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传统编毯工艺的发展与传承

2019-02-20

山东纺织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纬线经线毛线

夏 侠

(新疆艺术学院 设计系,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我国是世界上手工羊毛编毯技术产生和发展较早的国家,相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原地区而言,西北游牧民族在毛纺织工艺的进步过程中贡献更大。纤维特性和产量的优势促使羊毛成为了毛纺织品的主要原材料,从出土实物来看,古代西域地区的毛纺织水平高、产量大,由于地处丝绸之路核心区,便于吸纳来自东西方的织造技术和艺术元素,经过长期的融合与演变,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编毯制品。时至今日,相比精细化生产的梭织和针织毛纺产品,新疆羊毛编毯工艺更多地保留了传统技术和风格特点,对于开发代表本土特色纺织品来说是很好的切入口。

1 新疆羊毛加工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地处中国西部的新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手工羊毛生产工艺的萌芽,周代以后,当地居民已经能够加工相对精细的彩色毛织品,至秦汉时期,毛毡、毛布、毛毯等制品无论在质量、产量和品种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原料以羊毛为主,或少量混纺牛毛和驼毛,成为主要的衣料和日用纺织品来源。

早期羊毛纺纱技术尚未成熟,人们仅能制作较粗的毛线,但对于不依赖于织机生产的手工编织而言已经足够。与机织面料的精细度和生产效率不断优化不同,新疆手工编毯的厚重质感和加工方法从古至今变化不大,可以说二者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之后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将短纤维的羊毛转化为毛线是实现手工编织的前提,新疆罗布淖尔出土的实物显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当地人已经将羊毛用于纺织,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羊毛加工技术进一步优化,采毛、洗毛、弹毛、纺纱等方法被发明出来并得到推广,例如清代《新疆图志》记载,当地少数民族发明了用碱水、乳汁、酥油洗羊毛的特殊方法,利用洗液中的化学成分作用于羊毛中的蛋白质,从而达到柔顺、不易结块的效果。羊毛洗净、晾干后还要经过弹毛程序。在新疆的一些偏远牧区,今天仍然保留着原始的皮条弹毛工艺,其形式是面对面的二人双手持4根皮条,上下挥动反复抽打下方平铺的粗羊毛,以将纤维尽可能地分离成松散状态,从而更有利于制作绳索和毛线。

传统手工加工毛线的工具是纺轮,也被称作纺专,古代西域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利用纺轮回转体的惯性,可将长条状的毛纤维加捻成线。相比原始的手搓加捻方式更快捷省力,所获毛线粗细均匀。新疆喀什疏附、哈密焉不拉克、木垒四道沟、奇台红旗机械厂等地分别出土有新石器时代骨质、铜制、石制纺轮,民丰尼雅、若羌楼兰古城的汉墓中出土有陶制、木制纺轮,基本结构均为扁圆形或半球状主体,中间钻孔并插入细杆,转动起来运用重力牵引和旋转力偶加捻的原理,一直沿袭至今[1]。由于构造简单、操作方便,长期以来广泛存在于民间,成熟的手工羊毛纺线技术为新疆本土编毯工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新疆栽绒毯的起源与特点

新疆地区生产栽绒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八世纪,是世界上栽绒毯的发源地之一。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鄯善洋海一号墓地发掘出多件栽绒毯残片,基本都为平纹结构每隔2-5根纬线栽入一排马蹄扣,绒线以蓝、绿、红、黄色为主用于显花,其间点缀三角形或弧形几何纹,与该墓地出土的其他艺术品如木雕、彩陶上的纹样风格一致。根据墓葬出土的文物特征并参考碳十四所测年代,专家推测洋海墓地栽绒毯的年代在公元前七八世纪,距今2800-3200年前后。

栽绒毯是新疆毛织毯中最有特色的一种,也是今天新疆地毯最主要的类型,一般所说的新疆地毯就是指栽绒毯。清代王树枬等编纂的《新疆图志·实业志》记载,“其绒植若秧,名曰‘栽绒’”,栽绒毯不同于经纬线按照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毛织品,而是用一组经线和交织纬线及结扣绒头组合而成[2]。编织方法首先是确定一定幅宽平行排列的经线,先以平纹基础组织编出边框,再用剪短的羊毛绒纬线在经线上反复堆叠小型马蹄扣,根据图案的变化更换不同颜色的绒线,最终形成柔软厚实的毯面。新疆栽绒地毯的纹样造型与色彩配置独具特色,几何纹布局点缀植物花型,色彩组合丰富而协调。构图规律一般是用几何骨架型填满毯地,间饰石榴花、菊花和莲花等花卉,严谨规整,色调明快,繁而不乱,结构紧凑,空间匀密,适用于铺地和室内墙壁悬挂,有很高的艺术价值[3]。

