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旨向研究

2019-02-20魏锡坤林君敏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微时代成人现实

魏锡坤,林君敏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设计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

“精神成人”是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经过程,也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蕴意“不仅仅是指身体长高,也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以及领取身份证,更重要的是在价值层面上,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1]。大学生主体价值成长的精神内涵增长旨向涵盖了大学生以主人的觉悟自觉地构筑理性的批判能力,塑造合乎社会运行规则的道德品质构成,进而实现个体对自我人生发展现状的超越。由现实社会与互联网本质的结合而形成的“微时代” 不仅是现实社会思潮的“符号化”文化形态转型,也是对人的现实行为的“符号化”仿真,已然对现实个人的人生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内在的革命性影响。

1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核心要素

1)主体精神。

主体精神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关键前提,它能从思想高度引导人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层面寻求如何为个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存注入人生意义。主体精神从人本源性意义上规定着人之为人的总体构成,积极的自觉的主体精神成长对于实现大学生个体从 “生物学意义”的人迈向找寻自我主体角色价值的思想转变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人类的现实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是辩证统一的双重存在,“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2],也是思考“人与自我”双重关系问题的统一体。人一旦失去了主体精神生活的意义,那将导致人不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会沦落成纯粹的动物属性存在。而处于精神家园成熟与完善期的大学生,他们的主体精神的双重性则展露得更为突出。 在日常的大学生涯中,大学生习惯以现时代的人性自觉去适应并努力通过自身实践改革个体的社会与自然的心理行为和意识倾向,在日常学习生活上表现为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展露为个体主动挖掘自身能力去超越现在的自我的内在精神动力,且会本能地将自身的日常社会实践经验总结提升为改变现有生存状态的能力,从主体自身的思维生产逻辑培养为超越现实生存境遇的理想信念,自觉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寻找并塑造属于主体自身本性的精神世界。“微时代”是信息技术逻辑整合和数据传导联姻的结果,它从生产、形成和发展的始终都具有高度的操作性、兼容性、受众性和互动性,融合了现实主体的精神活动和行为目的性的物质空间一种新范式。人们可以通过“微时代”平台而以鲜活独特的心理感知去改变个人以往的行为风格,并以文化旅行的方式记录主体的虚拟精神生活,改变自我对世界关注的思维格局,这不仅从思想意识层面推动自我对事物接受方式的内生性转变,还囊括了人类的情绪、心态、目的和现实生活形态,重塑了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心态,折射出现实主体的不同精神成长变化和境遇。

2)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在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体验中有功能性的保障作用。能够引导人从“人与国家”层面去理性认识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国家历史变迁和“现代国人”行为。 大学生的理性批判精神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成熟度,是“精神成人”教育活动的内核所在,批判精神的常态化表征不仅是人对“现实规定性”的判断,也是人从思想层面对“现实规定性”的否定与超越。 研究表明,人在历经现实社会系统文化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具有批判个性的主体精神,并在其润色和支配下现实的人能够科学地对“现实规定”和现实社会实践“对象”反思,这是人的主体性精神觉醒和确立的纽带,也是人能够在反思中树立新的人生理想,积极融入社会,建构新的社会理想的桥梁。 可见,在现实的社会生存实践中,人可以自由地对客观“对象”进行日常思想上的反思与修复,从而推动自我生成克服各种不足,实现人的“精神性”对“生物性”的完美超越,完成一个自我的循环性超越,建构“完美人性”,迈向完满的人生新理想。“微时代”通过自身特殊的传播功能和形态的技术嵌套与相互叠加而对现实社会系统文化产生了跨时空的祛魅和延伸,使“现实规定”在传播介质中以碎片化的解读方式被分解、剥离、繁衍,通过改造网民的思维意识而引导虚拟空间的个体不断地以这种非系统性认知去构筑自身的判断思维,导致置身其中的人们逐步呈现出批判思维的碎片化、感性化和浅薄化存在。

