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翻浆原因及预防养护方法
2019-02-20戴振华
戴振华
杭州余杭交通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00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进而造就了各个地区土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在北方地区在逐渐的全面推进建筑工程大范围建筑的过程中也更加的对公路交通建筑加以重视。北方地区公路项目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因为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极易出现翻浆的情况,如果公路项目出现了了这一问题,不但会影响到公路项目的整体结构质量,并且会对地基结构造成一定的损坏,并且也会阻碍公路这一路段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危险事故。结合大量的信息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公路项目发生质量问题的总数上翻浆情况占比达到了七成,鉴于此,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北方公路项目的利用效率以及稳定性,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对导致翻浆情况的根源加以掌握,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给予解决。
1 导致翻浆现象出现的成因
1.1 因水分导致的翻浆现象
首先,如果公路工程在历经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结构可能会出现细微的裂缝,如果遇到降雨天气,那么水分就会顺着裂缝渗透在结构内部,在经过长期的累积之后就会导致这一路段的路基结构的含水量的增加,水分会逐渐的渗透在路基土层内的细微裂缝之中,这样就会损坏土层整体结构的质量,进而会对路基整体强度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水分的积累到达极限程度的时候,在随着气候的变化,水分会发生冷冻以及融化的过程,这样就会对水的密度以及覆盖面积造成影响,进而也会导致地基机构出现形变的情况,最终引发路面结构翻浆的问题。其次,如果整个路段的周边农作物的种植地以及路肩区域的地下水位处在较高的位置的时候,水分就顺着水源的流动流入到地基结构之中,在遇到温度较高的天气的时候,水分会出现蒸发的情况,进而会使得大量的水气滞留在地基的最顶层,如果在历经多次冷冻和融化过程之后,水气就会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地下水会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最终导致翻浆问题的发生。
1.2 因土质较差导致的翻浆现象
首先,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发生翻浆情况等地区,公路路基结构大部分的土层的性质都是粉土。因为这一类型的土层内的颗粒较为细小,尽管在分布上表现出了较为均匀的状态,但是因为其具有明显的毛细作用,进而在地下水出现位置上升的情况的时候,毛细水也会随之发生流速增加的情况,并且会在快速流动中最终形成聚流,这样就会造成路基机构的地下水位的逐渐升高,在对路基机构的载荷能力造成一定的损害的同时也会加大翻浆情况发生的几率。其次,粘性性质的土层也极易出现翻浆的情况。与粉层土质相比较,粘性土层内的毛细影响以及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较弱,进而在一般的时候,粘性土层的毛细水位向上移动的速度相对较为迟缓,地下水的含水量较少,进而也就使得出现翻浆现场的几率较小。但是如果整个地区的地基结构在长时间累积水分之后,就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升高,并且地基结构的水分占比也会随之提升这样就会使得粘性土层的毛细所用有做增加,如果毛细水位提升到了极限的时候,会导致土层中生长的植物长时间的受到水分的浸泡,会导致根部出现腐烂最终会滞留在土层之中对土层造成一定的质量影响,这也是导致路基翻浆情况出现的根源。
2 路基翻浆的预防和养护方法
2.1 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在针对公路路面结构实施养护工作的时候,需要针对工程周边堆积的杂质以及积水进行清理,最大限度的保证路面结构的整洁性,并且需要在工程周边建造排水渠,这样有利于水分的顺利排出。土层结构的周边需要设置断面,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诸如:暴风雪。需要在过后第一时间对断面内的残留杂质进行清理。在沟底需要设置超过一定倾斜角度的斜坡。平缓的路段结构不应该低于相关机构规定的倾斜参数,这样才能确保排水的顺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置寒冬或者是其他类型的排水系统。制定细致的路况检查计划,一旦发现路面结构出现质量问题,需要立即上报,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修补计划,最后进行维保工作,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路面部分路段存在表层大量积水的问题,需要组织人员对积水进行处理,这样才能避免积水长时间的对路面结构造成侵蚀,影响到公路的整体质量。
2.2 易发生翻浆路段进行车辆分流
对于那些发生翻浆问题较为频繁的地段,需要在道路载荷能力较差的季节,对行驶车辆实施分流,减少对路面结构的影响,控制施加在路基结构的作用力,并且加大力度对路基水分进行排出,这样才能更好的规避翻浆情况的出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公路进行养护时,不仅需要及时掌握翻浆现象出现的主要成因,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导致翻浆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和条件加以分析,通过加大排水力度、提升施工管理、及时换填土以及提升养护效率等方式加大对翻浆现象的预防及养护效果,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提升交通安全效率,加速实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