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形有质有味,载真载善载美
——跟随龚志民老师学习所感

2019-02-20

师道(人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本真老师课堂

李 静

转瞬间,我已经正式参加工作两月有余,也算是初步完成了从象牙塔里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到站上三尺讲台,一支粉笔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转变。何其有幸,在我初为人师的成长之路上,得到龚志民老师的悉心指导。龚老师的课堂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高中语文的魅力,也为我的执教之路添了一盏明灯。

文字之学,回归本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模式也更为鲜活灵动。我常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之前也听过一些展示课、表演课,那45分钟的课堂看似繁华热闹,花样很多,学生互动频繁而直接,考验着老师的心力和体力。然而盛大的 “烟花表演”过后留下的往往只是虚浮、琐碎和落寞。龚老师的课不是烟花表演,更像是品茶之道,是带领学生细细品尝语言醇香之味,是教会学生在语言文字里涵咏古今。

在每周例行的语文科组会上,讨论如何备课,龚老师首先说的就是: “让语文课回归语言本位。”让语文回归本真,第一要务是要把语文课落实在语言文字上面。语文课堂不应该是追求形式的 “花架子”,而是要重视语言的熏陶训练,细细揣摩、品味语言之美,在经典诵读中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人文信息和人文精神。让语文课回归本真,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国学魅力。

听龚老师讲诗歌习题,我用一节课匆匆讲完的试卷,龚老师用一节课细细品析一首诗歌。讲李重元的 《忆王孙·春词》,龚老师不仅讲诗歌的意象特点,更是重点放在诗歌的意蕴分析上。就 “雨打梨花深闭门”一句诗,龚老师尽情扩展学生的思维,进行意境的延伸,层层深入:诗中的 “雨”是什么时节的“雨”?有何特征? “梨花”有什么特征,何人爱用,暗示了什么?这里的 “雨”和 “梨花”有什么象征意味?从而一步步引出 “韶华易逝,人未归”的感伤情愫。这样的思维引导下,学生的回答往往是令人惊喜的,面对学生充满想象的“五花八门”的答案,龚老师也不会按照所谓标准答案进行对错评价,而是时常以温和的笑容对学生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 “你很有想法哦!”或者是 “你再好好思考一下,一会再补充完善。”一次回答的不理想,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完善的机会,一堂语文课也是学生由内而外自我抽枝、自我成长的过程。这种师生互动方式让我很有感触。老师是温和的幽默的长者,学生是活泼的灵动的思考者,整个课堂不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神经紧张,它如一汪甘甜的泉水,涓涓细流,持续长久地浸润学生的心灵。

品味语言之美,要减少材料知识的积累,加入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让文字活起来。龚老师的语文课上文字极具个性化的魅力。

龚老师来听我讲 《再别康桥》一课,经过了两天的准备我也无非是按照教参要求,让学生找出其中的 “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课程中规中矩, 《再别康桥》这篇现代诗美文被我差点上成了科普文!自知不足,下课之后马上去找龚老师问艺。龚老师没有对我的课进行点评,而是问我: “徐志摩首段写的 ‘作别西天的云彩’,为何是挥手告别 ‘云彩’,而不是其他事物?”这确实在我意料之外,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也不料这和课文主旨有何关系?一下子被问愣了。龚老师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说道: “这个问题是我想到的哦!因为徐志摩是一边走一边道别,其他景物,学校的建筑、树木、康桥都逐渐隐退模糊,越来越远,只有康桥上空的那片云彩还在目之所及,于是作者只有挥手作别‘云彩’,即使风景不见,也要把离情遥寄那抹云彩!”我恍然大悟。龚老师没有直接点评我的课,而是告诉我一个极为重要的道理:语文课堂,要品读文本,教师要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要让文字活起来!龚老师三言两语就把整个画面的流动感表现出来,诗歌的美感便跳脱出干瘪的教材解说,化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学生面前徐徐展开。

让语文回归本真,是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致品析文章语言,品味语言之美;是进行个性化的文学解读,让课堂充满热情灵动,让文字活起来。龚老师一直孑然立于文学生活的峰峦,引领同学们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文以载道,自乐众乐

高中语文作文是让很多学生甚至老师 “望文生畏”的头号难题,学生冥思苦想抓耳挠腮,老师批改作文也是哭笑不得无可奈何。在龚老师的课上,我却看到了与传统模式完全不同的作文课。龚老师不是单单要求学生写作文,而是自己特别乐于写 “下水作文”,进行课例教学,师生一起学习探讨。以文载道、载真、载美,自乐众乐,岂不美哉?

