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疗法发展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9-02-20熊欢欢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求助者心理学疗法

熊欢欢

(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 310018)

一般认为,1916年美国人塞缪尔·麦克乔德·克罗色尔斯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文学门诊》,标志着阅读疗法研究在西方的兴起。在随后的百余年里,阅读疗法在很多国家得到较快发展,英国、俄国、德国、荷兰、芬兰、日本等国的阅读疗法研究和实务都相当繁荣。1984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发表了《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强调了图书馆为患者和残疾人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重要性,标志着阅读疗法开始明确纳入到全世界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中。[1]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阅读疗法这一概念传入中国,引起国内相关人士尤其是图书馆从业者的兴趣。笔者以“篇名‘阅读治疗’或‘阅读疗法’或者主题‘阅读治疗’或‘阅读疗法’或者关键词‘阅读治疗’或‘阅读疗法’”为检索条件,在知网上搜出论文1584篇,第一篇关注阅读疗法的文章出现在1988年,篇名为“医院图书馆员的服务方向”。由此可见,近三十年来,阅读疗法得到国内相关人士的充分重视,研究热潮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然而,与阅读疗法研究的热度相反,阅读疗法实践却显得冷清。目前,国内仅有数家高校图书馆在有条不紊地系统开展阅读治疗工作,其余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探讨与规划设计阶段,至多也只是进行了零星的试验活动,常态化地开展阅读疗法的屈指可数,阅读疗法的推广应用处于维持甚至停滞状态。[2]

这种“理论热、实践冷”的境遇说明阅读疗法工作在我国的发展障碍重重,而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既有发展源头上的问题,也有发展模式的问题,更有阅读疗法本身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分析出造成阅读疗法在我国难以引起重视并大范围实施的原因,提出扫清这些障碍的思路与对策,以求阅读疗法工作能系统、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为维护人类心灵健康这一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1 阅读疗法的研究主体过于单一,研究内容偏于理论

在国外,图书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作用首先是医生们认识到的,所以一直注重对阅读疗法的临床应用和实证研究,体现出阅读疗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容易得到信任、重视和推广。从研究主题看,主要涉及以下领域:阅读治疗方法、阅读疗法处方、效果评价、儿童与青少年阅读治疗、药物依赖者、性功能障碍、女性、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老年人群与网络阅读治疗等。[3]而国内关于阅读疗法的研究现状却是另外一番光景。笔者从上文所说的1584篇论文中挑出150余篇核心期刊所发的文章,一一阅读后发现,国内研究阅读疗法的绝大多数是高校图书馆馆员,其次是医院图书馆馆员,还有屈指可数的几位高校信息管理系教师,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的硕士毕业论文以阅读疗法为研究对象。这些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阅读疗法的理论,如概念辨析、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与作用、阅读疗法的原理等;阅读疗法的实践,如建立阅读疗法阅览室、成立阅读疗法委员会、建立多元的阅读疗法宣传体系、开发阅读疗法网站、成立大学生阅读疗法组织、开展阅读疗法主题活动、阅读疗法实施前后的效果分析等。

由此可见,国内阅读疗法的研究主体多是图书馆从业者,没有医学工作者和心理学家的参与,研究内容也多局限于理论,即使是实践研究,也多是一些工作架构上的措施与办法,关于阅读疗法在改善读者的情绪与行为问题上的实证研究寥寥可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我国的心理学基本是舶来品,从学科框架到理论内容再到应用研究,几乎全是借用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外对于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的普及工作已深入人心,从业人员多且规范,结构设置多且合理,专业化程度高且合作多,心理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健康心理学近年来也成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之一,致力于改变传统的医学观念与模式,将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纳为一体。而国内的心理治疗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大医院的精神科更注重对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忽视心理治疗,而医院的心理治疗门诊、各大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等,也基本都在跟随与仿效国外主流的治疗学派,如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等,能结合中国实际提出本土化的心理治疗方法的少之又少,仅限于李心天的“悟践心理疗法”、钟友彬的“认知领悟疗法”、胡佩诚的“漂浮疗法”等。目前来看,阅读疗法在国外并不是自成一派的主流学说,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发挥一定的作用,尚未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学派,自然无法引起国内心理学界的重视。而图书馆界之所以对阅读疗法有如此大的热情,是因为它刚好符合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措施的需求,为图书馆工作打开新局面、迈入新台阶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自然不容错过。但是这种极度单一的研究主体和忽视量化的研究方法,极易将阅读疗法引入一个死胡同,难以突破困境,难以创新方式方法,从而陷入僵化与停滞状态。

2 阅读疗法的发展模式过于保守

根据文献资料可知,除了极个别高校开始采用实证方法来研究阅读疗法对于抑郁症等情绪问题的疗效以外,国内图书馆从事阅读疗法的具体方式主要为推荐书目、开展读书交流会、分享读后感、真人图书馆、做主题报告等。国内这种所谓的阅读疗法真的属于阅读疗法吗?日常生活中,在心情抑郁苦闷或烦躁不安之时,有人会找亲戚朋友倾诉,有人会以运动购物等方式发泄,有人倾向于在音乐和电影里寻找安慰,而有些人则会通过阅读来获得平静或愉悦的感受,这种自助阅读行为可称为“阅读疗法”么?而对于那些本身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图书馆员告诉他阅读可以调节情绪和行为,并提供他一些参考书目,这样的行为是否称得上“阅读疗法”?这种缺乏互动的单向模式与普通的阅读推广有何区别?

