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SRP实施策略
2019-02-20肖冰,何芸
肖 冰,何 芸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规划处,广东 佛山 528333)
“钱学森之问”提出之后,创新教育成为了很多本科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同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高校“双创”教育更加深化发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联盟也于2015年正式成立,高职院校全面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创新竞赛项目越来越多,很多院校还搭建了创业一条街、创业基地、创客空间等平台,一批批的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也纷纷立项建设。但是如火如荼的“双创”教育背后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匡瑛等人认为当下的“双创”教育主要聚焦于创新项目竞技和创业行为结果;并且“双创”教育存在于专业教育教学之外[1]。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学生受益面小,资源不完全开放也是当前“双创”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了深入开展“双创”教育改革,探索教育功能最大化发挥的途径,SRP(学生研究项目,Student Research Project)的教育形式逐渐受到关注。
1 高职院校实施SRP的理论支持
SRP(Student Research Project),旨在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研究项目,开展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实践,获得项目研究的基本训练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有些本科院校实施的是SRT,T即training,更偏重于对本科学生科研方法的训练;有些院校的SRP,P即program,也是偏重于科研方法、程序、规则的训练。笔者认为,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更多地是希望他们通过参与项目获取实践探求的经验,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文采用了Project的提法,也包括了某种工程项目和实际课题的含义;Research,本义是科学研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更是指一种思维参与下的探究过程,更强调学生“在做中学”,进而体会创造的乐趣和实践的价值。
1.1 思维培养与经验获取
创新是以创意为基础的,通俗地讲,就是首先要有idea,它是一种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破旧立新的意念和思维方式,具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创新。思维是有意识地、努力地发掘所做的事与所造成的结果间的特定关系并且联结起来。只有这种有思维参与所获取的经验才有可能称之为研究,如果没有经过思维所获取的技能,就会使一个人受常规习惯或者权威的控制,创新根本无从谈起,学者杜威认为,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2]。
但是思维不可能以某种知识或者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这样获取的间接经验在运用到实际的情境以前,是缺乏充分的意义和现实性的。SRP以学生主体的研究探索为学习知识与形成能力的方式,学生不是通过被告知而学习,是通过解决问题而学习,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的思维训练和动机激发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项目有目标,又要完成结果,它促使人思维,要求有稳定的、理性的目的意识,可以使行为不至于陷入机械的或任性的状态。经验不是由他人传授或其他方式获得的,而是通过亲身参与行动后所获得的一种主观体会。教育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这种具有探索和思考的学习方式才最符合学习的本质,也包涵了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最有利于潜能的开发。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建立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活动、思维和知识是结为一体的,经验和知识是统一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教育上曾经证明有效的改良方法就是,知识科目不但不和主动的作业对立,而且代表实际作业的理智化。
1.2 知识科目与无界合作
虽然学科的基本结构使整个学科的知识易于理解,易于产生学习的迁移,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不能将学科的划分教条化,专业划分不仅以学科为基础,也是行业技术、职业门类、生产分工的划分,在科技迅速发展,职业内涵不断变化,行业跨界重组的今天,高职教育专业的划分不是内在的,更多的是条件性的。因此,突破这些专业藩篱、以项目的方式组织教学,本身也具有科学性,正如进步教育认为,生活即教育,在活动中学习。
同时,不同思想、知识的相互交流、融汇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汲取各派之长,创造多专业交流、融汇的环境,提供多领域方法的借鉴、启迪,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SRP可以突破常规教学的组织形式,用项目的方式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打破专业、班级的壁垒,超越原有知识体系的限制,通过完成项目建构知识和经验体系,学生原有的思维和技能可以得到交流碰撞、促进由单一的认知转向跨专业的知、情、意、行并举,以项目促进学生对职业实践多种因素的把握,从而形成方法能力和关键能力[3]。
2 高职院校实施SRP的现实需要
2.1 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
一直以来,研究是神秘、陌生的,总是与概念、公式、定理等联系起来,让人觉得枯燥、玄奥,被认为只有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才能沾边的东西。国内学生一般只称自己在学习,而不会说自己在做研究,而事实上做研究能培养独立思考、组织素材、运用方法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别于专家、科研人员的研究,学生研究是侧重于以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以马斯洛分类来看,学生的创造不同于专家、科研人员的专业创造,属于自我实现的创造。以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为首要,问题研究的科学价值次之;探究过程的体验是最重要的,得到的结果不是最关键的。对于学生研究项目,作为教育者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是否通过研究项目培养了研究的意识,是否通过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了积极的体验,而不是在意项目本身有多大的价值,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结果有没有产生社会效益。