龚老师文笔极好,并且是那种贴近生活的亲切又不失文学美感的好,我有幸拜读两三篇,心里暗暗赞叹。龚老师把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和文字的细腻把握,缀为一篇篇美文,结合高中作文要求,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品读分析,比起模板式作文的效果更好。

讲作文的细节描写,龚老师以自己写的 《天地精神》文章现身说法, “这些瓜、豆被老于拾掇得前凸后翘的,刚刚成熟的丝瓜上长着一层浅绒毛,吊在竹架下,像T台上的模特儿一样在暖风中摇曳……老于完全沉醉于菜畦的美色,死盯着瞧,好像这块菜地是列祖列宗传给自己而自己将要传下去的江山……”学校角落里的一块空地果园成为一块宝地,一块独属于个人的 “秘密花园”;写到人物刻画,龚老师讲到平日里在饭堂见到的一孩童满满,俯身逗趣,逐渐获得小朋友的喜爱,终于看到满满向其展示其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天下无双绝技,并从说话磕磕巴巴的孩童口中听得语言的天机妙趣……这段可爱的忘年交被龚老师做成课件投放,作为作文课例,引导学生如何描写身边的人物,十分生动有趣;讲到文章以小见大的主旨,龚老师也极善于运用课例进行教学,给学生看其描写雏鸟隐于茂林密叶之间,倏忽不见,从而悟出的书法“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道理,十分精妙。

龚老师在文中喜自称 “老于”,写了一系列 “老于”的故事。公开课上完后,别人写中规中矩的教学反思,课堂实录,龚老师却将自身化于文中,挥挥洒洒写下一篇篇“老于”的教学叙事。

例如 《荆轲刺秦王》中, “老于” “是一个情感饱满,幽默风趣的引导者”。凡一本正经、顶天立地的人或事,出场时都讲究个亮相。在讲课上, “老于”更喜欢泼墨大写意,空灵有气势。龚老师没有用华丽的修饰词,而是善用巧妙修辞和联想,把意境扩大、思维放远,用墨、云、钗等实物寄托情感,使得语言富有生机活力;讲到激动之处, “老于”便把手中的粉笔头化作匕首,望空一掷,似怒熊奋臂,好像楚兵向阿房宫投火把……情节跌宕起伏,骤然一顿,在与前文配合一松一紧、一张一合,增强文章的节奏感。龚老师以丰富想象力、独特的敏锐感,肆意地勾画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精彩绝伦、险象环生,听者也随之情动心动。

龚老师总结道,文章写作当“艺成于行,教成于爱”,治百艺入教,语则可亲可攀;揽生活入怀,纹必成章成匹。龚老师著文,是源于对文字的真切喜爱,是出于对教育的本心,也正好迎合了高中语文的作文要求。龚老师把作文课贯穿在日常课堂当中,不拘泥于形式,化人于无形,更重要的是龚老师保持着一颗热烈,纯真,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心,善于以文入教,以身示范如何写作,这点是极为可贵的,也是我以后教学中需要努力提高的。

形散成罗绮之美,意聚显道义庄严

高中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是高考三大主科之一。但语文学习的价值不应仅仅如此。除了试卷上的分数,语文课堂也担当向学生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进行道德观和价值观规正的责任。龚老师的语文课堂是意蕴丰富的,是风趣活泼的,是有价值感召力的文化课堂。

龚老师上公开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初读课文,我只是读到了纳粹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全文以一种克制而压抑的笔调叙述,跟一般的新闻差别很大;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从一般新闻的 “零度写作”原则入手,剖析此篇新闻的不同之处:新闻不仅仅是要写 “新”,也要选择永恒的 “善”,不仅要揭示触目惊心的苦难,也要歌唱幸福和平淡。引导学生体会全文反复盘旋的旋律,即作者用幸福的描述来取代苦难的反复咀嚼,并深刻体验到了痛苦之后这种平淡的幸福才是最辉煌的新闻。这一课堂着眼点与教参侧重点是不同的,龚老师的课突破了教参中对此篇新闻手法的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判断:人类新闻中何谓新?何谓旧?哪些需要坚守?哪些需要洗涤?你是愿意选择毫无新意的新闻,还是选择新的出奇的痛苦?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龚老师逐步引导学生完善答案。整个课堂的价值观引导明确,突显了该篇新闻的特殊性:把 “当下发生了什么”的新闻时效性,新颖性以及 “零度写作”模式变成了 “什么是美好的”鲜明价值判断。当其他人在同情病痛者和哀怨过往之时,龚老师发出了 “但愿世人皆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的感慨,站位高出一层,独显大爱。