3)道德基础。

人的精神自律源自道德基础,道德基础是“精神成人”核心所在,是引导人以自觉的道德心态去面对人生境遇,开展人生理想追求,以自律之行为改造自我、超越自我,塑造具有全人类格局的“现代国人”的根基所在。重视在精神成人教育接受过程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既是现代教育学原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从主体内心诱发对道德规则认同的根据,还是激发青年大学生从精神层面树立自觉维护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更是唤醒大学生自觉追寻高尚人生道德境界的必要条件。 “微时代”已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这也促使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目的产生了嬗变。尤其在多元社会思潮交融的“微环境”作用下,大学生的“非工具性”道德观因缺乏有稳定的实际价值观念支撑而逐渐被“功能化”思想所消解,优秀的道德文化在“功能化”和“工具化”的作用中逐渐被冷落,整个精神成人教育转向到纯技术性问题上,而使本应在大学生人格、知识和价值等层面进行熏陶和塑造的道德教育活动,跌落至无视道德人格培养的境遇。

2 “微时代”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影响逻辑

1)虚拟身份的多变性对大学生精神家园构筑的环境影响。

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载体的“微时代”以其碎片、匿名和主体自由等生存特质为置身期间的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个可用虚拟身份充分自由表达个人思想文化立场的宽大“场域”。身份不仅是每个人在其外形和内在精神层面区别于他人的一种自我本体表现,也是个体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独特标识,表征为个体代表了人在自我与他人交往、自我与社会发展、自我与自然交互中的作用和地位关系。“微时代”环境中大学生的不同身份建构已是一种常态化行为,由于网络空间的身份是经过不同网络科技处理的“符号化”存在,文化主体不仅可随意地隐瞒、修改或伪造自身真实的现实身份,还能同时以不同的虚拟角色存在于不同的“赛博尔空间”,这既为他们主动地创造条件接受虚拟思想文化产品,唤醒自我的主体认知,丰富精神生活创建了有利条件,但也对“微媒体”工具终端的规范与管理困境,致使不同国家的社会思潮得以在全世界相互“出口”成为可能。而“精神成人”教育环境治理的关键前提是明确主体和对象的身份,相反,没有明确的主客体角色身份,就无法稳定的、持续地开展治理活动,也就无法维持大学生良好“主体精神”塑造的内外部环境,使“精神成人”教育环境关系变得更加的复杂化,既降低了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的信任度和约束力,也消解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权威性,国外一些突破人性底线的不良思潮渗透甚至已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严重的“精神污染”和道德良知的破坏。

2)虚拟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助推个体心态的转变。

“人的认知是通过自有的认知图式经由同化和顺应机能达到对外界吸收理解的目的,这其中隐含着自我解释的过程。像信念固着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这样的心理机能在此期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3]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思想行为构成之中只有小部分是受外力控制的,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结果呈现的是不完全对等的心理状态,尤其是虚拟世界之中彼此的心态差异更大。现实的人的心态不仅仅维系着大学生自觉自主接受“精神成人”教育内容、维护学习秩序和建构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着大学生主动地将思想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根本要素,更是教育主客体之间一种思想情感交流的无声手段。“微时代”境遇下的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的主客体情感关系和沟通意愿有不同的凝聚渠道,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存在根本性的变化。“精神成人”教育的主客体情感交往既要求有“合群”的思想交互取向通道,又要保持主体文化情感表达“场域”的自我独立性。而各个虚拟思想文化“场域”不仅对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精神认知有建构功能,对人的接受心态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解构效用。大学生的接受心态在与“场域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中得以解放与重构,而心态的分化与重塑是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接受主体改变或控制自我内心接受情绪的一个管理过程,个体之间传统的思想文化情感系统传导契合点已转化为虚拟环境中的统一动力系统,并给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和生活带来“内化”的心态体验与“外化”的动力能力分化与重塑,由此他们开始变得不知如何判断,慢慢地从内心衍生了“随波逐流”的心态,腐蚀了主体情感成长的根基,甚至从心理抵触外界教育。

