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微技术在我国近代图书馆中的应用
2019-02-20吴稌年
吴稌年
(江南大学图书馆,江苏无锡 214122)
用银版生产出的缩微照片是从1839年正式诞生的,“1839年,曼彻斯特光学仪器商和摄影师J.B.瑟(John Benjamin Dancer)用银版生产出第一批缩微照片”[1]这时的缩微照片还不能商用。1852年,和丹瑟一起试验湿胶棉处理技术中找到了生产缩微照片的适用方法的阿切尔(James Scoh Archer)将这一方法公布于众后,丹瑟于1853年在无纹感光乳剂上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缩微照片,他把这些照片印到玻璃片上出售。是年,《雅典娜杂志》(Athenaeum)登载了一条建议,首次提出缩微出版物的想法。不久,戴格朗(D.Dagron)采用丹瑟技术发展了缩微摄影术,并获得专利权。
1 缩微技术发展概要
缩微技术首先在军事上得到应用。第八版《不列颠百科全书》(1853-1860)的第14卷中有“显微镜”条目,大卫.布鲁斯特爵士在撰写此条目中提出了可能把秘密情报隐藏在一个墨水点或者句号里,这一在当时具有科幻色彩的想法,很快就在1871年普法战争中得到运用。以后这一技术在银行、图书馆界等许多领域逐步得到应用。
“缩微出版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853年英国霍斯契尔写给他表弟的信中”[2],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莱卡相机得到了发展,才开始出现了现代文献翻拍机的缩微文献加工平台的出现。当时,柯达公司装配了一台莱卡柯达1-1型(Recorack 1-1)轮转式缩微摄影机。1927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在洛克菲勒的资助下,大规模地开展了缩微复制珍本收集计划,简称“A工程”,“结果从英国博物馆及其它地方获得300多万份缩微复制品”[3]。1930年,美国柯达公司附属机构瑞柯达公司与纽约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同发行了一战期间共5年的纽约时报的缩微版,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缩微出版发行物,当时共出售给了15家图书馆。“1933年纽约《先锋论坛报》将该社100年来发行的报纸全部制成缩微胶片,并编制了检索系统”[4]。1936年,美国图书馆学会的帕特森(E.Patterson)首次发表了一篇有关英国图书馆界缩微照相术方面的论文,亦标志着开始对缩微技术的理论探讨的阶段已经开始。1938年,哈佛大学开始对美国以外的报纸进行缩微工作。是年,帕尔(E.Power)创立了大学缩微胶卷公司,拟用商业文化路径翻拍善本等珍贵图书,以利广大学者使用。此时,在国际上成立了首个国际性的缩微摄影组织——国际缩微摄影大会(IMC),后于1983年改名为国际信息管理大会,缩写不变。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首开缩微复制课程[5]。我国于1957年开设这一课程。是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开始在“档案保护技术学”中讲授缩微摄影技术,后成为专业课。
由于缩微技术特色鲜明,人们根据其特征和文献资料工作的发展状况,不断开展技术上的突破和理论上的研究工作,并不断进行未来预测。1944年,由F.里德(F.Rider)发表的“学者与研究图书馆的未来”一文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缩微卡片的关注,“他的想法是要把整个图书馆贮存在目录框里”[6],这就是以后“手提箱”式图书馆的早期预测,“美国人海布林,于1962年在美国缩微协会的一次会议中,首次提出‘复制型图书馆’的概念”[7]。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快成为图书馆界的热点,复制型图书馆,成为电子图书馆中的一种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快速发展。
2 我国近代图书馆对缩微技术的应用
我国近代图书馆时期,开始了用摄影技术拍摄文献的工作。这一工作,至少可追溯到1935年。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对这一工作的开展,并非始于国内,而是始于国外图书馆,主要是由“交换馆员”展开这一工作的。我国的“交换馆员”工作始于1930年,最早起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该馆“原藏中国书籍颇富,近更努力搜罗以期完备。本年特与本馆约定由本馆推荐馆员一人前往为之整理,服务期间以二年为期限,满另由本馆推荐他人”[8]。于是,北图推荐严文郁先生于是年9月6日经由神户前往美国。1934年,王重民先生成为法国国立图书馆交换馆员,“本馆前与法国国立图书馆交换馆员,曾于廿三年秋间派王重民君赴法在该馆写本部实习”[9]。王先生的主要任务是“编被伯希和劫去而藏于馆的敦煌卷子”[10],包括访求明清间西洋天主教士的华文著述、太平天国史料、古刻旧钞的经史子集等罕传本。根据目前笔者所查到的相关资料显示,至少在1935年时,王重民先生就开始大量摄影相关资料。1935年8月,王先生前往柏林达12天,所见古籍较多,“在柏林时,承徐乐教授(Prof.Dr.W.Simon)、葛玛丽小姐(Dr.Annemarie Von Gabain)之引导参观,并予以阅书与摄影上之特别便利”[11]。
