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市茶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2019-02-20肖正广江文昊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4期
关键词:安顺茶文化旅游

肖正广 江文昊

(1.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230036;2. 贵州省安顺市茶办 561000)

近年来,茶旅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旅游消费热点,深受广大茶叶消费爱好者喜欢,成为一种旅游者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康养疗养的休闲方式。[1]安顺地区位于黔中腹地,拥有普定县穿洞人类遗址、黄果树大瀑布、紫云格凸河、平坝引子渡、镇宁龙宫、关岭红崖天书、安顺屯堡文化、旧州小锅茶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除此之外,安顺居于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区域,是贵州绿茶的主产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亦拥有优质的茶叶资源,诸如瀑布毛峰、朵贝茶、永宁白茶、贵州生态黑茶等,这些名茶生产都居于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黔中大地上,将地区名山、名水和名地以及茶产品的特色完美结合,使得景与茶相互交融、相互发展。

安顺市的茶产业资源有自己本身的特色和优势,旅游资源丰富,茶产业具有可开发性,旅游资源不断渗入到产品中去,对于茶旅一体化建设、生态产业建设意义重大。因此,在发展茶旅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依托旅游资源建设,同时寻找发展可契合的路径。

1 茶旅一体化发展类型概述

目前,安顺茶产业搭乘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快车”,在茶旅发展方面已取得可观成就,对推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茶学教育建设发挥了极大作用。就当前业已形成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导向来看,已形成“茶生态游、茶节庆游、茶加工游、茶学研游”等不同层次的消费旅游模式。

1.1 茶生态游

茶生态游,旨在通过“茶文化+生态旅游”这一模式,在依托茶园和茶场等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下,适度开发茶旅融合的生态、休闲、文化和贴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旅游方式。在安顺地区来看,已存在观光茶园生态游、茶文化遗址旅游、特色茶馆体验游、屯堡名泉体验游、屯堡大碗茶制作游、山里江南度假游等丰富多彩的茶旅生态旅游内容。

1.2 茶节庆游

茶节庆游,是指“茶文化+节假日”旅游的方式。也就是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开发茶民俗、茶食品、茶文化、茶事旅游活动,并在重要节假日和重要茶会形成的旅游方式,如都匀毛尖茶人会、贵州生态黑茶养生节、浪风关红色茶旅、五一黄金周“山和水”品茗节等,这些活动在自然山水间互助发展,从而可以创新,精心打造茶文化旅游节品牌,双向促进,推广地方特色产品,带动地方经济创新发展。

1.3 茶加工游

茶加工旅游,是在春茶开采之际,消费者到茶山自己采茶,自己加工的旅游。也包括在采茶制茶时所交流的茶文化、茶俗以及自己采茶经验分享的旅游,包括“春风行动采茶比赛”、“采茶大比武”、“瀑布毛峰(古茶)制作大赛”、“夏秋茶攻势”等采茶、制茶活动。同时让参加者体验屯堡汉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等茶食俗生活习惯,增加体验深度。这样不仅能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创新茶特色旅游产品,亦能延伸茶文化经济产业链。

1.4 茶学研游

茶学研游,是指除了学茶的中、大专院校学生之外,其他本地区或外地的初中、高中、大学生在茶叶旅游的过程中,专业老师或者当地服务人员利用本地茶文化、茶加工、茶食俗、茶审评等特色内容进行“茶教于实”的环境授课内容,并积极鼓励学生开发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研学旅游产品。如都匀毛尖茶文化博物馆、遵义茶文化博物馆、贵州美术馆、安顺御茶村安顺职院实训基地等,意在寓教于乐中推进茶知识的有序传承与传播,推动茶文化教育和发展,增强地区茶文化自信。

2 茶旅一体化发展环境分析

2.1 优势

2.1.1 交通便捷

地处云贵核心腹地,坐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形成公、铁、水、航多维一体联动的区内区际交通网络体系,连接贵安新区、贵阳、六盘水、毕节、黔南等地,地区辐射大。对外拥有多渠道国际客源市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2.1.2 生态优美

安顺居于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区域,多以煤山层土壤为主,属典型“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高原优质产茶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安顺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特点,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已形成贵州省区内旅游产业体系,是贵州省重要旅游目的地,完全具备茶旅一体化深度发展的相应基础条件。

2.2 劣势

2.2.1 资源开发不足

目前已开发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及特色活动,虽聚集了人气,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未能实现旅游价值链最大化。现有的茶旅产品与项目,如“朵贝茶文化体验游”、“小锅茶茶文化旅游”、“瀑布毛峰体验游”等仍以观光产品为主,伴随着游客选择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宽,茶旅产品应向度假休闲纵深开发转移。另外,康养、写生等茶旅项目开发力度不够、资金不充足。

2.2.2 专业人才难觅

茶文化旅游是侧重文化精神层面的交互性体验,因而茶文化旅游过程中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要求亟待提高[2]。诸如讲授基本茶文化知识的,讲述加工、审评知识的人才少之又少,现有茶旅游产品多停留于传统服务项目上。目前,都以制粗茶、住宿、喝茶、吃农家饭为主,只能基本满足游客对于“吃、住、行、游、购、娱”等浅层次物态需求,而 “商、养、学、闲、情、奇”等高层次心态需求难以实现。