2.2 设定条件与解决问题的培养
现实世界里,实践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学生最需要学会的是在各种未知情况下怎样做决定,而这正是我们作为教育者不知道怎样教的东西。通过实施SRP,学生接触的项目都是真实且相对完整的,这最大限度地区别于普通课程体系中预设的实训项目,学生在做项目时就必须首先关注前提和条件,厘清这些问题的情境是选择解决方法的前提,这也往往是专业实践者面临的核心。问题设定本身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反而要依靠框定问题情境的非技术过程,协助我们组织与澄清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途径[4]。
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面对的是不确定的未来,环境变化多端,行业边界模糊,导致了预设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如果我们详细了解结果所依靠的条件,我们就能注意到我们是否具有所需要的条件。这种方法能扩大我们对环境的实际控制。因为,如果某些条件没有具备,要是我们知道结果所需要的前提是什么,我们就可以设法提供这些条件;或者,如果这些条件要产生不良结果,我们就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原因。”正如TRIZ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方法一样,是基于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区分有用及有害功能的实践,这些分解取决于问题及环境,具有随机性[5]。学生在SRP过程中养成反思不同情境的各种条件之后,才能进一步整合要素,解决问题。
3 高职院校实施SRP的策略
3.1 高职院校实施SRP的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已经具备开展SRP的基础,并且已经开展了一些具有SRP性质的项目,例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发明创新大赛、毕业设计或综合项目设计等等。
但是,这些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支撑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由于对SRP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工作开展处于分割状态,往往根据项目特点采取特事特办的处理方式,对于教师指导制度、效果评价等方面都缺乏制度化管理,呈现出自发和松散的特点;二是参与对象范围较小,平台不完全开放。很多竞赛类项目会出现因为功利性目标仅挑选优秀学生参与的情况,受益面较窄,学生开展研究的平台、氛围和条件也不充分;三是学生参与度仍然不高,且虎头蛇尾。项目的申报与完成更多地依赖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都有待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心理状态等综合素养也受到了忽视,申报时热情高涨,结题时草草了事;四是项目与常规教学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一方面,课堂教学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不能很好地支撑项目的开展,而项目的实施成果也没有用来促进教学。另一方面,项目开展过程常与常规教学安排有冲突,需要协调。
3.2 高职院校实施SRP的途径
1)设计建设SRP项目库,形成SRP的培育机制。
每年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校级SRP项目申报,包括现有学生项目的内容,同时面向全校教师征集项目选题,鼓励课赛结合,第一第二课堂融通,可以是教师自身科研项目的小课题、课堂教学内容的小项目、企业的小项目、也可以是社会问题,甚至面向学生征集等等,扩大项目的内涵范围,同时也扩大师生的参与范围,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在每年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校申报更好级别项目的储备、培育机制,将各种竞赛的准备工作前置,淡化以追求竞赛结果为目标的功利化导向,突出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的过程参与。
2)出台项目管理制度,加强过程引导。
制定包括项目申报、过程跟进、结果验收与发布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加强对SRP的过程管理,避免虎头蛇尾,让学生积累全过程参与的、完整的项目研究经验。
3)建立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只有在师生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实现SRP的教育目的。目前,学校缺乏整体配套的制度激励教师参与SRP的指导,很多是依赖教师的责任感和热情,学生的参与也得不到保障,常因为选拔淘汰、缺少督促、与教学冲突等等原因而中途放弃。因此,可以参考很多本科大学实施SRP的激励制度,明确指导教师的准入与工作量,明确学生学分替换等,协调处理项目研究与现有教学秩序的关系,保障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4)搭建支撑平台,提供条件保障。
除了每年的专项资金支持外,还要加强对师生的培训,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成为SRP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加强对学生如何进行研究与项目实践的规范培训;通过建设SRP专题网页构建集宣传、工作、培训等一体化的平台,发布推广优秀成果案例,公开各类科研、竞赛、指导老师需求的信息,让学生公平自主地获取科技创新信息;举办沙龙,定期汇报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促进交流;举办成果发布与展示,营造氛围,将项目成果以展板、网站、表彰等形式进行展示,重建学生的自信,鼓舞参与的热情。
5)建立评价与改进制度,加强SRP的教育功能。
不断反思SRP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跟踪改革结果,建立体现SRP特点的评价方式,尤其注重师生参与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与所得所失,不忘教育的初心,开展真正有利于学生受益的SRP。
4 结语
高职院校实施SRP的综合改革,首先应确定“兴趣驱动,创意引领,育人为本,重在过程”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以项目培育和过程指导为核心,整合现有的学生科技项目,扩大项目的内容范围与师生参与范围,加强项目管理与绩效激励,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教师开展基于学生探索的教学模式改革,从而积累高职院校开展SRP的有效经验和经典模式,使高校“双创”教育更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