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蒙华铁路洞庭湖特大桥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2019-02-20孙宝忠施红艺
孙宝忠 施红艺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1 概述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简称:蒙华铁路)设计起点为内蒙古自治区浩勒报吉站,设计终点为江西省吉安站,全长1 837 km。线路整体呈北西至南东走向,是我国北煤南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国铁Ⅰ级,双线,设计速度120 km/h,电力牵引。洞庭湖特大桥是该铁路的重点工程,桥址位于洞庭湖湖口、湘江汇入长江的交汇地段,紧邻城陵矶[1],见图1。
图1 洞庭湖特大桥位置示意
洞庭湖特大桥大致呈北西-南东走向,桥全长约10.444 km。其中,主桥长1 290 m,为三塔斜拉桥,结构采用钢箱钢桁叠合主梁形式。
朱全宝等运用遥感、地面测绘、物探和原位测试等勘察手段对芜湖长江大桥进行研究,认为综合勘探模式比传统方法更灵活、更精确[2]。陈伟运用地质调绘、钻探、坑探、物探、室内试验勘察技术对西南某铁路特大桥进行研究,得出了以地质调绘为基础,采用多种勘察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地质条件的结论[3]。柴春阳对金沙江特大桥采用了平硐、钻探、物探、地质调绘和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进行研究,查明了危岩落石、不利结构面,并确定了加固方案[4]。宋章等运用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平板载荷试验、室内试验等勘察技术对云桂铁路盘江特大桥进行研究,查明了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并判定其场地稳定性[5]。李昶运用地质调绘、物探、钻探勘察方法对埃塞俄比亚铁路Kench特大桥进行研究,查明了地层岩性、断层分布及特征[6]。以往研究多侧重于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稳定性分析评价不够全面。
根据洞庭湖特大桥结构特殊、跨度大、荷载大等特点,采用了遥感、地质调绘、钻探、原位试验、物探、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技术[7],从砂土液化、软土评价、持力层选择、岸坡稳定性、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2 地质环境
2.1 地形地貌
洞庭湖特大桥位于湘江入长江的咽喉地段,紧邻城陵矶,河道两岸均为湘江泄洪区,地面多被芦苇等植被覆盖,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一般为26.0~31.0 m。
2.2 地层
(1)第四系全新统
①1黏土:灰褐色,软塑,厚1.20~11.40 m,主要分布于表层。
①2淤泥质黏土:灰黑色,流塑,厚1.40~17.10 m,分布于湘江河道及西岸区。
②1粉砂:灰色,饱和,稍密;厚4.00~15.00 m,受间歇性淤积、冲刷影响,厚度变化较大,分布于整个西岸区。
③1细砂:灰色-深灰色,饱和,稍密,厚2.10~3.30 m,分布于整个西岸区。
③2细砂:灰色,饱和,中密,厚3.20~16.00 m,厚度变化较大,分布于整个西岸区。
③3细砂:灰色,饱和,密实,厚12.20~19.60 m,分布于整个西岸区。
④2粗砂:灰褐色,中密-密实,饱和,厚4.00~4.90 m,分布西岸区。
⑤细圆砾土:灰色,饱和,中密,厚1.00~1.60 m,厚度较薄,充填物主要为砂类土。
(2)上更新统
⑥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厚2.30~6.90 m,主要分布于湘江东岸的Ⅰ级阶地上。
(3)中元古界
⑦1全风化板岩:灰色,风化严重,岩芯呈硬塑-坚硬状,受风化控制,分布不连续,厚2.10~5.00 m。
⑦2强风化板岩:灰绿色,岩芯呈碎块状,厚0.70~13.30 m,厚度变化较大,桥址区均有分布。
⑦3弱风化板岩:浅灰色,泥质结构,板状构造,风化裂隙不发育,岩质较硬,局部岩石较破碎;厚0.90~13.20 m,厚度变化较大,桥址区均有分布,顶面起伏大。
⑦4微风化板岩:浅灰色,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岩体较完整,顶面起伏较大,钻探未揭穿该岩层。
2.3 地质构造
在区域大地构造上,桥址位于洞庭湖凹陷区东南隅,近场区以北东向断裂带为主,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次之,见图2。这些断裂发育于元古界浅变质岩地层中,少部分切割到前白垩系盆地底垫层。场区内地层经历多期地质构造运动作用,层间褶皱引起的局部挤压破碎强烈,地质构造复杂[8]。
对桥梁工程有影响的断裂主要为沙湖-湘阴隐伏断裂带(F4)。该断裂带走向NE,受其影响,桥址区发育NNE及EW向次级断裂。
桥址区位于平池倒转背斜西南翼,倒转背斜轴走向NW300°,轴面南倾,翼部倾角55°~70°。
图2 地质构造
3 水文地质特征
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埋深2.20~3.70 m。
