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初探
2019-02-20石多星
石多星,张 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户和兽医的意识没有得到太大提升,而且基层兽医防疫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基层畜牧兽医来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其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对现阶段防疫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不但可以大大减少动物患疫病的几率,同时还能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1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防疫的意识比较淡薄
虽然随着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大部分的动物疫病已经具备了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但由于养殖户并没有极高的基层防疫意识,他们在牲畜的养殖环境和条件上都是差强人意的,有的很难达到动物防疫的标准,有的养殖户并没有科学的养殖方法和养殖经验,在牲畜的养殖方面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问题,这种情况下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需要养殖户具有较高的防疫意识,才能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
1.2 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动物防疫站的设备建设也是比较落后的,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影响了防疫工作高效的开展。其次是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政府建设了相应的动物防疫站点,但是投入的专业人才的建设力度比较小,这就影响了防疫的专业水平。基层农村的兽医在实践经验上明显存在不足,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导致一些崭新的理念思想方法和设备在农村动物防疫站并不能使用。
1.3 防疫的方式略微单一
我国的动物防疫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西北部地区,动物进行防疫的手段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一针好”上面,牧民们也没有较强的意识,这种方法和现如今的防疫手段相比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对防疫工作的发展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
2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2.1 加强内部管理工作
针对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制定,并使工作人员严格的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加强工作的内部管理,在各项制度上进行不断的修订,完善各项机制,并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执行力度,针对不同的地区动物疫情的不同表现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对历史上该地区发生的动物疫情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找到发生动物疫情的主要原因,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才能有效的解决疫病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建立监督体系,针对每家每户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监督管理,要求人们定期对动物接种疫苗,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在一系列工作制度的完善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防疫部门的工作效率,并做好对重大疫情的预警工作,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促进防疫工作的有效实施[1]。
2.2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为牲畜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系统,不仅体现在初期动物进行疫苗的接种,还体现在对动物进行定期的检查,对养殖户进行思想工作的教育和疫病的宣传[2]。要提高政府对动物防疫的重视程度,不仅要提高资金的投入力度,还需要引进一部分人才,教授农级防疫工作人员一些专业的防疫技术,学习使用先进的设备开展动物疫情的检测,提高防疫的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推动基层防疫工作的发展。
2.3 加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要根据现状不定期的组织养殖户进行专业的养殖经验的培训,宣传防疫工作,使养殖户养成防疫的意识,提高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还需要传授更加科学的养殖方法,改善养殖的环境[3]。针对牲畜生存的环境要定期进行消毒和检疫,将出现疫病的病畜及时进行隔离,并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其余牲畜不受疫情的影响,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对于一些因为疫情死亡的动物也需要做好登记记录,不能随便处理,需要在监管人员的监督下,对这些动物进行焚烧、深埋等,禁止这一类动物流入到市场当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此外还需要对养殖户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触犯法律,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守法,他们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动物防疫意识[4]。
3 结语
在基层的畜牧兽医防疫工作中,由于农村条件比较落后,政府设备落实的不全面,专业人才缺乏,养殖户没有防疫的意识等等,都严重影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健全完善的防疫机制,提高部门工作的内部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的解决现状,提高农村的防疫工作效率,保障牲畜的健康发展,并保障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