在国内正式缩微文献技术的过程,始于193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我国北平图书馆的一项合作项目。当时,美国拟以缩微摄影技术与设备的合作,获取更多的善本图书等重要文献。根据美方提议,拟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北平图书馆各设一套缩微摄影设备,以拍摄图书资料,由中方向美方提供善本书的缩微胶片,从而促进了我国图书馆对现代设备的重视。是年,北图就拟进行现代图书馆用品展览会,所展内容分为6部分:书库设备、家俱、日常用品、装订用品、最近影印机器、盲人图书馆种种设备等[12]。图书馆界的学术刊物《图书馆学季刊》,刊载了“显微传影片的改进”(撮要)一文,从而将相关缩微技术问题传播到我国学术界。是文针对当时国际上使用的显微胶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与方法,作者的目的是要通过改进使缩微胶卷(片)在阅读过程中不易损坏,“底片仍可完好无损的归还,可以让其他读者继续借阅[13]。其时,“缩微图书馆”“手提式图书馆”之概念也被引入我国,“一位律师可以把他整个的书籍收藏放置在一个小箱子里。一座小市镇或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学校能购买能容纳一个最大图书馆的全部收藏”[14]。当时的缩微技术已有能力将印刷文献的体积缩小两千倍,缩像设备的价格也已大大降低,一个全套缩小摄影器的最低价格为50美元,一些家庭用的缩微设备,其价格之低令人瞠目:“最近市场上有一种为家庭应用的,只需美金一元五角即可购一具小型的French Bakelite model。美国海军大将菲斯克所改造的一种只需美金五元”[15]。可说,这一阶段是我国图书馆界重点关注缩微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的阶段,为我国应用缩微技术打下了基础。
我国图书馆界自己缩摄图书最早大致在1940年秋季,原拟由我国提供善本,由美国提供缩微设备之协定,在抗战初期仍然在进行之中。1938年,美国提供的设备运抵我国。因当时北平已被日寇占领,这些设备无法在北平图书馆安装,因此暂时安装在当时看来比较安全的北平协和医院,《图书季刊》上如此记载:“北平图书馆近承美国捐赠此项摄影机一具,因利用北平协和医院发电厂设备之使得,该机即暂时装置院中”[16],在此期间,利用这套设备拍摄了一部分医学方面的善本书。“该馆自廿九年秋间,始拟将所藏全部中文医书缩摄一全份,……现闻已摄竣六千三百余册,未摄者尚有四百五十余册”[17]。
在抗日战争中,中美图书馆界合作对北图善本的缩摄工作,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际缩微文献史上,都可谓是一大重要事件。抗战爆发,为使我国珍贵古籍免遭日军的摧残和掠夺,北图把300箱善本书运往上海,寄存于法租界亚尔培路科学社图书馆,后又转到吕班路震旦博物院。后因形势突变,乃决定将这批书临时运往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保存。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有三(王重民先生)不得不用三周的时间,将三百箱书一一打开,选其最优者,又装成一百箱,所选书共二千七百二十余种”[18]。“33年(1944)美国国会图书馆商得我国同意,将全部图书摄成显微影卷。后该馆将3套赠与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及中央研究院图书馆”[19]。
1942年,时任美国对华关系处的官员费正清先生与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先生商议约定:“由美国驻华大使馆学术资料服务处为中方输送西方科技文化书籍缩微品,中方则为美国图书馆收集中国科技出版品”[20]。为此,中国方面成立了国际学术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用于接收分配缩微胶卷,顾毓琇、任鸿隽分任正、副主席,袁同礼任执行秘书,1943年2月起,委员会印行《图书影片指南》(英文本),供学术界参考[21]。据费正清回忆,通过国际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曾把美国2000多种各式书刊的缩微胶卷,连同胶卷目录,及缩微胶卷阅读器70台,分发给了20个阅读中心。[22]当时该委员会在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均设立了图书影片阅览室,分别是:沙坪坝国立中大,成都金大和华大,昆明西南联大,桂林广西大学,并委托这些主要学术机关负责保管此项影片及一切设备,主持阅览及利用事项。
当时图书影片成都区分馆暂设金陵大学文学院,由刘国钧先生负责保管,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委员由刘国钧、周克英、蔡路得、赵华琛、孙明经、谢文炳等人组成。委员会拟定出各种保管和阅览规则,并指定华西大学用一房间作阅览之用,在华西大学阅览室开放前,先在金大文学院提供一室供阅览之用[23]。1944年,通过国际学术资料供应委员会赠送,华西协和大学获得图书影片250卷,“又该馆最近由美驻华大使馆秘书包懋勋带来图书影片三百余种,放映机两架,将与成都文化团体共同使用云”[24]。1943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受国际文化学术资料供应委员会委托,管理昆明缩微图书的借阅事宜。为开展好该工作,该馆设立了图书影片股,在校内另设四间图书影片阅览室,并开展对外阅读活动[25]。