3)教育接受媒介的变化转变了主体的接受逻辑。

任何教育活动都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接受媒介才能进入连续变化着的接受者的某种期待视野。在连续简单的接受过程中,相关教育内容将被转化成接受者的批判性认知,由此,可能存在的被动接受将实现积极接受的转化,而在经历洗涤后且为接受者所认可的教育标准将激发超越现有标准的新作品生产或思想火花。因为,任何的教育活动只能是作为外因去引导接受主体的思维,诱发教育接受主体的思想“觉解”或“顿悟”。就现实社会接受逻辑而言,每个人都会通过各自的路径在自身生活的空间范畴内吸收媒介所传达的信息经验,进而形成符合自身精神特质的接受方式,包括个体的接受意识、态度、行为和习惯品质,从而确立个体自身受教育的接受逻辑。从教育效果维度来看,“精神成人”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是受教育主体能以主动接受的心态去认知自我,正确理解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确立“主体角色”的社会价值,通过教育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发挥教育的功能。而与现实社会不同,“微时代”及其技术衍生物的接收与设计过程必然包裹了维持与开发技术的现实的个人的“三观”、情趣取向和智商高低,裹挟着既得利益,由此,人类的接受逻辑因这些技术及其衍生物的介入而存在常态化的主客体日常交往关系的分化割裂,个体因技术利益的工具作用而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判断其他人的真实反应而开展接受逻辑的自我修复,也会时常出现心理情绪效应的延迟,影响主体接受目标的明确建构。由此,在网络信息技术深度介入的“微时代”和接受主体的身份变化莫测的共同作用下,受教育者的接受逻辑确定性也就发生了嬗变,影响了接受意愿与教育活动的契合点。

3 “微时代”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之要

1)尊重主体精神成长规律,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在思想领域指导或维持现实的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成稳定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支撑力量,对于身处全球化网络世界带来的思潮动荡的人们具有正确意识形态建构的导向作用,也是我国国民深层价值主体性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将个体精神成长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通过精神世界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而引领大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外化出空虚迷茫的自我,推动个体以精神活动为外化通道,帮助“自我”走上实有之路,有节奏的摆脱虚无,实现自身主体精神的成长,满足大学生对于追求稳定的精神支撑的日常需求。涂尔干认为:“通过教育成为的那个‘人’,只有成为‘个人’,才能成为‘人’。这个‘个人’的规定性,并非仅仅等同于社会化的过程,他通过理性认识和道德实践所开展出来的自由(主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才是其自身有别于社会必然的那个最根本的规定性。”[4]大学生主体精神形成的内在根据是生存环境、经验学习和教育对人自身的共同作用,内化为人在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认知,逐步形成人的人生目标、人生追求,影响着人的发展轨迹和信仰,进而成为符合特定的“个人”,这些目标的实现要建构在尊重主体精神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微时代”的形成逻辑决定了置身其中的“个人”不仅具有明显的独特个性,还展露了多重的主体自我超越的现实需求且“自我意识”膨胀,由此也决定了“微时代”社会境遇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主体、介体和客体三者间各要素量变到质变的相互融合作用的系统性渲染与聚合过程,需要我们从接受主体的价值观、精神需求、认知能力、情感和“超限效应”等层面夯实教育的接受基础。因此,教育工作应充分运用网络社会所赋予的“微时代”多维教育资源,形成具有“立体感”的“载体合力”,在“互联网+”社会实践范畴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媒体”中的话语体系,推动“微环境”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教育活动的相互渗透,甚至是无缝衔接融合,进而更好地创建“微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社区,引领“微社区”的文化思潮,塑造“微社区”成员的主体人格、激发学生潜能、唤醒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意识。

