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地媒介的呈现:基于刻板印象视角的分析
2019-02-20金光耀
□ 金光耀
在各民族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大好局面背景下,内地关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媒介呈现仍然稍显滞后,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影视、文学作品,在反映时下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现状、边疆社会风貌方面仍有所欠缺。当前,媒介已经成为汉族群众对边疆民族地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媒介与边疆少数民族刻板印象的形成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新闻工作者李普曼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之后迅速成为心理学、传播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其内涵是指人们关于某一社会类别所具有的共同属性的观念①,具体表现为对性别、种族、地位、职业、国籍、地域、商品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会暗示对方的行为方式,导致不同群体的对立和紧张,会阻碍人们接受和看到新的观点,过度夸大外群体特征并引发偏见和歧视。心理学还存在刻板印象威胁的现象,即消极的刻板印象引发了群体成员的压力和害怕体验,从而导致个体完成任务的水平降低。例如当刻板印象被激活时,受到威胁的群体学业能力水平下降②。国内相关研究也发现,汉族群众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是持有刻板印象的,这些刻板印象在内容上通常存在明显的消极成分③,需要认真对待。
刻板印象研究领域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包括媒介对刻板印象形成的作用。而除了心理学,传播学对相关机制也有相应的解释,相关理论以“拟态环境”为逻辑前提。有趣的是,“拟态环境”这一学术概念也是由李普曼提出的。所谓“拟态环境”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真实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拟态环境”理论的创造性在于指出了大众传播对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除了直接经验,人们更多通过媒介来了解世界,并根据媒介所塑造的“拟态环境”做出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拟态环境”思想影响了后续传播学思想的拓展,涵化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思想源头都可以追溯至此。格伯纳及其团队提出的涵化理论致力于探索媒介内容(主要是电视)如何展示现实世界,以及这些内容如何影响受众对世界的感知,尤其强调媒介有偏差的媒介呈现会导致人们产生相应的认知后果。另外一方面,议程设置理论也指出媒介对于受众感知世界的重要性。相关研究发现,媒介不仅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也可以影响人们怎么想,例如影响人们对议题属性的判断。这些理论资源为媒介内容和少数民族刻板印象的联系提供了解释。
与边疆少数民族相关的刻板印象,具体可以表现为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刻板印象,前者对象指向地域,后者对象指向人。民族刻板印象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不同民族交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民族刻板印象其实非常普遍,很多边疆地区的学生来到内地接受高等教育,往往会被周围人问及“你高中时是否是骑马上学”之类的问题。
二、内地媒介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内容呈现的现存问题
(一)数量偏少、内容滞后,时代特征体现不足
伴随着祖国的强大,边疆民族地区同样也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近些年来也逐渐落地生根,一些资源型城市如鄂尔多斯、克拉玛依甚至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方面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如“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整体而言,相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地位,与其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数量仍然偏少。关于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存在模式化、表层化的现象,不够立体和生动。相关报道主题比较单一,语言风格不够生动活泼。以西藏地区为例,有学者指出涉藏报道多以政治性新闻为主,比较严肃,而切近藏族百姓日常生活的新闻则显得数量不足,会导致人们产生刻板印象④。关于边疆少数民族的现有文艺作品更多着眼于历史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呈现是单一、表层化的,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离今天的少数民族现实生活距离较远,且不够深刻。媒介需要呈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与时俱进地反映真实的边疆少数民族生活。
(二)过于强调差异性而忽略共性
我国各民族居住的状况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少数民族分布很广,即便是在边疆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社会交往、交流频繁,通婚也非常普遍,许多民族地区(例如新疆、内蒙古)汉语高度普及,老百姓的普通话标准程度甚至超过很多汉族地区。尤其是城镇地区,在保留了民族风俗文化的同时,居民日常生活与内地基本无异。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可以预料未来各少数民族群众必然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相比于民族区域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当前国内媒介对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地区的呈现还比较片面,仍然停留在强调异域情调和神秘色彩,过于重视个性而忽略了共性。关于少数民族的媒介呈现,突出其民族特色没有错,但是内地媒体普便存在视角不够全面的问题,经常表现为过度强调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俗,而忽略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生活。比如有学者分析了建国以来的89 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发现这些题材热衷于集中表现“原生态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态环境”和女性形象⑤。内地的媒介内容经常体现出“他者”视角,没有全面展现少数民族群众和少数民族地区风貌。另一方面,出于开发旅游等动机,一些地方会刻意制造特色与典型以吸引游客的光顾。这一现象通过媒体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
三、关于媒介如何呈现少数民族的思考
(一)多角度呈现少数民族的当下生活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庞大,民族自治地方超过祖国领土面积的六成。民族问题事关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社会和谐,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内地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理应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加以关注。一方面,要保护和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应该强调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呈现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注重从少数民族的视角进行观察和讲述。新闻报道内容不仅关注政治、宗教、文化等议题,也应该着眼于经济、民生、社会、科技等议题,增加广度和深度。这样不仅助力了民族交往和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各民族的话语权。在语言风格上,涉及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建议媒体采用灵活的方式,使用清新生动的语言。除此之外,涉及少数民族的文艺作品在创作时,应该多选取现实题材,反映当前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
(二)提升内地媒体人的专业素养
内地媒介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汉族同志,对少数民族普遍缺乏足够的了解,迫切需要提高相关素养。除了业务能力,还要能够把握政治方向,掌握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从当前情况看,新闻从业者、文艺创作者关于少数民族的报道和艺术创作应该坚持真实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现状的原则,避免过度的猎奇心理,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避免出现过度消费少数民族文化的现象。
(三)加强民族边疆地区传播能力建设
网络时代,资讯四通八达,各种媒体已经打通。边疆民族地区的媒介机构,不仅面向当地群众,也可以辐射全国,其传播能力高低对于消除本地刻板印象也意义重大。而民族边疆地区媒介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声音比较微弱,需要进一步增强。内地媒介机构应该重视与民族边疆地区媒介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帮助其传递声音。另一方面,近些年来自媒体发展势头迅猛,要重视其传播力、影响力,挖掘民间力量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形象、消除负面刻板印象的作用。
注释:
①王沛,贺雯.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70.
②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41-144.
③高承海,侯玲,万明钢.民族接触促进跨民族互动的心理机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30-35.
④赵晓宇,周德仓.西藏大众传播媒介与西藏刻板印象的研究[J].今传媒,2018(06):60-61.
⑤孙晓川,李统亚.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少数民族刻板印象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3(s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