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在逻辑
2019-02-20吕明阳
吕明阳 杨 茂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成都 611731)
马克思在定义人的本质时,更强调了人的社会关系属性,他也从未忘记,人还是情感的动物,“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P75)其本身。所谓“美”,是主体的愿望、利益和目的在客体之上的实现,表现为人情感的对象化与对象的“情感化”相统一,反映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真与善的直接统一。
而“审美力”一词源于学者曾繁仁先生对康德美学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批判改造,他认为,“美感体验就是人类艺术地掌握现实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即情感判断的能力,或者叫做审美力。[2](P57)”它区别于康德美学中把情感看作是一种抽象的人的先天能力;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审美力看作在现实的人在实践中形成的从情感角度来掌握世界的特有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组织地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实践活动,其中必然投入了诸如情感、想象、意志等人本质的感性力量,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环境等领域,也应按“美的规律”进行构造。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概念的提出及其内在逻辑的相关研究,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进行美学观照,从现实、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四个方面,研究美学理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身所蕴含的美学奥秘与审美价值,这对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现实逻辑
(一)加强与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牢牢把握“美的规律”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P10)。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社会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应当“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P378)”按照人追寻美的本性,遵循“美的规律”来塑造人,这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美的规律就是要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合目的性就是必须按照人的价值尺度,影响与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即“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合规律性就是强调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提出的“三大规律”。把握“美的规律”,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目的,同时遵循教育与发展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中应充分吸收和借鉴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把握人美的天性,利用潜移默化的美的方式与手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研究的现状述评
新时代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兴起,面对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问题时,部分学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开拓思路,改进方法,借鉴与吸收美学营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观点,要把美学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美和艺术中所蕴含在的教化育人功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审美需求,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审美内涵。
近几年,明确名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研究尚不多见,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美学观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诸如《德育美学观》等著作;《简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等论文;以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音乐之维》、《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等硕博士学位论文相继问世。从研究成果来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
一是应用型研究。此类成果侧重于实践操纵层面,侧重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艺术化的各种具体艺术手段等方面进行的探讨。其成果数量占绝大多数,内容多处于经验描述层次,缺乏能够指导实践的普遍性与规律性的理论成果。
二是本体性研究。该类成果重点探讨基础性理论问题,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审美、艺术的概念、本质等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其成果数量较少,但内容具有较好的学理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美学、审美问题或审美力等这一类命题的哲学、美学的元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然而在其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广度上,有待加强。
可以说,从审美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越发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跨学科研究理论层次的整体性与系统化程度,是基于上述两个层面研究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是直面“针对性与亲和力”问题的一次富有创新挑战精神的合理尝试。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历史逻辑
早在原始社会,原始图腾崇拜、神物崇拜、祖先崇拜以及氏族约俗,都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其心理对不可知或不可战胜的自然力量恐惧情感或思想对象化的表现,体现着人类最原始的畏惧着的欢愉,也起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社会思想管理作用。可以说,当时的人们还没自觉意识到那种原始状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发生了,并且早在那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之维与审美之维就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公民的道德教育把诗歌、文章、音乐等作为重要的教化手段与方式,用“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审美艺术化的理念与方法来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和高尚人格。
近现代时期随着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带来了新一轮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觉醒,思想教育界的许多仁人志士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和美学问题进行思考,如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诗化”的教育思想,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美育和艺术思想等。蔡元培先生认为,教学的艺术,“并不是像注水入瓶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5]。”尤其是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观点,已然闪耀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光芒。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最早一批的共产党人就已经探讨了文学艺术等美学形式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大众化的作用。李大钊极力主张用艺术美传播十月革命,启蒙救国,提倡“优美的文艺体现时代精神,用通俗的文学形式,使一般劳工理解。[6](P728)”毛泽东则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探讨了文艺与政治的问题,提出了文艺创作标准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怎么被群众接受和掌握的问题。
建国后至上世纪70年代末,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功能和审美价值问题,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下未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一些杂志刊登了从美学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的文章,一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和艺术的著作陆续出版,这标志着从美学、审美、艺术的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在新时期开始出现。
而今,在中国期刊网(CHKI)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审美作为关键词,检索到的包括硕博士毕业论文在内的论文总计873篇。此外,或从审美视角、或将美学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注也有出版。就数据统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审美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显然,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历史事实与历史逻辑上看,该研究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观照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三、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理论逻辑
从理论逻辑上看,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界定为,基于人的情感期待、情感需求、情感判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并运用审美化的方式,使教育对象自觉自愿地接受一定阶级、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更好描述并解释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本文借用“力学三要素”理论模型,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方向及大小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效果。具体而言: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作用点——思想与行为结构进入情感结构
当前有观点认为,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理论的灌输,缺少人情味。诚然,教育资源的匮乏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面对的难题,理论灌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取得不可磨灭的成绩作出重大贡献,甚至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理论灌输仍然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但是,“无情未必真豪杰”,真正完整、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让人机械、简单地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与行为,而是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人的情感期待、情感需求与情感判断。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作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美学观照,它的作用点在聚焦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人的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即人的情感结构。
