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新闻官僚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2019-02-20

视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工作者

□ 王 健 胡 娴

2019年5月23日,河南省《南阳日报》头版报道:“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人民日报》、新华社发表评论指出:不能容忍“水变油”式的闹剧。《科技日报》的评论说,如果记者在采写“水氢发动机”这一报道时能更尊重常识和科学,稍微分辨一下“车辆只需加水就可行驶”的可能性,或许就可避免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的报道。记者采访中的新闻官僚主义难辞其咎。

而针对这类新闻官僚主义,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反对官僚主义》一文中就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一、新闻官僚主义的当代表现形式

某些新闻记者的采访作风是“官气”十足,他不去新闻第一现场抓第一手材料,而是在宾馆里听介绍,在文件中过材料,在酒桌上套近乎,在吹捧里找观点,甚至干脆让采访对象写好报道,并署好记者自己的名字。国内某著名晚报曾出现这样的奇闻,当日在自家报纸的一版和三版同时发表同一记者在相距千里的两个城市的同日消息,记者的分身有术果然了得。这正是周恩来总理在《反对官僚主义》中所批评的第一种脱离领导、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和第十种懒汉式的官僚主义。

某些新闻记者采访是人未动“官气”先行。电话通知,某媒体某主任要到某省某市“考察”,省里陪同,市里组织秘书班子挑灯夜战准备好材料一大摞。这种某些“主任”头衔记者采编活动中的恶劣“官气”,在一些新闻工作者中确有滋长蔓延之势。这正是周恩来总理在《反对官僚主义》中所批评的第四种老爷式的官僚主义、第十一种机关式的官僚主义、第十三种特殊化的官僚主义和第十四种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

某些新闻记者发稿的“独家秘诀”也靠“官气”,动笔之前为版面先找领导打好招呼,成稿之后再请领导亲自批示,在“领导亲切关怀”的氛围中,登上重要版面,扯虎皮做大旗,什么新闻价值、什么典型引路全抛在脑后。这正是周恩来总理在《反对官僚主义》中所批评的第二种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第五种不老实的官僚主义、第六种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第七种混饭吃的官僚主义和第八种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某些新闻记者的工作取向也是为了“官气”,刚做记者时干劲冲天,有了点小成绩后就伸手向单位讨要官职;对基层百姓的缺少热情,却对明星大腕颇感兴趣;总觉得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相匹配,隔三岔五为有偿新闻而裸奔。这正是周恩来总理在《反对官僚主义》中所批评的第十五种自私自利的官僚主义、第十六种争名夺利的官僚主义、第十七种闹不团结的官僚主义和第十八种宗派性的官僚主义。

“车辆加水即可行驶”类的官僚主义新闻报道,豢养了部分人把心思热衷于造势出风头上,变成了“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人民日报》5月25日微评)这种新闻官僚主义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只会销人的魂,蚀人的骨,坏了我们党的政治规矩!

如此看来,新闻战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四向四做”的要求,是极为迫切的。

二、杜绝新闻官僚主义的思想机制——“四向四做”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重点解决第一种脱离领导、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第三种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而激烈,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的立场,不仅自己向党中央看齐,还要引导人民群众向党中央看齐。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重点解决第十二种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第十三种特殊化的官僚主义、第十四种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毛泽东主席屡次谈到“要政治家办报”。他亲自撰写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电讯,第一时间全面报道前线的最新战况,对于打破敌人划江而治的计划甚至解放全中国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自觉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闻使命,要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争当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尖兵。

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重点解决第五种不老实的官僚主义、第六种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第七种混饭吃的官僚主义、第八种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第九种糊涂无用的官僚主义、第十种懒汉式的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做“上乘的宣传”和“看不见的宣传”。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十八般“兵器”,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要能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精准的尺度,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要主动设置议题,着力引领舆论,全方位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的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重点解决第十五种自私自利的官僚主义、第十六种争名夺利的官僚主义、第十七种闹不团结的官僚主义、第十八种宗派性的官僚主义。老一辈新闻人范长江说,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因此,记者应该活在群众中间,懂得群众的心思,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新华社原社长穆青说,文章不为千金卖,作为人民的记者,一要顶住“千金”的诱惑,二要顶住“千斤”的压力,大无畏地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

认真践行“四向四做”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初心意志才不会衰退,政治方向才不会迷失,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就避免了第十九种蜕化变质的官僚主义和第二十种走上非常危险道路的官僚主义。

三、“四向四做”机制的科学化践行

新闻官僚主义犹如当代新闻工作者肌体上的“脓疮”,必须根治。斩断“脓疮”就必须从评价体系、职业风尚、长效机制等方面建立科学的自觉践行“四向四做”要求的机制。

完善科学完备的新闻节目(稿件)的评价体系。当前践行“四向四做”要求的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新闻采编人员通过“真下去、真深入、真转变”,推出了一系列为读者观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和新闻报道。如何让践行“四向四做”要求的活动坚持下去,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完善新闻节目(稿件)的评价评估体系,如报刊、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选办法,日常节目(栏目)的评估评价体系以及新闻节目(栏目)主持人与采编人员的绩效考核,以制度来保障新闻一线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让自觉践行“四向四做”要求带来的新机制成为今后新闻工作的指南。

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风尚建设。持续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净化了新闻行业的风气,在践行“四向四做”要求的活动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新闻带头人及优秀记者纷纷涌现,“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展现了当代新闻人的职业风采。我们要继续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向在践行“四向四做”要求的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记者学习,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深入人心。

长效机制和落实保障。当前不少新闻单位已经推出了常态化的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制定了践行“四向四做”采编播工作的中长期方案,形成了践行“四向四做”活动的长效机制;制定了新闻采编人员参与践行“四向四做”的教育培训机制、考核激励办法和日常考评体系。践行“四向四做”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成为新闻战线的工作常态、自觉的行动。我们要把这样的长效机制实施好、落实好,使之成为自觉践行“四向四做”要求的机制保障。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记者,还可以成为创意工作者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