在 《荆轲刺秦》中,不可避免地会被学生问到一个问题: “荆轲为什么刺秦?该如何看待他的刺杀行为?”在与龚老师的交流中,除了古代侠士的 “义”和报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人物的精神内核,增加了新的价值感悟。龚老师在上课时放出老虎捕食豪猪的图片,解释道:老虎捕食豪猪,豪猪转身逃跑,为了保命,这是本能;老虎捕食豪猪,豪猪转身跑进了低矮灌木丛林,老虎无法追捕,这是智慧;老虎捕食豪猪,豪猪迎面亮出獠牙,拼死一搏,这是勇敢。以一人之力深入强秦行刺,荆轲的失败对历史的进程可能无益,但以弱搏强,不肯苟且屈服的勇气却荡气回肠,流传千古!

龚老师进一步引申现实说来:中华民族曾遭遇列强的剥削压榨,面对侵略,中华民族的人民仍旧顽强抗争到底,面对敌人,就算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那是激情理智,大智大勇,为抗争、为实现人生价值笑面生死的中国!就是这样的勇气和精神支撑华夏子孙经历浩瀚五千年而不倒,荆轲也被世人代代传颂。梁启超所膜拜的 “少年中国”的真正内涵也在于此,苟中国少年如斯,则少年之中国无疆。

龚老师的课堂是有积极价值导向的课堂,是对中华文化充满敬畏之心的课堂。钟情于汉字,推崇汉文化,追求生活本真之义在龚老师的课堂中得以体现。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仓颉造字”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龚老师并没有空谈文字的美感,而是紧密地结合当下,特别是针对社会上一些崇洋媚外现象,在开学第一课上就开门见山地对学生提出 “要成为翻译家、外交人才,首先要学好的不是外语,而是汉语。”这也是龚老师从教多年来的情怀。学生喜欢听神曲 《狐狸叫》,龚老师也并不“out”,知道世界流行之趋势,从而进一步抛出时代疑问:汉字其实也是这样一部源于自然和人伦的作品,而且是人类最复杂、最伟大的一部,什么时候流行呢?文字具有巨大活力,也是人伦天性和自然本真最直观的表达,干干净净,天趣盎然,增一字即成累赘。小小的汉字,饱含先祖的智慧,传承着先祖的记忆。针对社会上招牌、广告词和字幕中汉字被 “通假”,被曲解的现象,龚老师勇于背负起社会责任感,在是非判断面前果断决绝,慷慨陈词,义愤填膺,如英勇的壮士。龚老师的文章 《挽着汉字跳舞》被辽宁朝阳市教育局和武汉外国语学校用于考试命题。何为文字 “跳舞”?跳舞意味着活力、翩翩起舞代表着新生。龚老师用潇潇洒洒、笔锋灵动的文字,神游汉字历史,彰显汉语言文字的勃勃生机和不竭动力,传达出永久的信心和希望。

讲《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龚老师讲生存环境决定价值观,要感恩母爱;到讲 《小狗包弟》时龚老师讲到要 “物物相爱”,即使社会混乱,仍需坚守;从古文单元的标题中看出个人的突出和人性的解放;从 《诗经》 《离骚》中悟得其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睿智以及热爱祖国,追求理想,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顽强斗争精神。每每一堂课下来,龚老师渲染的舞台背景、精彩的课文演绎和动听的人物故事总能让台下一双双青春的眼睛充满了无限神往。在课上,学生可以借一弯斜照汉家宫阙的冷月,点一盏醉里看剑的灯火,龚老师带领同学们沿着悠长的文化古道溯流而上,在中国的精神长河中披沙拣金。在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体味绚丽多彩,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熏陶和孕育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我有幸可以携一小凳到龚老师的班上听课学习,看龚老师在讲台上挥洒自如,不觉时间已逝。待到下课铃响,往往是龚老师笑盈盈迈着步离去,我与学生仍沉浸其中,如食盛宴,如饮佳酿,很是满足。

近日得知吾师入选国家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龚老师课堂的精彩课例不可计数,散发出无限的人文魅力,谨以此文聊记一二。作为徒弟也要时时勉励,谨记老师教导: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猜你喜欢

本真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