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提高德育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

2019-02-20黄成华

社科纵横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育人德育

黄成华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一、价值观竞争的加剧

中国处于千年未有的急剧变化境遇中,既有社会的整体性变迁,也有局部性变革。改革开放的关键期、社会转型的叠加期,同时也是矛盾的集中爆发期。社会的复杂多变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认识。中国受不同地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等多种社会样态并存;同时,身处全球化的中国,异国他乡的价值观也能找到受众。中国人的价值观不但具有城乡差别,而且具有地区差别;不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受世界文化的影响;不但要维护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属性,而且要防范“普世价值”的侵袭。中国人好似进入到了价值观的大熔炉,各种价值观相互交织在一起。而置身于其中,对每种价值观似乎都能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对立态度,或褒或贬,或扬或抑。

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然要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与域外强国进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国际博弈和竞争,不断提高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1]价值观处于文化领域的金字塔位置,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加剧,价值观之争也异常激烈。西方国家力图构建出由其主导的价值观传播体系,通过“普世价值”等设置出多重理论陷阱,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培养西方意识形态的代理人,通过文化的外殖民和内殖民,建构出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体系。这些不同的价值观既有对话,也有对抗。中国在价值观之争中,必然要面对“一元”与“多元”的关系,整顿价值观领域的无序局面,在对话与对抗中促成价值观的合流。多元价值观的出现表征着社会心态的开放,但与此同时,一些颓废没落的价值观也获得了价值多元主义的庇护。中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促进多元价值观的迁移与整合,向着有利于发挥意识形态统领作用的方向发展,促进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同向增长,并发挥两者之间的内在耦合及良性互动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抉择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世界价值观领域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中国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也日趋增强。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得整个中国都纳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庞大的编码系统。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诠释时,我们更多的是基于历史异性的视角,而忽视了历史共性的视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单个价值观的拼贴,而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其内容进行了界定和哲学反思。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凝练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起具有包容性的价值体系,囊括了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构建起庞大的权利与义务框架,是中国价值观领域的首善之区。这每一个价值目标并不是孤岛式的,而应该联合起来发挥聚合效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的精神基础的提炼,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能够让广大民众达至最大程度的共识;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多元一体格局,能够发挥强大的凝聚力;体现了价值观发展的高品质,能够为混沌不清的价值观领域注入一股积极向上的清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利于促进价值观话语权的理性回归,自此以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大幕已然拉开。“十八大以来,全党接连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个新常态’,就是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新发展;建构良好有序的政治生态,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培育健康的文化生态,建构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可以预见的是,价值自信必然成为四个自信之后的逻辑延伸。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对中国基于伦理和法律形成的秩序进行抽象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体系化表达,承载着基本的政治构想和社会秩序的想象,具有拯救精神困顿、安顿现代中国的功能和光荣使命。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得以立国安邦的精神文化基础,本质上是其所信奉的价值哲学。就此而言,只有理解了该国的价值哲学,才能科学地解读其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世界与治理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体现当代中国的文化标识,这是我们在身处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世界所坚持的确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旧有的价值观也受到冲击。这就需要导入新的精神文化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文明要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认同,既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也具有现代的创新性;既具有民族的视野,也具有世界的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甫一提出,就展现出其王者之姿。以真理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来自不同时空领域的价值观整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优秀价值观的汇聚度,使得其在与诸多价值观的比较中因位阶最高而处于核心与统领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与西方“普世价值”迥然有别的秩序逻辑,其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有效替代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价值观领域“西强我弱”的不利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蕴含着正确的价值诉求,明辨是非,知荣明耻,扬善抑恶、辨美明丑;不但有着清晰的文化表达和精神诉求,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多元复合性特征,使其能够适应在非单一均质的空间进行运作的要求,从而具有较大的适应性、覆盖面和影响力。可以预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成为中国的文化新标签。契合了当下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防范西方“普世价值”侵蚀的理论武器,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理论标杆;既是防范社会撕裂的黏合剂,也是进行族群整合的催化剂。就宏观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精神统领作用的发挥,不但为处于变迁状态中的人们指明了价值取向上的前进方向,为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提供指南针和路向标,而且为抵制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提供精神支撑以及筑起防护堡垒,防范社会变迁异常、社会规范失势及社会发展失去动力;就微观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作用于主体的精神领域,为个体的行动选择提供依据,不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呈现放大效应,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融入个体成长中。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国家的意识形态。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获得意识形态的安全保障,就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领域的主导地位。生态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价值观的实践路向,其建设应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不是个体性的,而是普遍性的,其有效实施必须辅以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安排。尤其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于社会的政策性制度安排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利益的合理诉求。