马克思曾说道,“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7](P692)”。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像进行艺术创作一样,将能够引发普遍共鸣的真挚情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类节与要素之中。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可以看做一种“升华”的艺术技巧,它把认识升华为情感,把情感升华为理想,用理想指引行动,让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认知结构和实践结构进入更深层、更广袤的情感结构,最终它所形成的思想与行为才更真挚、更长久。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方向——他律成为自律
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状态,应该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8](P4),并使人们能够自发、自觉地组织、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这样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本就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即一是自上而下的规定力的他律式过程;二是自下而上的审美力的自律式过程。
如前所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强调以一种“灌输”、他律为主导的过程与形式开展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贡献。但假如这种现代性的发展走向极端,就会体现为工具理性下的新的异化,人们不断追求新技术与新秩序,直至技术与秩序呈现出僵化人、占有人的趋势,例如齐格蒙·鲍曼所著《现代性与大屠杀》描写的二战里的犹太人,以及现代的手机人、游戏人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一域,在现代性这种自上而下的规定力的影响下,也未能幸免,甚至被一部分人直接贴上了“洗脑”的标签。
对此,置身于共聚价值、凝聚人心这种宏大叙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调整思路,重视起人自身主体性意义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实践与创造的自下而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他律向自律的方向转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大小——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素的审美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要实现其效果,除了找准人的情感结构这一作用点,以及自下而上的自律式的方向之外,其作用力的大小也是影响其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环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素,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则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系统。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是向着美的规律生成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中必然会体现出具有审美意蕴的因素,这就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素的审美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大小,指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素的审美价值的挖掘与激发,具体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身的审美化来体现的。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审美化是指人们把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行为,都赋予情感化、艺术化的色彩,从符合道德与政治理想的彼岸世界来体验满足和愉悦的感觉。而这种情感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则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环境、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诸要素以其相应的美学形式呈现,这当中它们各自必须遵循的相关原则与理念,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
四、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逻辑
从实践逻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应用必须根据一定的实践原则,并符合相应的美学理念,把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升华为一定社会的普遍理想与共通情感。这些原则和理念就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原则
第一,方向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行的方向性原则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过程当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西方学者葛兰西曾认为:“艺术本身是政治文化与审美特征的结合”[9],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虽然体现了美和艺术的因素,但其本身鲜明的政治性能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不能变,要坚持并达到真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方向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要求时刻注意讲政治,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为指导,必须紧紧把握、牢牢结合党在特定时期的中心任务和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更具思想性、政治性和实用性。
第二,可操作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可操作性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否能够被认识、理解和正确运用,是否能够易于被接受和掌握,是否能够适合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进行美学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虽然从构建之初就注重突出其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并突出其实践性倾向,从人们乐于接受的领域和视角研究这一理论,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化还应该在实践中按照一定的原则不断探索和实践。任何的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具体条件具体分析,不能忽视实践的可操作性。恰当的方法,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结构功能的发挥,使其协调运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可操作性要考虑其如下的适用性:第一,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对受教育者的适用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施,要以其对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教育水平、专业兴趣、心理特征、思想意识发展规律等的适应为前提;第二,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对教育者的适用性。实践方法的运用于不同教育者的年龄、性别、知识程度、自身素质等条件密切相关。
简而言之,方法不是概念的简单移植,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创设美的情境,以及创设具体的美的载体或形式,进行实践操作。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的可操作性有些时候还要受到物质条件和相关制度的制约。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必要的经费来增加设备辅助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施提供客观条件。
第三,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就是敢于探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办法、新手段,创造前人所未及的新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创造性原则,就是在把握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利用美学和艺术规律,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特别是情感的能动作用,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知识、品德、审美人格以及灵感溶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吸引力,并能产生精神的愉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创造性。教育方式越是自由,教育方法就越不受传统习惯的束缚,就越符合美学规律,人的本质力量愈能用到对象上去,教育过程中所创造的事物就越美。当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了客观规律性、人的目的性和过程的审美性相统一的目标和理想时,也就实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得益于创造性的实践选择。
(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理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美学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审美化过程中所借鉴和遵循的一些美学原理,它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具体实践操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移情式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化过程中时,应当重点关注和巧妙运用艺术审美心理的“移情”理念。所谓“移情”,是指人同外界事物互动,将自己置身于事物所处的环境,并将人的情感、意志、思想附加在这些事物之上,并且自身能从这种换位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中运用“移情理念”所强调的是,一是“寓理于情”,以艺术审美的感性情感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包装,有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情感;二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强调身份、情感的统一而非对立,“换位思考”、“亦师亦友”。
第二,渗透式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渗透式理念”的应用,这种“渗透式理念”源于对美学中的“审美心理距离”的运用。其核心要义在于拉远主体与客体的心理距离,以超经验的态度看待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践中,就是使教育者要同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一样,将自身目的隐藏好,把教育内容和目的渗透到相关活动、形式或环境之中,充分发挥美学载体隐蔽性强、易于接受的特点,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思想行为受到影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第三,互动式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实质上是要借助人的情感本质力量,偏向对人的心理的考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既要“自上而下”,更要“自下而上”,也就是关注、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力量和参与情绪,强调一种“互动式理念”,搜集、问询受教育者的建议和意见,整合、聚力价值引领的顶层设计,由传授转向对话、由教导转向探讨、由书本转向生活、由“你—我”转向“你我”,经由方法的多元、通透、丰富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形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互动新模式。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现实、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完整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内在逻辑,它们四者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严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逻辑整体,充分体现、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选择性、历史继承性、理论严密性和实践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挖掘正是基于这种局面,即自上而下的“理性”规定力的绝对化、功利化过重,而自下而上的“感性”审美力的心灵关怀江河日下,相比较从前的任何一个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研究更为迫切,意义更大。从工具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到人追求真、善、美统一的本性,也许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未来、拥抱未来的历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