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2019-02-20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文/五华县田家炳中学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资料、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平衡状态,从而激起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思维,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杜威的“经验为中心”思想,对于教育而言,意味着教育必须根植于主体经验的基础之上,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经验的生长过程。杜威的教育理论对我们当前的物理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可以实现主体经验的不断“构建”。
例如在《动量》教学中,通过图片新闻的方式,应用多媒体展示“勇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过程的一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并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跳高要落到海绵垫上或沙坑里;船靠岸须减速,到码头时要用橡皮球挡一下;消防急救时要用充气气垫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关于减缓碰撞的例子。为了使学生思路清晰化,可提出三个简单问题:(1)降落伞和反向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2)安全气囊的作用是什么?(3)采取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虽然学生已有的经验不尽相同,但结合各自的知识,大家都能意识到降落伞和反向发动机的作用是为了减小着地的速度,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延长作用时间。还会粗浅地想到,对于同一个物体,撞前速度越小,撞击力越小;撞击时间越长,撞击力越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注意力,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相似经验,为主体经验的进一步构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利用差异性事件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差异性事件可以创设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既适应又不适应”的学习情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一个实际问题,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原有认知进行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然后通过物理理论或实验得出结论,两者进行比较出现“相异或相反”,促使学生对原有观点产生不满,在认知冲突中萌发科学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差异性事件正是以其新奇的实验现象,挑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给学生带来即时的愉悦,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的理论体系主要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组成。物理概念反映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而物理规律描述了物理现象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本质联系。这些知识的联系往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时创设、发现问题情境的素材。教学中可以利用物理知识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继续分析、推理,以便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模拟一些微观的或我们在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实验等,使抽象的微观结构模拟化、动态化,在这样的情境中设置问题。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如在“宇宙航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播放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录像剪辑,看完后我们就本节内容创设如飞船的发射、变轨、运作、返回、着落等一些问题情境。
五、利用课堂小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也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更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以下“拔河”实验:让十几个学生拉紧一根绑在柱子上的绳子,老师只在学生与柱子之间轻轻地拉一下绳子,所有的同学都被拉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营造一种师生互动、和谐的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在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问题的引出应体现循序渐进、层次性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的冲突,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