自西汉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东西方建立了长期的经贸关系,西域编毯大量输入中原各地,成为重要大宗流通商品,据史料记载,晚唐时期在甘肃敦煌的市场上可以见到大量来自新疆于阗的花毯。到了明清时期,新疆地毯由中亚运抵欧洲,被西方人大量购置和收藏。时至今日,新疆地毯不论在国内销量还是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量均保持增长,并且其中的精品作为东方手织毯的代表吸引了拍卖行和收藏家的关注。

经典的造型形式,精美的工艺以及良好的市场销量,确保了新疆手工地毯不受手艺传承之困,其纹样与色彩的构成模式已非常成熟,对今天的设计者而言,新疆栽绒地毯本身的创新空间不大,但新疆地毯中的图案和配色,可以被运用于标志设计、包装设计、软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为文化创意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推进,新疆栽绒毯及其工艺元素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3 新疆织毛毯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新疆的织毛毯同样历史悠久,并且在世界纺织史中拥有重要地位。与栽绒毯以短毛线与经线打结显花的方式不同,织毛毯是以长毛线为纬线与经线编织显花,以“通经断纬”技法为主要特色。织毛毯的组织结构多为平纹,也有个别为斜纹,可分两类,一类是将几种不同的纬线各自分别与经线相交成地纹和花纹,当两种不同颜色的纬线相遇时,或上下相错与经线交织,或相互连结后再与经线相交,从而使毯面不露空隙。此织法适合织出规整的横、竖走向的几何纹,常见的有阶梯、直线、折线纹等,在罗布泊、塔里木盆地等地的古代遗迹中发现有很多此类织毯实物;此外,还有另一种利用“通经断纬”技法显花的织毯,是将各种不同颜色的纬线分别和经线相交,当两种不同色的纬线相遇时不交错或连结,而是各自顺来的方向调头折返继续与经线相交,如此二色相接的地方就会沿着经线方向形成一个纵向空隙,使毯面局部出现竖直的裂缝,这种技法被称为缂毛,后成为唐代以来中原缂丝工艺的起源[4]。

缂毛毯的纹样走向自由,繁缛多变,色泽丰富,立体感强,初期被用来制作斗篷、腰衣、服装边饰等,后来主要被作为装饰毯进行生产,到清代乾隆时期(1736-1795年)再次兴盛,除了缂织一些生活用品如地毯、挂毯之外,工匠们还以书画作品为稿本,用毛线制作装饰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高级织绣工艺品——缂毛画,发展出平缂、长短戗、木梳戗、搭缂、结、惯、凤尾戗等手法,并将缂毛和缂丝两种工艺结合,形成有机整体,代表性作品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缂毛鸡雏待饲图》《缂毛三星图》《缂毛三羊开泰图》等。时至今日,新疆地区在库车等地还可以看到一些作坊生产幅宽30厘米左右的缂毛带,用于挎包作为背带,凸显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很受欢迎。很多关注传统文化的创作者尝试将手工编织花毯发扬光大,不仅努力恢复和继承古代的编织手法,还在题材上突破了传统,融入现代题材和创意,用传统工艺将织花毯制作成单幅或组合式的室内装饰挂画,有的还镶有外框,与现代环境设计风格相配合,以温暖的视觉感受和手工艺质感营造出个性化的效果。

在新疆传统编毯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往今来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集利用羊毛这种最常见的纺织原料,通过纺线、染色、编织等手段,将其加工成各种美观大方的生活用品,除了功能性之外,不少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新疆传统编毯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吸收了来自东西方的工艺和纹样,同时也对西方和中原的相关领域产生着积极影响,我们今天可以从中提炼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尽管编毯不如丝织品光滑精细,但毛线凸起的绒感和立体感也正是其特点所在。作为中国纺织工艺品类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疆传统编毯当前发展与传承状况良好,市场需求量较大,通过设计工作者的深度开发,未来将有更多运用新疆地毯元素的文创产品被创造出来。

猜你喜欢

纬线经线毛线
暖心的毛线球
毛线绕呀绕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你懂毛线的快乐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毛线大改造
《艺术:北纬30度》神奇纬线 串起文明起源
立井平衡钢丝绳使用寿命分析
复合管注塑机自动检测装置应用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