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20杨道荣
蔡 超,杨道荣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99)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涉及到多方面知识,且临床操作较为复发、患者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对临床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着极高的要求[1]。为提高带教质量,我院对部分血透科的实习生开展了PBL教学法,效果较为理想。PBL教学方式构建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态度,强调其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血透科实习的护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48名,均为女生。年龄20~26岁,平均(22.3±1.6)岁;受教育程度;大专7名,本科41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对二组学生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学生予以常规教学法,依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知识讲解。由带教老师带领学生查房,在此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实验组学生予以PBL教学法,如下:
设计问题:带教老师在课前,结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防治、饮食注意事项等内容设计问题。
知识预习:由学生组长将问题下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大家通过教科书与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寻找问题答案,将搜集到的知识整理、记录好,将不理解的知识难点标记好。
临床授课:由带教老师为学生介绍血液透析科的规章制度、护理流程与职责、无菌操作规范、物品管理等。
讨论与总结:课后,由学生对于此次学习经历进行讨论,表达学习体会;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点评与总结,指出日后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3 观察指标
①考核成绩:学习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临床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各占50分,满分为100分。
②学生满意度:为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此次学习经历是否满意,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分别行t值与x2值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
2 结 果
2.1 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比较(±s,分)
注:*表示与参照组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得分 临床操作得分 总分数实验组 24 48.2±1.0* 47.8±1.1* 96.0±2.1*参照组 24 43.1±2.3 42.5±2.6 85.6±4.9
2.2 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中,非常满意20例,满意4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24/24);参照组中,非常满意12例,满意8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83.33%(20/24);实验组对比参照组更高,统计学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血液透析是人机结合的一项操作,护理过程中包括机器与设备使用、用药、无菌操作、急救、心理护理等,还有各类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涉及的知识面极广,这也使血液透析的临床带教工作更具难度。PBL教学法为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自行寻找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与想法,再由教师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与纠正[2]。在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拓展思维,让其先意识到自己的疑虑问题,而后由教师予以针对性解答,这样能够让其更加扎实的掌握知识点。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的考核分数高于参照组,学生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参照组,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具有显著性优势。
由此可见,在血液透析临床带教中开展PBL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临床带教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带教方式。且对医院及科室进行专业血液透析人才储备的一条操作性途径。并且对于带教老师进行培养的有一定的好处。