既然被称为“阅读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就应与其它心理治疗方法一样,有一套科学的程序,需要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固定的步骤。心理咨询与治疗,与普通的谈话不同,与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同,其专业性不仅体现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上,也体现在一套严谨有序的工作程序上。任何一种治疗流派,虽然其治疗方法和治疗目标有所不同,但是这套治疗程序,却是必须共同遵守的,只有严格按照程序一步一步进行,才有可能保证治疗效果。阅读疗法,尚不是一套独立系统的治疗方法,从其作用机制看,基本属于精神分析和认知学派的辅助疗法,如果仅有阅读行为,没有采用其他方式的心理辅导,诚然也会有一定效果,但这个效果是否能治本、能持续多久,都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

提供书目,是阅读疗法的特色,也是阅读疗法的关键,在这之前,必须先要全面、详细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信息,对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知晓求助者问题的原因、严重程度及持续的时间,掌握求助者的认知方式和人格特点等,此后才能为求助者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所推荐的书目,必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有效的,不仅要适合求助者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特点,还要符合求助者的认知方式和人格特点,否则会适得其反。而反观目前国内关于阅读疗法书目的研究,要么是在读者当中进行调查,了解被调查者的阅读偏好,要么是从经典书籍中整理出各类书单,均不能做到“对症下药”,自然无法体现出阅读疗法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而仅仅是阅读推广工作中的一个推手而已。

3 阅读疗法的疗效难以保证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阅读的心理治疗效果,阅读对于维护人类心灵健康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阅读疗法的疗效如何实现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从现有的关于阅读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来看,阅读疗法基本是依托于精神分析和认知疗法而发挥效用的,在评定治疗效果的时候,很难把阅读的疗效单独区分开来。而对于只有阅读行为没有其他方式的心理辅导的情况,虽然也会体现出一定的效果,但这个效果是否能治本、能持续多久都尚需研究,毕竟其他的自我调节方式,如找亲戚朋友倾诉、运动、购物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但这些,显然不是根治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

其次,阅读疗法和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一样,有其适应症和适应对象,同一本读物,对不同的读者来说,可能有天壤之别。有些人缺乏想象力和共情能力、情感淡漠、文化水平较低、心理领悟性差,根本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发生心灵契合和沟通,也不会通过反思识别自己的内心因素与自己的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更不会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等,阅读疗法对这部分人而言,改善问题的可能性很小。有些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惯性地认为自己不行,将所有的失败都归结到个人能力、素质等内在因素上,于这类人而言,那些充满正能量的英雄主义作品,哪怕主角是成长在劣势环境里的弱小平凡之辈,依然无法给他勇气,他只会望洋兴叹,感慨为什么别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而偏偏自己什么都没有,由此一来,自卑之心更重。有的人个性偏执、思维僵化,根本无法通过阅读来发现自己以外的外部世界,无法增强对他人情绪和行为的理解,无法学会更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也无法了解到人生总是需要妥协、需要与别人合作与分享,从而也无法通过阅读来矫正自己的错误认知、改进思维方式。同样一部《基督山伯爵》,有的人读到了不向命运低头的不屈不挠,而有的人则读出了命运的无奈与辛酸;有的人读到了放手后的释怀与解脱,而有的人则读出了仇恨与复仇。同样一本《骆驼祥子》,有的人在感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时,会庆幸自己并不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从而学会从自己的不幸中发现万幸,从挫折中找到希望;而有的人,则会被拥有理想、努力向上的主人公无论怎么拼命挣扎都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沦为泼皮无赖的悲惨命运所震撼,久久走不出来,甚至会进入抑郁状态。

4 阅读疗法发展障碍的应对之策

阅读疗法若想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成为图书馆界的一家之言,必须由医学界、心理学界、教育学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才能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国内现状而言,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主动涉猎阅读疗法的可能性不大,既然这项工作现在由图书馆界在主持,那么推广阅读疗法的艰巨任务就只能由图书馆来承担了。首先,图书馆在提高阅读疗法理论研究水平的基础上,多采用实证方法进行量化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验证度。泰山医学院曾在2004年选取医学影像专业2001级两个班的100名大二本科生,进行阅读治疗前后SCL-90评定的初步分析。[4]这便是实证研究,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研究量表,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验证阅读疗法的效果,具有可重复性、可验证性,从而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图书馆应联合心理学界和医学界,共同开展阅读疗法业务。目前来看,各高校在开展阅读疗法时会联合学校的心理健康部门,成立有心理咨询师指导的阅读治疗研究小组或委员会,由心理咨询师负责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等。由此可见,现有的工作模式都是邀请心理学界人士介入到图书馆的工作之中,充当图书馆阅读疗法工作的指导者,这固然很重要,但是图书馆员更应该介入到心理学界的工作中去,介入到心理咨询师的咨询个案中去,为求助者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从而切切实实地体现出阅读的治疗效果。唯有这样,才可以让心理学界和医学界体会到阅读疗法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参与到阅读疗法的研究中来,这不仅有利于推广阅读疗法的应用范围,更有利于提高阅读疗法的研究水平、拓宽阅读疗法的研究维度,从而可以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手段来保证阅读疗法的疗效、提高阅读疗法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求助者心理学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拒绝的正确方式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心理案例论文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