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2019-02-20杨利

新农民 2019年15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培育精准

杨利

(澄城县农广校,陕西 渭南 715200)

0 引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湘西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为我国的扶贫工作开辟了新的实施路径。在精准扶贫视域下,使农业生产更加强调了产业化、科学化与规模化,且更依赖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而在这一需求下,也给趋向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农民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就需要加强对新型农民的职业培育工作,改变固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进农业经济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1 精准扶贫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

相较于传统农民而言,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转变了生产观念,更使农业生产的模式、方法产生了变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可以帮助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科学的农业管理知识,同时还对现代农业机械的操作进行培训,使农民的日常生产越来越趋于现代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开展,不仅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更使得农民享受到政策所带来的优惠,帮助农民树立了农业经营的信心,保留了农村的基础生产力。因此,精准扶贫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现代农业及新时期农民发展的必由之路。

2 精准扶贫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2.1 精准培育对象,激发生产动力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未来农村面临“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困境。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并顺势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及提升农民经济效益的基础。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下,改变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传统认知,使农民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提升了现代农民的社会地位。同时,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各项基础政策向农民倾斜,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实地考察、建档立卡、调查分析等,大力推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加大农民培育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从本质上改变农民的认知与能力,提升对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适应性。

2.2 精准资金使用,保障培育投入

精准扶贫工作中,不仅需要依赖扶贫政策的倾斜,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作为保障。由于我国属于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中面临着资金的空缺,因此立足于精准扶贫策略,确保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发挥出培育工作的作用。首先,拓宽融资渠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即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基础资金,也是不断的拓宽融资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机制,发挥社会的资金合力,加快精准扶贫工作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程。其次,保证资金的精准到户。扶贫资金的使用是实施培育的关键,在实践中要加强精准化管理,切实将资金应用对帮扶家庭和个人,优化资金的应用效果。

2.3 精准教育培训,完善教育体系

毋庸置疑,教育是打赢攻坚脱贫战的“内生力量”,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因此,职业教育应肩负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责。一方面,明确职业教育功能。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职业教育,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中要以职业为导向,突出科学教育、技能培训、经营管理等内容,根据农业生产的不同需求,提供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丰富职业教育内容。面对农业多元化、地域化及特色化的需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内容拓展,利用丰富的教育内容、灵活的教育方式、科学的培育手段,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完善的教育指导。

3 结语

总之,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我国农业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的特点,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是当务之急。依托精准扶贫政策的导向性,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为农村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利契机。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将与精准扶贫的契合,将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培育精准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