四、基于目标分解和内容衔接的德育体系一体化

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要求,吹响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号角,意义非凡。对德育体系的一体化有多种解读。在德育视域上,要把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同网络新课堂结合起来;在德育内容上,要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不但思政课要承担起育人功能,其他课程也要承担起育人功能;在德育方法上,要促进教学体系向教案体系、教学体系的转变;在德育途径上,要把主渠道与微渠道(微博、微信、微课等)相结合;在德育主体上,大中小幼的教师都要投入到立德树人中来,做到“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德育技巧上,德育体系的一体化建设不但要求关注德育的供给端,而且关注德育的需求端,并设置合理的德育场景。我们这里的德育体系一体化立足于大中小幼的德育协同,学校承担着教育教化的职责、任务和功能,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要促进学校德育的有序化、一体化发展,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实践活动中,转变成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这是体现国家德育意志的行为。义务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推进大中小幼德育的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德育是直接塑造灵魂的,相比较于一般的知识传授其难度更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共谋良策,共图未来。德育一体化框架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政府层面的宏大视野,政府要摆脱经验式的思维方式,完善德育管理机制,优化德育管理流程;要运用系统理论进行德育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防止政出多门;在洞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之运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高屋建瓴般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统筹管理等;把促进大中小幼德育体系的一体化纳入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谋略中,进行德育资源的统整,既避免某些德育内容的重复,也避免因应试教育而带来的德育内容的缺失。政府要以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明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既整段规划,又分段实施,打造出德育协同创新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德育目标契合、德育层次分明、德育阶段勾连、德育内容衔接、德育功能协调等的整全性系统。政府要建立大中小幼的德育工作者的定期交流共享机制,做好渠道管网的铺设。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方面,要发挥不同层次、不同学段教师的协同作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既有连贯性,也有递进性,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教育合力。尽管每一学段的培养目标都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但显然不同学段的容量分布不一样。学校德育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时间节点的学生群体在身心发展上的具体差异,结合学生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等的增长,遵循认知规律,适应特殊场域和空间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德育目标和任务;要在促进大中小幼德育课程的衔接上下工夫,解决衔接不足不当的问题,打造完整的德育课程链条,在教材内容的难度上体现出递进性,做到循序渐进,无缝对接;要统一安排和部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德育课程中,确保每一阶段的德育内容都能保持新鲜度;形成有梯度的学段和年级分级,制定行之有效的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注重学段衔接,不失时机地推进德育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做到层次分明,层层推进,结构严谨;设置体系化的课程教育,发挥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课程保障。

幼儿在家里受到溺爱,很容易沾染上“小皇帝”、“小公主”的习气。幼儿园德育以图片、故事、童谣和游戏等为载体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以榜样示范对幼儿进行模仿教育,从礼貌用语、文明行为和节日礼仪做起,并结合不同时间节点的班级活动、场景式的道德说教和童趣般的道德体验,谆谆善诱,寓教于乐,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幼儿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故而幼儿园教师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镜像效应。小学德育在教育途径上开设德育课程《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教学手册》、《小学德育实践》等,遵循生活教育的逻辑,在教育内容上偏重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等“三生教育”,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基本道理,培养自立、自尊、自爱、自重的独立人格。初中德育开设《思想品德》,要求学生认清基本国情,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同时尝试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情感上、认识上的困惑和迷茫,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青春期向成人转变的阶段,思维发展进入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形式运算阶段的发展后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逐渐成熟。”[3]高中德育开设《思想政治》,已经从之前的综合性德育课程向分科性德育课程转变,在引导学生从关注“自我”逐步外延到关注他人和社会的同时,也强调知识化和政治化的结合,注重政治引领性,要求爱党爱国爱民爱社会主义;在教育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增强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推理能力。2017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的实施途径包括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全球化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的斗争更趋激烈。谁能争得高校人才,谁就能争得文化的领导力。高校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领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高校德育偏重学理性的学科教育,其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五门主干课程;在教育形式上消解教师自身的权威,而采取平等的对话式教学;从理论上阐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性,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引,政治倾向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这些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具象呈现。如果说在幼儿园和小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停留在符号阶段,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上升到意义阶段,那么,到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则腾飞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得以相互贯通。幼儿和小学生只要求能够识读和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大学生不但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而且要靠自身的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注解,不断地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就此而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就是要实现符号德育、意义德育与实践德育的有机结合,并且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为符号德育向意义德育与实践德育的过渡铺路架桥,最终实现知识、情感、意志与行动的统一。

在进行德育一体化建设时,我们要认识到这种一体化是奠基于复杂性基础之上的,故而在德育态度上不能盲目排外,不能独断专行,而要博取众家之长;在德育方法上不能强制灌输,而要做到力理结合,把以力压人与以理服人结合起来,在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上达成共识;在德育思维上,要突破静态思维方式,转而采用动态思维方式,增强前瞻性思维的能力;在德育手段上,既有感化教育也有理性说教;在德育标准上,要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不能人为地拔高或降低标准。

猜你喜欢

价值观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