3.1 孔隙潜水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黏土及淤泥质土层中,水量较小,表现为上层滞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位埋深随季节变化较大。
3.2 承压水
赋存于黏土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层下部的粉砂、细砂、粗砂、细圆砾土层中,总厚度一般大于10 m,水量丰富,具承压性,但压力不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湘江补给。
3.3 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受基岩裂隙发育及风化程度控制,浅部风化裂隙发育,渗透性较强、富水性中等,深部裂隙多闭合,富水性弱。接受地表水和孔隙水的垂向补给[9]。
3.4 水质评价
桥址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化学侵蚀的环境作用等级为H1。
3.5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孔隙潜水埋深较浅,水量较小,对桥梁承台基坑的影响很小。承压水赋存于砂类土层中,水量丰富,但压力不大。持力层基岩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对钻孔灌注桩的影响很小。综合分析,地下水对该桥梁工程的影响不大。
4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1 砂土液化
场地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桥址区第四系覆盖层②1粉砂、③1细砂层均呈松散-稍密状,埋深介于2.10~15.00 m,地下水位以下饱和状态的粉细砂易发生地震液化。地震液化对桥梁基础稳定影响较大,是工程地质评价的重点。
4.2 软土
桥址区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软土压缩将对桩基产生负摩阻力,软土震陷可以导致构筑物地基的附加不均匀沉陷,造成其上构筑物的开裂、倾斜或倒塌。软土对桥梁基坑的开挖及加固方案会产生重要影响。
4.3 断裂带
对桥梁工程有大影响的断裂为沙湖-湘阴隐伏断裂带(F4)。该断裂带内发育破碎板岩及构造角砾、断层泥,可见挤压错动痕迹及揉皱变形。该断裂带影响桥梁选址和桥跨布置。
5 综合勘察方法
5.1 航空和卫星遥感
运用航片和SPOT卫星图像解译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软土分布范围等。经过遥感解译,认为桥址区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
5.2 地质调绘
通过分析蒲圻幅(1∶20万)地质图,以1∶2 000地形图为底图,采用穿越法和追溯法对桥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殊岩土进行详细调绘。查明了软土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认为桥址区无不良地质分布,并验证了遥感解译结论。
5.3 钻探
本工程采用双管单动钻探工艺,钻探点主要沿桥基础轮廓线布设。通过钻探查明了桥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基岩面埋深、岩体完整性,准确划分了风化层、破碎带,并对物探成果进行了验证。
5.4 原位试验
在钻孔内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查明了桥址区砂类土的密实度(标准贯入试验可以判别20 m范围内的饱和砂类土的液化等级)。利用静力触探还可以查明桥址区软土的分布范围和厚度。
5.5 工程物探
(1)剪切波速测试
采用单孔波速测试技术测定桥址区各类岩土的剪切波速,据此可以划分场区土类别、场地类别。
根据勘察期间钻孔剪切波速测试结果统计,①2淤泥质粉质黏土剪切波速为86~121 m/s,场区土类型为软弱土;①1黏土、②1粉砂、③1细砂、③2细砂、④2粗砂土层,剪切波速为161~246 m/s,场区土类型为中软土;④3粗砂、⑤细圆砾土、⑦1全风化板岩层剪切波速为366~423 m/s,场区土类型以中硬土为主;⑦2强风化板岩、⑦3弱风化板岩剪切波速为626~864 m/s,场区土类型为软质岩石-岩石。
结合桥位钻孔资料和实测的波速资料,判定湘江西岸桥址场地类别为Ⅲ类;河道水域地段和湘江东岸场地类别均为Ⅱ类。
(2)场地抗震地段划分
桥址场地区地表及上部分布有软土层,埋深8.0~15 m范围内分布有松散-稍密的饱和粉砂、细砂液化砂土层;湘江两岸均为土质边坡,桥址区属于抗震不利地段。设计需要采取合理的防震害措施[10]。
(3)地震反射测试
地震反射波测试可以提供场地土动力参数,可用于划分地震层序,评价岩体的完整性。本次勘察识别出2个地震反射波组界面,并划分出2个地震层序(见图3)。从上到下分别为:河床反射面、基岩面,各反射波组连续清晰,界面完整。河床面起伏微弱,基岩面无断层显示。由此推测,钻孔揭露的挤压破碎带不属沙湖-湘阴断裂带或其分支断层,亦不属活动断裂。
图3 地震剖面地震层位划分
(4)电测深法
采用对称四极方法,测量电极距MN/2为1 m和5 m,最大供电电极距AB/2为215 m。可以推断出桥址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形态。
结合钻孔资料分析,桥址区基岩为板岩。桥址区电测深曲线主要为“H”形和“A”形,前半段反映覆盖层地层变化,后半段的变化反映了基岩岩性的变化(见图4)。
