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有害生物全程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概要

2019-02-20邓小华

新农民 2019年4期
关键词:螟虫抗逆性杀虫

邓小华

(达州市植检站,四川 达州 635000)

水稻有害生物全程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是以确保水稻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控制水稻病虫为害为目的,优先采取的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根据我地水稻病虫草害发生种类、为害规律调查研究及防治实际,集成组装了“农业生态调控+翻耕清残减量+免疫带药移栽+物理生化诱控+择期释蜂生防+鸭鱼控草治虫+智慧监控统防”的达州市水稻有害生物全程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以促进水稻产业绿色发展和安全生产。

1 农业生态调控

一是选用对稻瘟病、稻曲病等具有抗(耐)病性且抗逆性强的丰产良种。二是采取稻草和种子苗床消毒处理。三是多样性布局、合理栽植、科学管水、合理施肥、杂糯间栽等农艺措施,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水稻抗逆性。四是在稻田埂隔离种植芝麻、大豆、茭白、香根草等蜜源及驱避害虫的植物,为农田天敌创造有利其迁移寄居繁育避害的栖境植物和生态环境。

2 翻耕清残减量

在水稻螟虫越冬代幼虫化蛹盛期至羽化前,平坝稻区于4月5日前,高海拔稻区于4月10日前,及早抓好冬闲(板)田灌深水(7~10cm)泡田杀虫、翻耕灭杀虫蛹措施,对冬闲田、两季田稻桩稻草等残留物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减少和降低越冬病虫源基数。

3 免疫带药移栽

秧苗期喷施海岛素、几丁聚糖等诱导免疫剂,促进水稻生长、根系发育,提高抗逆性和缩短移栽后返青时间,促进苗齐苗壮,增强抗病能力;移栽前3~5d,选用防病治虫的对路低毒长效药剂喷雾,既可有效预防叶瘟、一代螟虫、稻蓟马等病虫,又可减少用药量,节约成本,还可解决移栽后遇阴雨施药困难和鱼鸭安全养殖问题。

4 物理生化诱控

根据害虫主要种类,科学合理应用光诱、性诱、色诱、食诱的物理生化“四诱”诱杀控虫技术。①光诱:按每2.67~3.33hm2面积安装1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3月下旬至9月上旬自动启灯诱杀趋光性害虫;②性诱: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水稻螟蛾开始羽化时,按每667m2稻田安装1套新型飞蛾性诱装置,进行性信息素迷向和诱杀螟虫雄蛾,降低雌蛾交配率和螟虫种群密度;③色(食)诱:4月中旬至8月中旬水稻分蘖至灌浆初期,对稻苞虫常发区稻田按每0.2hm2安装1套紫色粘虫板360°诱杀装置,诱杀羽化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和减轻虫口密度;4月中旬至6月上旬水稻分蘖期间,在稻田四周悬挂蓝色粘板,诱杀稻蓟马成虫。

5 择期释蜂生防

根据当地精准监测预测的各代二化螟、纵卷叶螟蛾产卵期,于水稻田间667m2悬挂带有活体赤眼寄生蜂及病毒的水稻“生物导弹”杀虫卡4~6枚,间隔5~7d循环释放带毒的赤眼蜂,寄生螟虫卵块,致孵化幼虫感病死亡,减轻螟害。

6 鸭鱼控草治虫

稻鸭共育、稻鱼共栖等除草治虫防病技术可有效减轻或控制农田杂草、稻飞虱、螟虫等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在秧苗移栽后12d左右,放养20日龄雏鸭10~15只/667m2,在有条件开展稻田养鱼的区域,于插秧后7~10d,投放鲤鱼、草鱼等鱼类种苗1000尾/667m2,保持较高水层,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水稻增产鸭鱼增收。

7 智慧监控统防

应用水稻病虫害的现代新型智慧监测工具,科学精准监测预警;发展壮大农机植保专合组织,装备现代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围绕灾害性和风险性较大的重点病虫对象,按照病虫预测要求,抢抓关键时期,科学安全合理用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化学药剂,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专业化统防和群防群治,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控效果,促进农药减量控害,确保水稻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螟虫抗逆性杀虫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杀虫专列”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甲壳素对蔬菜抗逆性的影响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