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神枯想细细察
——李清照《声声慢》评读

2019-02-20肇庆学院

师道(教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声声慢大雁细雨

文/肇庆学院

有关李清照《声声慢》的情感基调,因最后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评家历来持“说愁为多”的评价。人教版教材课后的“研究与练习”也要求联系写愁思,谈本词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而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并未切合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李清照那一天的感受确实有愁的成分,但根本的感触却超出了愁的范畴。

李清照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历程呢?这还需要我们从头读起: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篇开头连续用了几个叠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寻觅,指寻找。汉语中可以通过重叠某个动词表示反复进行某个动作。寻寻觅觅,寻了又寻,找了又找,说明寻找这个动作是反复多次进行的。这里的“寻觅”,不是具体的动作,而是思想上的追寻。追寻什么?词人没有言明,也就不得而知,只是言明“冷冷清清”,说明外界环境对她的追寻没有反响。“冷冷清清”:一方面是客观描写天气状况,到了深秋,到处冰冷清冽;另一方面也衬托出词人内心那些说不清的苦楚。这几句统括起来,都是描述心思烦乱,没有着落;分别开来理解,是说:悲凉,苦闷,忧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吴小如认为“乍暖还寒时候”是一日天气的变化。其实不必如此分说。此句还是按通常理解好,是说秋季天气的变化——刚刚暖和了一点,就又回到寒凉。寒是主调,暖是偶尔有之。天气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心情的变化。天气乍暖还寒,也使心情一会儿高涨,一会低落,心思烦乱,心绪不宁,难以平静。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此句谈饮酒,谈了饮酒的哪一个方面?有人说“三杯两盏”是说饮酒的量多或者少,这是完全不考虑语义表达的胡乱猜想。我们认为是在谈饮酒的方式。那么,我们又要问:这酒到底是怎样一个喝法的?我们看一下“三……二……”格式组成成语的基本意向:三天两头、三番两次、三步两脚、三好两歹、三长两短、三三两两、三头两面、三心二意、三言两语,基本都是说胡乱,不整齐,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所以“三杯两盏”是说酒喝得乱,喝得没节次。心情好时喝酒,要享受酒带来的快感,总是希望能延长这个过程,所以要浅斟慢酌,有条不紊。词人既无心情,又要御寒,所以才喝得急,喝得没节次。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又要问:这个喝法又说明了什么?饮酒一为御寒,一为消愁。然而胡乱的几杯淡酒,既不能御寒,也不能消愁。主人翁想做点什么消愁御寒,但看起来却没有什么效果。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旧相识”指什么?“却是旧时相识”并非说眼前经过的大雁曾经见过,而是说大雁南飞的情景她见过。大雁南飞的情景依旧,而看大雁飞过的心境已绝然不同。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为什么是“满地黄花堆积”,而不是“满地黄花散乱”?因为“晚来风急”,原来分头开放的菊花被吹得堆叠在一起,失去了挺立的样子。因为受到风的虐害,所以菊花已残破,没有一枝值得摘下欣赏。菊花是最迟开放的花。现在连菊花也已残破,想摘一朵而不能得,真是让人心情糟糕透了。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得”是耐得住。我们可以想象,外面呼呼刮着风,下着小雨,一个老妇人独自枯坐在窗边,挨了整整一天,一直到天黑,她此时此刻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啊!所以也就难怪词人会发出“独自怎生得黑!”(独自一个怎么耐得住这黑暗呀)的哀告!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细雨飘飘,下了很长时间,梧桐树上慢慢积出水滴。到了黄昏时节,一点点,一滴滴,落了下来。细雨飘落到梧桐树上,慢慢凝结成一点点的水珠,然后一滴一滴地滴落下来,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如果不是在窗前长时间的守望、静观,绝不会有这种发现。李清照的这种境界从何得来?主人翁的思绪,从开始的悲愁——“凄凄惨惨戚戚”,发展到极悲愁——“独自怎生得黑!”当悲苦的情绪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反而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发生了情感的塌落:悲愁消失了,愁已经成了无物,眼前只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景物,心静如水。情感的这种巨大的落差给人强烈的感受,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人方才对自己有了真正的认识。

这种由极悲极愁转化来的凝神枯想细细察的境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妙悟。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咏唱的是同样一种境界:中秋本来是家人欢聚的时候,苏轼却同兄弟天涯两隔,自己又屡遭贬谪,巨大的悲愁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到了让人无法承受的地步。但词人的情感也随之崩塌,最后留下的却是这样完全不同的景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的流转,人们通常是不会去理会的。但在注视中,词人竟然发现透进朱红阁宇的月光在一点一点移动,随着月亮的升高,原来投射在地上的长长的雕花门投影也越变越短,词人甚至反观到月光照到无法入眠的自己。而这一切,都只能是在视外界为无物的凝神枯想的状态下才体察得到的。

传统上都认为李清照这首词的主调是悲秋说愁,都是因为没有体会到词人的这种境界。这种境界,可以意会,难以言传,但绝不仅仅是悲秋说愁。对于这一点,词人深有所知,所以才在最后感叹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句有两解:这光景,怎么了结这个“愁”呢?承认有愁,是愁,但不知怎样解决。但前一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已经言明无愁,所以我们觉得应该解说成:这光景,不是一个“愁”字能概括说明得了的,有比“愁”更深、更多的含义。

那么,李清照感受到了什么,察觉到了什么境界呢?应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那个“静”的境界。

静是人的一种心境,是人的一种体验。那么怎么才能得到这种体验呢?答案是要同心的不安、躁动对比。二者对比越强烈,差别越大,人们得到的静的体验就越深刻。火车轰鸣后的静是出奇的静,让人体会最深,就是这个道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都是用小动衬托大静,也达到了相当奇妙的艺术效果,但与李清照、苏轼在情感塌落前后对比中强烈感受到的“真静”相比,却稍觉不如。

猜你喜欢

声声慢大雁细雨
雷鸣和细雨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细雨灯花落
大雁
大雁
大雁曲
大雁飞过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