图4 典型电测深曲线
根据电测深资料,桥址区基岩埋深小于40 m,基岩面起伏平缓,未见明显物探异常。
5.6 室内土工试验
桥址区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淤泥质粉质黏土,其岩土体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成果见表1。
桥址区淤泥质粉质黏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低强度触变性等特点。当其受到震动等外力作用时,土层结构易受到破坏,抗剪强度和承载力也随之大幅下降。
表1 岩土体力学性质指标统计_____________
6 综合分析
6.1 场地砂土液化综合评估
桥址区地震烈度为Ⅶ度,依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对桥址场地深度为20 m范围采用标准贯入试验进行液化判别。②1粉砂、③1细砂层会发生液化,液化最大深度约为15 m,液化指数为0.3~16.5,液化等级为轻微-中等。桥址场地液化指数及液化等级见表2。
表2 桥址场地液化指数及液化等级
6.2 场地软土评价
根据2018年4月出版的《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80 kPa或等效剪切波速<90 m/s时,应考虑软土震陷。桥址区范围内分布有一定厚度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和薄层淤泥,其承载力标准值小于80 kPa。因此,在地震烈度为Ⅶ度时,需要考虑桥址区场地的淤泥质黏土层和淤泥层的软土震陷影响。
软土对特大桥基础的不良影响还表现为桩侧限摩阻力较低,在压缩固结情况下会发生沉降,对桩基础还会产生负摩阻力[11]。此外,软土钻孔灌注基桩还易发生缩径。
6.3 持力层选择
根据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桥梁工程的特点,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的基础形式。桩尖埋深应结合桥梁结构形式、基础荷载情况及墩位处地层条件综合确定。
(1)西北引桥段上覆地层主要为①1黏土、①2淤泥质粉质黏土、②1粉砂、③1细砂、③2细砂土层,厚35~42 m。由于上部分布有软土层和砂土液化层,地基基本承载力低,工程性质较差,不能做为基础持力层;西北引桥段基岩面总体较平,但局部较低洼,对于基岩面埋深较大、桩长小于基岩埋深的地段,建议采用摩擦桩基础,可将③3细砂、④3粗砂、⑤细圆砾土层作为基础持力层。中元古界板岩基岩面产状倾角较大(多为60°~80°),岩层风化不均匀。上部全风化-强风化层厚度差异较大,分布不连续,工程性质较差,不适宜作为基础持力层;弱风化板岩属较硬岩,地基基本承载力高(σ0=1 200 kPa),是很好的基础持力层;微风化板岩岩体完整,抗压强度高,工程性质良好,但大多埋藏较深,起伏较大,在埋藏较浅地段可作为优质的基础持力层。受沙湖-湘阴断裂带影响,断裂带内发育构造角砾、断层泥,地基均匀性差,工程性质差,桩尖部位应避开断裂带,置于相对稳定岩层中。
(2)主桥和东南引桥段基岩面埋藏较浅,全风化、强风化板岩厚度不大,可将弱风化、微风化板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6.4 岸坡稳定性
河道两岸均为湘江泄洪区,地势平坦、开阔,岸坡均为人工填筑的粉质黏土岸体,岸坡宽缓,无不良地质体发育,整体稳定性较好。
6.5 场地稳定性
桥址区场地在大地地质构造分区上属于喜马拉雅期凹陷区,标志着地壳下降运动。区域性的沙湖-湘阴隐伏断裂带(F4)穿越桥址区,该断裂带属于早第四纪断裂带,近期无活动迹象;岳阳-南江桥断裂带(F9)、临湘-通山断裂带(F16)距桥址场区较远。全新世以来,桥址场区未发生大的地震,不存在发生强地震的构造背景,桥址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6.6 场地适宜性评价
桥址区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场地稳定;基岩埋藏较浅,基岩面较平缓,大部分岩体较稳定。设计时,应根据实际地层情况选择适宜的桩基类型及桩长。上部第四系覆盖层分布有软土和液化砂层,宜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以消除其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场区地质条件适宜大桥建设[12]。
7 结论
(1)桥址场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但断裂构造对桥梁工程影响较小。
(2)桥址场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桥工程建设影响较小。
(3)设计须考虑采取措施消除砂土地基液化影响,相关设计参数应进行相应折减。
(4)软土地基对基桩产生负摩阻力,钻孔灌注桩易发生缩径,需考虑淤泥质黏土和淤泥层软土震陷影响。
(5)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弱风化、微风化板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6)桥址场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场区地质条件适宜特大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