发出来,从而拉低了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三、民生新闻画面拍摄的新思路

(一)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段应用

民生新闻虽然在制作和播出上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实际拍摄手法的应用上,特别适合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可以让民生新闻更具画面感,这也是民生新闻拍摄过程中的一种合理化创新。由于新闻类型不同,与之相对应的拍摄手段也不同,但从民生新闻制作角度来说,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极为常见,可以激发民众的观看兴趣。例如在调查类新闻的画面拍摄过程中,拍摄人员往往会采用参与式的记录手段,将相关事件、人物以及故事整体脉络呈现出来,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民生新闻的拍摄和记录,与纪录片拍摄手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二)多角度拍摄手法

民生新闻报道的对象大多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在画面采集上,往往涉及很多与故事相关的情感生活。在拍摄一些人物心理活动以及内心情感表露画面时,除了要求摄影师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同时还要有高超的拍摄技术相辅助。例如在具体人物刻画过程中,摄像记者不能仅仅将关注点集中在事件主角身上,同时也要将配角的作用展示出来,因为生活中的每个个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做好镜头的划分工作,将其分解成介绍性镜头、关键性镜头以及资料介绍镜头等等,借助于这些镜头将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呈现出来。多角度拍摄可以增加新闻的立体感,将主角的内心情感和活动展示出来,刻画出新闻细节,这样新闻整体将会不再单调,结合完整的故事情节向受众传达新闻内容,展示出人性化的拍摄特点。所以说,在民生新闻画面拍摄实践中,多角度拍摄手段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三)暗访式镜头拍摄

近年来,暗访式镜头拍摄得到了普遍应用。民生新闻内容的陈述十分注重证据,在新闻内容呈现上,应该做到精准拍摄,但由于很多特殊因素影响,很多场景不能进行公开拍摄。想要完成新闻报道,往往需要这些画面的支持,因此,在民生新闻内容制作上,讲究“拍摄就是硬道理”。受此影响,暗访成为了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真实性和收视率的重要拍摄手段。通过暗访拍摄,不仅可以将新闻信息进行有效传播,还能将观众观看新闻的欲望激发出来。另外,借助暗访拍摄,还能有效保证电视新闻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不易激化矛盾,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四)注重现场同期声音的录制

民生新闻关注的重点是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对每天发生的人情冷暖、喜怒哀乐进行记录,并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电视新闻工作者在与民众进行交谈时,人物同期声的加入可以将现场气氛展示出来,而且有环境声的活动画面能够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还能将电视新闻的感染力展示出来,强化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五)空镜头的应用

空镜头往往应用在写景和写物上。一般来说,电视新闻中的景观呈现主要以全景和远景为主线,工作人员将其称之为风景镜头。另外,空镜头在很多影视作品呈现上也比较常用,主要包括几方面:其一,对事件的发生环境进行介绍。例如繁华城市中的路灯、寂静的山林等,可以展示实际故事发生的时间;夕阳、月夜以及朝霞等等,能够对人物情绪进行烘托。如果空镜头可以得到适当应用,展示出画面的形象感,就可以引发观众的联想,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同样的道理,在民生新闻表达上应用空镜头,可以起到深化新闻主题的功效,还能提升新闻的可信度,强化其说服力。例如在揭露贫困县区购买大量高级轿车事件之中,工作人员可以先将镜头对准高级轿车,随后拍摄政府门前“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展示出极强的讽刺效果,强化电视新闻的感染力。

四、民生新闻画面编辑的新思路

(一)注重新闻画面的真实性

现代社会具备较强的信息化特点,自媒体行业发展极其迅猛,再加上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完善,人们可以依托网络科技来获取信息。民生新闻的素材拍摄要以当事人相关权益保护为基准,避免侵犯其隐私权。例如,在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经常会涉及一些未成年人,在视频画面编辑过程中,要运用模糊处理等手段,对其画面进行遮挡,确保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受到有效保护,同时避免其家人的隐私泄露。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确保新闻真实,才能将民生新闻内容的传播价值呈现出来,让民众了解事情的真相,传播正能量。

(二)输送新的观念和思想

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以人民群众身边事为主,有时也会涉及恶性事件和重大灾害事件。在新闻剪辑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尽量做到现场的真实性还原,但同时要对报道之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考量,如果画面过于残暴和血腥,可以借助模拟手段来展示。与此同时,电视新闻工作者也要注意报道视角,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新闻内容的思想性,达到教化和警醒世人的目的。另外,民生新闻主体剪辑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在于真实准确地诠释新闻内容,应保障镜头剪辑的合理性,避免有效信息的遗漏等问题。

(三)编辑模式的创新

新闻节目主创人员应借助更多的编辑形式,将新闻事件背后隐藏的内容揭示出来。例如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上,记者应深入实地开展采访和调查工作,获取更多的一手资料,并对采访时机进行合理把握,将新闻现场的画面和信息,有效传递给受众。如果民生新闻之中涉及一些专业内容,比如经济学内容,编辑人员还应将新闻消息之间的关联性呈现出来,借助图片对比和专家解读,展示出完善的新闻图景,从而帮助受众加深对新闻信息的理解。

(四)挖掘新闻内容的亮点

在新闻编辑过程中,要注重事件报道切入角度的独特性,这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具备更强的敏感性,能够捕捉到受众的收视需求。为此,新闻工作者要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了解受众需求,将民生新闻的亲和力和生活元素全部展示出来。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民生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