国立西北图书馆在筹备成立过程中,图书影片在文献的搜集和利用过程中起了较大的作用。1943年3月,教育部聘请了以刘国钧为筹办处主任的筹委会,在筹备过程中,图书影片被列为先向学界开放之列。当时在总结筹备委员会工作时即有如是描述:“开放图书影片,由国际文化学术资料委员会供给材料,颇受当地学术界之欢迎”[26]。1944年7月7日,该馆正式开放。在此期间,“重庆国际学术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于1943年8月起委托该馆办理图书微卷展览事宜,先后领到微卷54种及放大阅览器2架”[27]。国立北平图书馆在这一时期也“先后收到中美文化资料供应委员会所赠放映机两架,放映镜三只及英美期刊影片一千六百四十九卷均已运平,现正赶制庋藏木盘,编打目录以备阅览”[28]。抗战胜利后的3年中,我国缩微技术的应用发展缓慢,1948年,北平图书馆购入美国柯达公司出产的一台35毫米缩微摄影机和一台DEPUE型拷贝机及2台阅读器,“这批设备直到1949年解放后开箱安装,并为当时的文物局试拍了小报”[29]。
3 对缩微技术应用的宣传工作
在我国近代图书馆时期,成规模的摄像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开始于在国外工作的“交换馆员”,很快,我国图书馆界引入了缩微设备,并通过与美国图书馆界的合作,开展善本书的缩微工作。在整个近代图书馆时期,我国图书馆界主要是从缩微技术的文献缩微操作层面的掌握入手,开展对文献的缩微拍摄与阅读管理工作,并没有对缩微技术的核心技术的研究及设备制造、规则的制定等方面开展工作,因此,仅解决了缩微技术中如何缩微文献的操作与管理问题。
在图书馆界最早介绍缩微技术的刊物,是《图书馆学季刊》,在1936,1937年,分别用撮要的形式,介绍了国外相关论著,从而引起我国图书馆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的重视。1938年,由《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刊载了相关“明日图书馆”内容的信息,展望了未来现代图书馆应该是:良好的图书馆建筑,管理科学、便捷,采用空调、音响设备,灯具光线柔和,运用无线电技术,具有有声影片等[30],从而拓展了人们的视野。至40年代中期,随着缩微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展现出了缩微图书馆的光明前景,此时显微印刷术已在国际上开始运用,这一新技术的发展,很快被介绍到了国内。1944年署名为“青人”者就翻译了Marvin Lowenthal著的“明日之图书馆”一文,发表在《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上,认为“布尼发明显微印刷术是印刷界中一革命创举,因为显微印刷能印在普通纸上,因之能大量生产及廉价供应的现在还是第一次”[31],并乐观地预测,如果运用显微印刷技术,纽约公共图书馆400万册图书经过缩印后,可安放在一间二十五英寸阔三十英寸的房间内,如此,每处偏僻的乡镇亦可拥有丰富的图书馆了。这些都是通过翻译途径引入我国的。在国外最先撰文宣传中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者,是留美学者萧彩瑜博士。1943年10月,萧博士所著“战后中国图书馆复兴计划意见书”一文在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社报八卷十一、十二期上发表,这一文章又于翌年在《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上刊载。文中积极宣传缩微图书的功能与作用,认为近10年来缩微图书在美国图书馆得到重视,并大力发展,缩微图书已在美国图书馆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发展值得我国借鉴,缩微文献的特征为节省空间,容易携带,利于传播,复制价格低廉等,因而对图书馆效用的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并认为他所提出的我国战后图书馆的复兴计划有3项工作组成:绝版书籍之摄制影片,新近出版刊物之搜集,图书影片试验室之设立[32]。
对诸如敦煌古籍等缩微图书的整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王重民先生,至少在1947年时,已将视野超越了缩微图书本身,而将其目光发至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对影像资料的搜集上。1947年6月,王先生在故宫博物院演讲,他就大量介绍了美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他认为,通常人们将纸质文献认为是档案,这种记录在影片上、唱片上、胶卷上的记录,当然应该是档案,“美国正在筹备一个影片唱片图书馆,在那个图书馆未正式成立以前,已有档案馆和国会图书馆来努力经营这项采集”[33]。为了打破图书馆、档案馆等存在的传统偏见,王先生又于1948年在当时北平广播电台播讲了“美国的电影图书馆”,大力宣传“电影也是图书”的新思想,他首先提出了问题:“电影是图书么?若不是图书,为什么收藏影片的地方可以叫做图书馆呢?”[34]他通过对图书的发展史的简说,认为有声有影像的电影正是图书的一个大的进步,但是还很少有人想到从图书到电影是图书上的一大进步这一问题,由此号召人们,尤其是办图书馆的人,必须要转变观念,去研究、选择、整理、保存这种流行广、对读者影响大的影片图书。可说此时的王重民先生,已将已往传统上对图书的认识过渡到了现代“文献“概念上的认识层面了,成为我国学界由图书向文献概念认识转型的开始,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亦是对缩微技术在我国更好地应用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