2.3 机会

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黔党发〔2018〕22号),以及安顺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的意见》出台以来,茶产业得到大力支持,成为贵州省农特产业发展的“快车”。且安顺市打出公用品牌这一策略,使得茶产业资源可以合力抱团运用,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市场、服务基础设施、品牌、信息等实现无障碍共享,谋求区域大联合[3],构筑安顺茶叶文化,创造安顺茶旅,避免无谓竞争,从而达到预期多赢的良性效益。

2.4 威胁

2.4.1 市场竞争大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安顺市凭借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茶产业特色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如大兴东游乐园、黄果树毛峰采摘游、朵贝古茶采摘比赛游、平坝小河湾特色度假游、春夏秋三季斗茶赛、山里江南茶旅游等,为游客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空间。同时,由于客源市场相近,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同,区域内面临更大竞争压力。茶旅一体化作为新兴旅游项目,虽取得长足进展,但想要在日趋成熟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还需要探索和创新更多更新的模式,任重而道远。

2.4.2 开发困难

本地区茶业旅游资源具有原始性、唯一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3],当下遭遇开发和保护不当的困惑,成为制约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伴随着游客数量的持续增长,游客的个体行为不同程度地改变着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影响原有茶文化资源的和谐之美,无论是物质或非物质的茶文化遗产,其质量和原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改变[4]。因此,开发需考虑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法连接群众利益,改变群众根深蒂固的守旧观念,促进茶旅开发。

3 促进茶旅一体化发展策略

茶旅一体化发展是丰富旅游新业态、发展旅游新模式、推动旅游新改革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安顺茶产业中不仅包含茶山、茶场、茶加工、茶产品等实体物质,亦包含地区独特的茶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可以依据地区茶文化,发掘茶主题,依托茶资源,开拓新需求,发展新市场,给旅客带来休闲体验与文化的双重享受,将茶产业各环节与旅游产业相互耦合纵向贯通,实现共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形成“茶业延伸旅游体验中增值,旅游依托茶产业添彩”的茶旅经济链。

3.1 融合发展,深度推动

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做好资源互助,提升经济增长点。一是以蚕种场、山京农场、鸡场乡白茶园区等为核心,创建4A级茶旅一体化旅游景区;二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茶与“吃”融合进餐馆,茶与“住”融合进宾馆,茶与“旅”结合进景区,围绕生态环境、文化底蕴、茶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条件,深度挖掘茶基地、茶园区、茶乡村、茶景点价值,打造满足茶山观光、避暑度假、养生康体、运动健身、茶家体验、民俗文化以及自驾游等需求的百里千屯茶旅一体化走廊,补全茶产业经济增长点。

3.2 加强技术,提升质量

加强茶机生产配套研发,提升茶产业装备能力。首先,政府应支持和鼓励茶机生产本土化研究,研制适宜山地生产条件的大中小型联装流水生产线、新型茶叶采摘机械,参与安顺茶企设备提升工程,解决现在茶企加工能力低下、装备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保障加工质量,大幅度提升茶叶产业生产效益,研发出符合茶旅建设的观光型生产流水线和特色产品。再者,相关企业要加强加工技术的培训和茶文化茶旅意识的锻造,以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为主,拉动产品质量升级,创造茶旅融合特色产品。

3.3 普及茶文化,提升内涵

普及全民茶文化,支撑茶产业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安顺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厚重等优势,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如屯堡文化、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三线文化等)与茶文化的结合点,结合茶旅项目打造,突出安顺文化底蕴与品牌内涵,发掘安顺文化特色,结合安顺旅游实际,创新创作安顺茶文化,丰富茶旅游。以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主导,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作家、诗人、书法家、民间文学爱好者等,挖掘和整理安顺茶文化,编撰出具有安顺特色的茶文化书籍。同时定期举办文艺论坛,发掘安顺泉水文化、屯堡文化、制茶文化(如小锅茶、朵贝茶)等相关文学论坛,并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创作者,争取开发出更具有时代意义、教育意义及旅游意义的以茶文化为题材的小说、歌曲、散文、诗歌、影视作品等,做好安顺茶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工作,为支撑茶旅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文化智力支持。

3.4 培训实操,建设人才队伍

完善茶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安顺学院积极申办茶学本科专业、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在原茶叶专业基础上设立二级茶学院,强化全面培养茶专业综合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助力地方特色经济。同时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茶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茶文化研究院、黔南师院茶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展开茶旅、茶文化、茶贸易、茶经济合作。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校到茶企建立教学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定期对全市稳定从事茶园管护、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茶品牌营销、茶文化传播的从业人员进行高技能人才培训。

4 结语

随着茶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成熟,安顺地区茶旅一体化发展必须打破固守模式,走品牌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之路;应当注重资源间各个要素的高度整合,发挥旅游价值和茶旅一体化价值的双向作用;认真分析市内各县(区)优劣势,发挥优势互补与整合作用,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效应、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把旅游资源同农业、工业、交通业、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从而间接或直接促进茶旅一体化发展,促进茶旅资源同步化发展。这不仅能带动茶产业同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也能推动相关农特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构建茶产业、农特产业、旅游产业的品牌融合,促进产业升级改造。

猜你喜欢

安顺茶文化旅游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寻味贵州——安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