2)搭建能确认虚拟主体身份的实践教育“微平台”,培养符合理性的批判精神。

虚拟社会大学生“主体意识发生”的实际需求已呈现出“随时”、“移动”、“互联”和“自我”的态势,呈现出的批判认知是一种碎片程度高和依附性弱的风格。然而,人的整体性批判认知是现实的人基于对社会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体验后在精神世界形成的整体理解和判断。人的批判认知的生产、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实践源泉的给养,实践活动是人与社会的现实“物质”中介,不仅创建了人的现实生存世界,还在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的过程中使世界得以变革发展,使“人的自觉能力在意识性的生命活动中得以生成,不断实现并相互确证”[5],从而不断地证明主体自身是有精神意识的生命,虚拟实践教育的价值逻辑亦是如此,它是现实的人的批判认知形成的动力源泉,能够为生活在“微平台”的大学生提供“自我意识”的动力引擎,推动大学生“主体意识发生”的更替与发展。“微平台”的每个个体都会通过各自的信息技术路径在自身的虚拟生活空间内对其虚拟生存的综合环境形成自我对一切事物的基本批判习惯,从而确立自我的批判意识与批判行为逻辑,形成符合自身特质的批判精神,进而确立符合其所在社会环境的批判标准和系统性批判规律,这也凸显了虚拟实践教育在大学生精神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虚拟中介载体,虚拟实践能通过开发整体认知载体,改造人的虚拟认识,推动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提供人的“主体意识”发展保障和路径,管理着大学生的行为、情感、好知和意志,改变培养理性批判精神的内外化规律,影响主体的主客观思维和现实行为的统一,冲击人的整体性批判认知。总体而言,搭建能确认活动主体身份的虚拟实践教育平台能够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实现精神成长的目标,将大学生对批判的价值意义思考与理解融化到现实世界的历史背景中,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在虚拟的实际经验中反复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并创造虚拟环境条件,使自身可以实践的方式变革自我深层次的批判认知,解决现实存在和实现思维动态的统一困境,形成理性的批判精神。

3)关注人的道德发展维度,树立合乎大学生接受方式的道德教育理念。

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前在大学生道德基础培养的内容和方法等层面尚存在形式化较重的现实境遇。就教育内容而言,目前依然存在轻实践培育而偏重知识理论。而作为客体化与普遍化的人的精神理念建设规范和原则不仅对人的精神生活具有现实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工程具有强基固本的功效,理应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置于重要地位。然而,与理想信念教育知识化相辅相成的社会实践培育更需要高校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合乎接受规则和新需求的实践培育能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核养成、品格法则以及自觉遵守道德行为提供一个具体的非概念化的广阔土壤,进而使作为主体角色的大学生从人性的生物学层面蜕变为道德层面的社会存在。就教育方法而言,当前大学生道德品格教育仍忽视对接受主体内在的主体性动机的尊重而依然以灌输性教育为主,单一维度的灌输式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倾向于理论教育知识的强制性填充,展露的是接受主体的被动接受方式。这种教育方法是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而非内化于接受主体的硬塞式教育方法,对于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目标的效率较低、效果有限,是对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的藐视,使受教育者不仅失去主动汲取教育内容的觉解,也可能催生接受客体的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逆反心态,有悖于“精神成人”的真谛,对大学生通过价值观建构而形成具备自由抉择和独立担当精神的“德性”具有消融作用。因此,要树立合乎大学生接受方式的道德教育理念,立足于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动机的目标,鼓励大学生主体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原则下积极参与,培育道德自律品格,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进而在具体的道德实践轨迹中“振奋道德的动机”,明确“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6],充分挖掘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诉求,把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动机等内核,尽力创造能够使大学生依照一定的道德规则自觉地将个体的道德意志外化为现实行动的条件,帮助现实的个体明确道德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意义,避免人的培养迈向单一维度,塑造具有独立性的精神品质,把大学生的道德品格引向纯粹的道德境界。

大学生涯发展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积淀的关键时期,将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问题置于“微时代”环境中进行审视,既是“互联网+”发展趋向的要求,也是辩证看待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特征和形成演变逻辑的需要。因而,综合运用新时代所赋予的新资源,必能推动大学生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轨迹,明晰大学素质教育之灵魂所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信念、价值理想和道德信仰,催生大学生实现自我超越的个体价值取向,实现大学基本功能和使命。

猜你喜欢

微时代成人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成人不自在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Un rite de passage
现实的困惑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